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解答(唐朔飞版)
第一章 思考题与习题
1.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硬件和软件哪个更重要? 2.如何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3.说明高级语言、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的差别和联系。 4.如何理解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体系结构? 5.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
6.画出计算机硬件组成框图,说明各部件的作用及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7.解释下列概念:
主机、CPU、主存、存储单元、存储元件、存储基元、存储元、存储字、存储字长、存储容量、机器字长、指令字长。 8.解释下列英文代号:
CPU、PC、IR、CU、ALU、ACC、MQ、X、MAR、MDR、I/O、MIPS、CPI、FLOPS。
x?1x(yn?)2yn,设初态y0=1,要求精度为ε,试编制求x的解题程序
9.根据迭代公式
(指令系统自定),并结合所编程序简述计算机的解题过程。 10.指令和数据都存于存储器中,计算机如何区分它们?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习题答案
1、答: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即指计算机的实体部分,它由看得见摸的着的各种电子元器件,各类光电、机设备的实物组成,如主机、外设等。
软件时看不见摸不着的,由人们事先编制成具有各类特殊功能的信息组成,用来充分发挥硬件功能,提高机器工作效率,便于人们使用机器,指挥整个计算机硬件系统工作的程序集合。
软件和硬件都很重要。
2、答:
从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来看,它通常可有五个以上的不同级组成,每一个上都能进行程序设计。由下至上可排序为:第一级微程序机器级,微指令由硬件直接执行;第二级传统机器级,用微程序解释机器指令;第三级操作系统级,一般用机器语言程序解释作业控制语句;第四级汇编语言机器级,这一级由汇编程序支持合执行;第五级高级语言机器级,采用高级语言,由各种高级语言编译程序支持合执行,还可以有第六级应用语言机器级,采用各种面向问题的应用语言。
3、答:
机器语言由0、1代码组成,是机器能识别的一种语言。汇编语言是面向机器的语言,它由一些特殊的符号表示指令,高级语言是面向用户的语言,它是一种接近于数学的语言,直观,通用,与具体机器无关。
4、答:
计算机组成是指如何实现计算机体系结构所体现的属性,它包含了许多对程序员来说是透明的硬件细节。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指那些能够被程序员所见到的计算机系统的属性,即概念性的结构与功能特性,通常是指用机器语言编程的程序员所看到的传统机器的属性,包括指令集、数据类型、存储器寻址技术、I/O机理等等,大都属于抽象的属性。
5、答:
特点是:
(1) 计算机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和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2) 指令和数据以同等的地位存放于存储器内,并可以按地址寻访 (3) 指令和数据均可以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4) 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用来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用来表示操作数所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5) 指令在存储器内按顺序存放。通常,指令是顺序执行的,在特定情况下,可根据运算结果或根据设定的条件改变执行顺序
(6) 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输入输出设备与存储器的数据传送通过运算器。
6、答:
见下图
ACC MQ CU控 制单元 IR PC MDR 主存储器 存储体 ALUX ACC MAR I/O
运算器用来完成算术和逻辑运算,并将运算的中间结果暂存再运算器内,它内部各部分用途如下:
ACC:累加器,用于存放操作数,如被加数及和,被减数及差,乘积高位、被除数及系数等。
MQ:乘商寄存器,用于存放乘数及乘积地位、商。
X:操作数寄存器,用于存放加数、减数、被乘数、除数。 ALU:算逻部件,用来完成算术逻辑运算。
控制器用来控制,指挥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运行以及处理运算结果。它内部各部分用途如下:
CU:控制但愿,用来分析当前指令所需完成的操作,并发出各种微操作命令序列,用以控制所有被控对象。
PC:程序计数器,用来存放当前欲执行指令的地址,而且具有计数功能。 IR:指令寄存器,存放当前指令。
存储器: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它内部各部分用途如下: MAR:存放欲访问的存储但愿和地址。
MDR:存放从存储体某但愿取出的代码或者准备往某存储单元存入的代码。 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1) 机器字长:指CPU一次能处理数据的位数,通常与CPU的寄存器位数有关 (2) 存储容量:包括主存容量和辅存容量,存放二进制代码的总数=存储单元个数×存
