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思辨思维,让作文审题美丽而深邃
作者:张永彪
来源:《求学·素材版》2018年第09期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教育教学中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提升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和独创性。”思辨性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特征,符合“考查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要求,也是高考作文未来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作为语文核心素养之一,思辨性思维能力越来越被教育界重视。自2015年以来,思辨作文成为高考作文的热点,2018年高考的新材料作文更是突出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查。
作为写作的重要一环,审题关系到立意的偏差和准确,思辨则既关乎观点提取的精准与深度,也关乎论证过程的充实与成立。运用思辨性思维,会使审题环节变得美丽而深邃。优秀的语文老师的作文教学往往注重思辨思维的培养,在反复训练、强化引导下,努力促使学生思辨习惯内化为能力和素养。
名师之道,意在树人;训练之法,重在科学。作文审题中的思辨能力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发散思维,引领多维化视角
思辨型作文材料,规避了单一话题,以富含思辨因素的形式展示。运用发散思维,多方位思考、多角度分析,可以将视角引向二元乃至多元。
这幅漫画构图简单,但反映的问题却很尖锐,可从以下角度解读。
(1)从乌龟之于马甲角度看——自由并纠结着;走出纠结,走向快乐;思考固然是好事,但只管空想,却是坏事中之最坏者。
(2)从乌龟之于“穿自己喜欢的呢,还是别人喜欢的”角度看——活出真我的风采;在为自己和为他人之间,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
叙事性质的材料作文更适合多视角审题,如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II高考作文: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视角不同,认识迥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