(三)提高课程能力
初中历史的课程资源除了传统的历史教科书外,还包括历史教师、图书馆、历史音像资料、家庭、社会、历史遗存、互联网等七种课程资源,其内容也大大拓展,对初中历史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同时历史课程资源又关系着历史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因而初中历史新课标也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这是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它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
1.提高历史课程资源利用能力 (1)充分利用好人力资源。
首先,初中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要大力提高初中历史教师的素质,让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上以生动的语言、得当的肢体动作、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将其精深的历史专业知识和对所授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深厚的专业能力展示给学生,为学生勾画出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去吸引学生,调动他们的思维,达到课程目标。同时,其他学科教师也是很好的人力课程资源。如:可在美术教师指导下欣赏历史图片(如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可在计算机教师指导下在互联网收集历史学习资源等。
其次,利用好初中学生资源。初中学生对历史学习有一定基础,并对历史事件、人物有一定的评价能力。可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收集整理历史课程资源,如收集历史歌曲、外出旅游参观历史遗址时的照片、报刊杂志中有关的历史文章等。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将他们引入到初中历史教学中来,以课堂讨论、组织历史辩论会和故事会、编制历史剧、开展社会调查等形式,增强他们的历史体验和感悟。
再次,利用好学生家长资源。学生的长辈经历丰富,是近几十年历史发展的见证者,他们与学生关系密切,他们的生活与学生贴近,所以他们的讲述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身边的历史,更能让历史教学走近他们的生活。
最后,要利用好社会各界人士资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邀请重大历史事件的亲身经历者进课堂讲述历史。
(2)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课程资源
首先利用好历史教材。在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历史教材不再是一字都不能动的“圣经”,不再以作者所表达的意义作为唯一标准。它允许历史教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增删、诠释乃至重新编排。
其次利用好图书资料。初中学校和历史教师多少都有一些历史文献,历史读物和历史报刊,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到图书馆去借阅或购买,这也是一笔宝贵的课程资源。
最后,利用好音像资料和互联网。可以在互联网上收集历史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以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也可在互联网上搜索初中历史教学网站供师生参考学习。有条件的学校还可购买历史专题片光盘影视作品(如《大国崛起》、《世纪中国》等)。
初中历史课程资源种类繁多,各具特点。在教学中要根据课程目标、师生实际、客观条件和各类资源特点,合理利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实施、反思、研究,以提高历史资源利用能力。
2.提高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有必要、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适当地开发历史课程资源。其主要就表现在初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上。这首先要进行需求分析,即本校初中历史教学是否有此必要、本校能否提供相应的人力财力等方面的保障、学生是否对此感兴趣等。其次分析所在地区、学校和师生实际,并与历史学科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选择相应的内容。再次确定开发校本教材的目标,即人文教育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选择适当的开发方式,组织相关人员编写并在应用中不断改进。这个过程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多次反复,在不断的开发、实施、反思中提高历史课程开发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