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实习指导书
越长越好。线圈由初级和次级绕组组成。直观检测磁棒无裂痕为好。磁性天线如图2-7(a)所示,线圈用R×1档测,初级阻值应为8Ω左右,次级应为2Ω左右,初次级线圈不得反接。
初级 次级 线圈L 铁芯T (a) b) (c)
图2-7 (a)天线线圈(b)振荡变压器外形图(c)振荡变压器原理图T—铁芯、L—振荡线圈
(2)振荡变压器:改变振荡变压器磁芯深浅可改变振荡线圈的电感量,磁芯越深电感L越大。
检测:同侧线圈相通。初、次级不通、各端与外壳绝缘,即测各端与外壳间电阻值应为无穷大,若测量值不是无穷大说明线圈与外壳间导通或漏电。
2)低频变压器 如图2-8所示,输入、
次级 初级 次级 初级 次级 初级 输出变压器主要实现阻抗匹配和不失真传送信号功率、电压。输入变压器初级电阻
T702 140Ω左右、次级70Ω左右(绿色);输出变压器初级4Ω左右、次级1Ω左右(红
T701 (a) (b)
图2-8 (a)输入变压器原理图(b)输出变压器原理图
色)。
3)中频变压器
如图2-9所示,中周:起耦合、选频作用。同级绕组相通、异级绕组不导通,各端与外壳不通,设有第一中周(黄)和第二中周(黑)。
(a) (b)
图2-9 (a)中频变压器外形图(b)中频变压器原理图
初级 次级 初级 6、扬声器
1)原理:当足够强的音频电流流过扬声器的音圈时,由于电磁作用线圈在磁场中产生振动,带动扬声器纸盆发出声音。
2)检测:用R×1档测喇叭的两个接线端,表笔一搭一放时,喇叭会发出喀喀声,同时阻值为8Ω左右。若指示为0Ω,说明引线碰外壳而短路;若指针只偏转而无喀喀声,说明音圈卡
8 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
电子实习指导书
死;若指针偏转指示为无穷大,说明音圈已断。
7、耳塞机插头、插座:插头插入时,插头尖与动簧片C相接,B、C间断开,插头套与外壳相连,扬声器不发声,而耳机通过插头与输出变压器次级相连发声。耳塞机插座原理图如图2-10所示。
图2-10 耳塞机插座原理图
T702 C B A 动 定 外壳 第3节 焊接常识
1、上锡:新烙铁头加热到熔化焊丝时,用含松香的焊丝摩擦烙铁头,使烙铁头上挂一层薄锡。若电烙铁头表面凹凸不平,用铁砂纸或锉磨平烙铁头,重新上锡。
2、净化焊接元件表面:焊接元件表面的轻度氧化物、污垢或锈迹可用酒精擦拭,重的要用刀刮或砂纸磨,直到露出光亮的金属后再及时上锡。
3、正确使用工具:按“握笔“式握烙铁,便于手腕灵活转动。焊接时手要稳,不要抖动,从侧面接触焊点,这样导热面积大,导热性好,待焊接处焊锡熔化即离移烙铁。离开时顺势一提。
4、控制焊接温度和时间:烙铁头在元件上停留时间不能过长或过短,时间过长温度太高易使元件损坏。焊点发白甚至造成印刷电路上的铜箔脱落;时间过短,温度不够,则不能充分熔化焊锡,焊锡流动性太差,焊点无光泽、不牢固成“豆腐渣“状,甚至造成虚焊。一般焊接时间为3~4秒钟,一次焊接不成功时可等焊点冷却后再重新加热焊点的焊锡至熔化成水溶状焊接。
5、掌握焊锡用量:用量过少,焊接不牢;用量过多,不易焊透、焊牢。焊锡量以能将焊锡点处的元件引起全部浸没,且轮廓又隐约可见为宜。
6、标准焊点:焊锡适量,焊点根部大盘大小适中,焊点表面光滑,无裂缝和气孔,呈圆锥形包围隐线。锥体底部座落在底盘金属上。
7、虚焊点:原因有底盘铜箔和元器件引线、导线表面不清洁,焊锡用量过多、烙铁头温度不够等。
8、注意事项:1)加热过程中不许用磕碰电烙铁的方法甩电烙头上的多余锡。2)电烙铁不用时,不要长时间通电,以免烧死烙铁头就是烙铁头完全氧化不易导热。
9、焊接装配:1)对照电路原理图检测各元件质量。2)插件:元件插在电路板正面,反面是铜箔电路,组装时力求整齐、美观,元件间隔均匀,高度和方向一致。袖珍式收音机为减小体积通常选用零件立式安装的方法。元器件引线整形时不要靠近引线根部弯曲,以免折断引线,多余引线要剪短。将元件标志的面朝外,以便日后检测、读值。3)在焊接时元器件引线应处于直立状态下,以免焊锡顺着引线流到别的焊点上,造成连焊 9 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
电子实习指导书
第4节 元件拆卸
两脚元件有电阻、电容、二极管等;三脚元件有三极管等;多脚元件有变压器、中频变压器(中周)、双联、集成电路。操作过程是用烙铁加热焊点,熔化焊锡,用镊子或尖嘴钳子拆下元器件引线,好件拆卸时尽量保持元件的完好,坏件可破坏性地拆除。具体的拆卸方法有:(1)分点拆焊:先拆除元件一端焊接点的引线,再拆另一端,最后将元件拔出。这种方法适用于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二只脚和三只脚元件。(2)集中拆焊法:先用吸锡电烙铁或吸锡器逐个将焊接点上的焊锡吸掉,再将元器件引线逐个与焊接面分离,最后将元器件拔出。这种方法适用于集成电路、中频变压器等多脚元件。
10 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
电子实习指导书
第3章 收音机的调整
对于安装完毕的收音机、整机调试过程如下
1)调整各级基本电路静态工作点,即三极管的直流电流IB。
2)调整各中频变压器的谐振频率至规定的中频频率即统一调谐各中频变电压器谐振频率到465kHz,这个过程通常称为调中频或校中周。
3)校正波段频率刻度。 4)统调外差跟踪(调补偿)。
第1节 调整各级基本电路静态工作点
调(改变)R703的阻值使功放(V702、V703)的工作电流为4~5mA。如图3-1(a)所示;调R701的阻值使前置低放(V701)的工作电流为2mA左右,调R301的阻值使中放(V301、V302)的工作电流为1.8mA左右;调R101的阻值使变频器(V702、V703)的工作电流为0.6~0.8mA。如图3-1(b)所示。
R703 *1.5k R101 *200kΩ R103 R104 R102
(a) (b) 图3-1 (a)功放电路原理图(b)前置低频功率放大电路
第2节 中频的调整
用一台正常收音机做465kHz信号源调整中频方法是先将标准收音机调准到一个广播电台位置,然后从这台收音机的最后一个中频变压器的次级,通过一个0.01μF电容器引出465kHz中频讯号加到被调收音机的输入端——CAT1两端或被调中频变压器T301或T302的初级两端,同时将收音机的地线用导线连接起来作为公共端,如图3-2所示。接下来用无感的小旋凿(胶
11 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