CPU 储字长
(3) 运算速度:主频、Gibson法、MIPS每秒执行百万条指令、CPI执行一条指令所需时钟周期数、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
7、答:
主机:中央处理器,CPU与主存储器合起来称为主机。 CPU:运算器合控制器合起来称为中央处理器。
主存:是存储器子系统的一类,用来存放程序合数据,可直接与CPU交换信息。 存储单元:由若干个连续的存储元件构成,是组成存储体的单位
存储(基)元:即存储元件,是构成存储单元的单位,每个存储(基)元只能寄存一位二进制代码0或1。
存储字:一个存储单元可存储一串二进制代码,称这串二进制代码为一个存储字。 存储字长:存储字所对应的二进制代码的个数称为存储字长。
存储容量:存储单元个数×存储字长,存储容量包括主存容量合辅存容量。 机器字长:指CPU一次能处理数据的位数,通常与CPU寄存器位数有关。 指令字长:一条指令在计算机中用一串二进制代码表示,此二进制代码的个数称为指令字长。
8、答: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央处理器 PC: program counter 程序计数器
IR: instruction register 指令寄存器 CU: control unit 控制单元
ALU: arithmetic logic unit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 ACC: accumulator 累加器
MQ: multiplier-quotient register 乘商寄存器 X: 操作数寄存器
MAR: memory address register 存储器地址寄存器 MDR: memory data register 存储器数据寄存器 I/O: input/output equipment 输入与输出设备
MIPS: 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 每秒执行百万条指令 CPI: cycle per instruction 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时钟周期数
FLDPS: floating point operation per second 每秒浮点运算次数来衡量运算速度。
9、答:
主要有以下步骤: (1) 取X到ACC (2) 加1存于ACC
(3) 除2存于MQ,又[MQ]→主存单元m (4) 取X到ACC
(5) 将y1从m中取出,执行[m]→X,[ACC]÷[X]→MQ,得x/yn (6) [MQ]→ACC,执行yn+x/yn,即[ACC]+[X]→ACC (7) 除2得结果于MQ,又[MQ]→ACC,[MQ]→m (8) [ACC]-[X]→ACC,然后判断[ACC]与ε的大小,若|[ACC]|≦ε则到(9),否则返回(5)
(9) 打印[m] (10) 停机
10、答:
在取指阶段从存储器取出的信息即为指令,在执行阶段从存储器取出的信息为数据。
第三章 思考题与习题
1.什么是总线?总线传输有何特点?为了减轻总线的负载,总线上的部件都应具备什么特点?
2.总线如何分类?什么是系统总线?系统总线又分几类?它们各有何作用?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它们与机器字长、存储字长、存储单元有何关系?
3.常用的总线结构有几种?不同的总线结构对计算机的性能有什么影响?举例说明。 4.为什么要设置总线判优控制?常见的集中式总线控制有几种?各有何特点?哪种方式响应时间最快?哪种方式对电路故障最敏感?
5.解释下列概念:总线的主设备(或主模块)、总线的从设备(或从模块)、总线的传输周期和总线的通信控制。 6.试比较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
7.画图说明异步通信中请求与回答有那几种互锁关系? 8.为什么说半同步通信同时保留了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的特点? 9.分离式通信有何特点?主要用于什么系统?
10.为什么要设置总线标准?你知道目前流行的总线标准有哪些?什么叫plug and play?哪
些总线有这一特点?
11.画一个具有双向传送功能的总线逻辑图。
12.设数据总线上接有A、B、C、D、四个寄存器,要求选用合适的74系列芯片,完成下
列逻辑设计:
(1)设计一个电路,在同一时间实现D→A、D→B和D→C寄存器间的传送; (2)设计一个电路,实现下列操作: T0 时刻完成D→总线; T1 时刻完成总线→A; T2 时刻完成A→总线; T3 时刻完成总线→B。
第三章 系统总线习题部分答案
1、答:
① 总线是连接多个部件的信息传输线,是个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
② 总线传输特点:在某一时刻,只允许有一个部件向总线发送信息,而多个部件可以同时从总线上接受相同的信息。
③ 为减轻总线上的负载,各种I/O设备要通过I/O接口接在总线上,而且还要通过三态门挂在总线上,没有数据交换时置成高阻态。
2、答:
①分类:按数据传输方式,可分为并行传输总线和串行传输总线。 按使用范围,可分为计算机总线,控制总线,网络通信总线。 按连接部件,可分为片内总线,系统总线,通信总线。
②系统总线指CPU,主存,I/O各大部件之间的信息传输线,按系统总线传输信息的不同,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数据总线:用来传输各功能部件之间的数据信息,是双向传输总线,其位数与机器字长,存储字长有关,一般为8位,16位或32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