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国际人才专家公寓工程 基坑支护施工专项方案
3.30m,平均2.28m。
②粉土:黄褐色,粘粒含量较高,夹粉质粘土薄层,含Fe质条斑,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厚度0.5~1.70m,平均7.32m;层底埋深:9.20~10.50m,平均9.74m。
③粉质粘土,黄褐色,蜂窝状一团窝结构,含少量Fe质条斑及有机质,软塑,摇振无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厚度:0.4~0.9m,平均0.56m;层底埋深:2.80~3.60m,平均3.17m。
④粉质粘土:黄褐色,软塑,摇振无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厚度:1.00~2.20m,平均1.77m;层底埋深5.0~6.60m,平均5.6m。
⑤粉土:黄褐-灰褐色,含少量贝壳碎片有机质,湿,密实,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厚度:2.60~3.80m,平均3.12m;层底埋深:8.20~9.60m,平均8.72m。
⑥粉质粘土:灰褐色,软塑,摇振无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厚度:0.90~2.0m,平均1.48m;层底埋深9.70~11.10m,平均10.20m。
1.3.3水文地质条件
该场地地下水属潜水类型,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以蒸发为主要排泄方式。2012年5月26日测得该场地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为2.00~2.80m,地下水位随季节性的变化而变化,历史最高水位为0.50m,水位变化幅度为2.00m。
1.4设计工作量及设计要求 1.4.1设计工作量
设计工作量一览表
2-32
东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国际人才专家公寓工程 基坑支护施工专项方案
表2
序号 1 2 3 4 5 工序 深层搅拌桩 支护灌注桩 花管土钉 挂网喷射混凝土 降水井 工 程 量 30000m 3441.79m3/397棵 13100m 6100m2 52口 备注 P.C32.5水泥 水下C30砼 φ48*3.5焊管 C20砼 Ф700mm/16.5m 说明:工作量以实际完成为准。 1.4.2设计要求 1.4.2.1基坑支护方案
根据基坑场地的周边环境、土层条件及基坑开挖深度的综合考虑,结合本地区类似工程经验,确定基坑支护结构采用方案如下:
(1)支护结构体系
①ABC段采用二级放坡土钉墙支护,一级坡比1:0.8,二级坡比1:1.0,平台顶标高-4.77m,宽1.0m,设5排花管土钉,坡面挂网喷射砼:坡顶向外8米设单排φ700mm@500双轴深搅止水桩。
② CDEF、GH段采用一级放坡土钉墙支护,坡比1:1,设4排花管土钉;坡面挂网喷射砼:坡顶向外8米设单排φ700mm@500双轴深搅止水桩。
③ FG、HIJKL、MNO段采用双排φ800@1000钻孔灌注桩支护,桩外侧设单排φ700mm@500双轴深搅止水桩;
④LM段采用Φ1000@1200悬臂灌注桩支护,坑内设深搅加固桩,桩外侧设单排φ700mm@500双轴深搅止水桩;
⑤OPQA段采用Φ800@1000悬臂灌注桩支护,每隔15m构造设置后排锚拉桩,桩外设双排φ700mm@1000双轴深搅止水桩;
1-32
东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国际人才专家公寓工程 基坑支护施工专项方案
详见附图一:基坑支护桩平面布置图 (2)地下水处理
① 支护结构外侧设置双轴深搅止水桩形成封闭止水帷幕; ② 基坑外地下水采用集水坑+排水明沟排水方案;
③坑内设置管井疏干地下水,确保边坡顺利开挖;坑外设置观测井、回灌井。部分观测井同时可作为回灌井使用。
1.4.2.2基坑支护有关技术质量要求 本工程±0.00相当于绝对标高6.0m。
材料要求:深搅桩水泥采用32.5级复合硅酸盐水泥;砼等级:钻孔灌注桩等级为C30,坡面喷射砼等级为C20。
(1)双轴深层搅拌桩
①双轴深层搅拌桩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及水泥掺入量的室内配合比试验,以确定相应的水泥掺入比等施工参数。
②施工第一批桩(不少于6根)必须在监理人员监管下施工,以确实实际水泥投放量、浆液水灰比、浆液泵送时间、搅拌下沉及提升时间、桩长及垂直度控制方法,以便确定双轴深搅桩的正常施工控制标准。
③双轴深层搅拌机叶片直径700mm,采用常规的四搅两喷工艺,作为止水桩时采用套打工艺,即前一棵桩两搅一喷,移机500mm后在施工两搅一喷,确保每根桩四搅两喷;作为坑内加固桩时纵横向各搭接200mm。
④水泥使用32.5级复合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45~0.55,送浆压力0.4~0.6Mpa,初步确定水泥掺入量为15%(根据工程经验宜每米100kg),对于坑内加固桩基坑开挖面以上水泥掺入量为7.5%,要求深搅桩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0Mpa。
⑤双轴深搅桩桩位偏差不应大于50mm,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0.5%。 ⑥双轴搅拌机下沉速度与搅拌提升速度控制住0.6m/min以内,并保持匀速提升。搅拌提升时不应使孔内产生负压,造成周边地基沉降。
2-32
东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国际人才专家公寓工程 基坑支护施工专项方案
⑦因故搁置超过2h以上的拌制浆液,应作为废浆处理,严禁使用。 ⑧施工时应保证前后密切配合,禁止断浆。如因故停浆,应在恢复压浆前将双轴搅拌机下沉0.5m后再注浆搅拌施工,以保证搅拌桩的连续性。
⑨桩与桩的搭接时间不应大于24h,若因故超时,搭接施工中必须放慢搅拌速度保证搭接质量。
⑩深搅桩若因时间过长无法搭接、搭接不良或遇到障碍物无法施工,应对搭接不良、遇障碍物无法施工处具体位置以绝对坐标记录在案,并经监理与设计单位确认后,采取在搭接处补做搅拌桩等技术措施,确保搅拌桩的施工质量。
(2)钻孔灌注桩
①钻孔灌注桩工艺流程:埋设护筒→注入护壁泥浆→桩机就位(钢筋笼制作)→钻孔→继续钻孔→排渣清孔→吊放钢筋笼→二次清孔→插入砼导管→浇注砼
②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应保证桩径偏差不大于50mm,垂直度偏差小于0.3%,桩位允许偏差不大于100mm。
③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不超过150mm。
④钻孔灌注桩桩顶进入圈梁内50mm,钢筋锚入圈梁内不小于圈梁高度。 (3)基坑降水井
①降水原则:土方开挖前至少一周进行疏干降水,土方开挖过程中,控制坑内水位在每层开挖面以下至少1.0m,本工程降水井为潜水完整井。
②基坑布设48口水泥管降水井,井间距18.0m左右。梅花形布设,井深16.5m。
③降水井结构:井径Ф700mm,下入Ф400/300mm水泥井管,孔内填1~5mm中粗砂,井管采用成品滤管,需设有垫条及缠丝,具体详见降水井大样图。
④管井施工技术指标:
3-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