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话带给你的启示。(4分)
答:
五、作文(共50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2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读了《不速之客》一文,你一定被石油人的事迹和精神所感动。请你写一段话,向同学们推荐这篇文章。
要求 :(1)内容准确,语言得体。
(2)字数在150-2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题目二:临近中考,初三年级(1)班正在召开中考动员会。作为班级的一员,你的内心一定有很多触动。动员会进入自由发言环节,你准备说什么呢?请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要求:(1)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字数在150-2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
题目一: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个人、群体、社会,都在质疑声中不断前进。请
你以“质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 阅读下面的连环画,请你发挥想象,以“王献之练字”为题目或自拟题目,将其扩
写成一篇600——800字的故事。
1.王献之自幼和父亲王羲之 学字,非常努力。有一次,王 羲之在背后伸手拔儿子手中的笔竟没有拔掉。 2.拔不掉笔说明练字认真。父亲为此夸奖了他。献之自得起来,很快写了一大幅,觉得与父亲写得也差不多了。 3.献之把作品拿给父亲看。羲之见其中有个“太”字,因草率漏写一点,成了“大”,于是便提起笔替他加上了一点。 要求:(1)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600 -800之间。 (2)字数在4.献之又跑去把字给母亲看。5.献之听后很是羞愧,去请6(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王献之从此专心致志,刻母亲说:“你的字粗看上去还教父亲。羲之将儿子带到屋苦练字,以后,果然也成为一 过得去,细评却没有一个字有后,指着十八只盛满水的大缸名大书法家,与父亲王羲之并真功夫的。只有这太字的一说: “你把这十八缸水写完,称为“二王”。 点,算是给你学到手了。” 字也就当然练好了。” 9
10
语文试卷答案
一、基础·运用(共21分)
1. (共3分)
(1)答案:一帆风顺 马到成功 (2分)(书写:有错字、涂改、出格、顺序错误等情况,扣1分)
(2)答案:C (1分) 2.(共4分)
(1)答案:B (2分) (2)答案:A (2分) 3.答案:B (2分) 4.(2分) 答案示例:
不但提高了个人的心理素质,而且建立了成员间相互信任,增强了团队意识。(共2分。使用了关联词语,1分;内容符合要求,1分) 5.答案:D (2分) 6.(共8分)
答案:(1)自缘身在最高层(1分)
(2)无可奈何花落去(1分) (3)答案示例:(4分)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孩童和老人使人联想到“黄发垂髫”,追逐嬉戏,悠闲唠嗑,欢欣的笑容与“怡然自
乐”描绘的其乐融融的情境一样,所以联想到这两句古文。(古诗文默写2分,有错字不得分。解释理由2分,其中词语对应1分,情境相合1分) (4) 答案:C (2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9分)
7.答案:D (2分)
8.答案: 目光短浅 面向北(2分) 9.答案:(1)看到他们的旗子倒了。
(2)在诸侯中失去信义
(共2分。共2小题,每小题1分)
10.答案示例:
①深谋远虑 ②勇猛果敢 ③贤明、知人善任(共3分。每点1分)
三、名著阅读(共10分)
11. 答案示例:①三打白骨精 ②善良(向善) ③除恶务尽(3分) 12.
(1) 答案示例:①尼莫 ② 鲁滨逊(2分) (2) 答案示例:
答案示例一:
11
孝除了要做到内心的尊敬,态度上也不要给父母脸色看。这是说孝顺除了发自内心,外在的态度也很重要。生活中,我们往往不是很注意自己对父母的态度。例如,我们虽然知道父母很辛劳,应该孝顺他们,但对他们总是没有好态度,向他们发脾气,这不是真正的孝。懂得了这个道理,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会更加的和谐美好。
答案示例二:
对于父母,要时时刻刻关心他们的健康状况。生活中,我们得到更多的是来自父母的照
顾,而往往忽略了对父母健康的关注。我们要主动关心他们的健康,生病的时候,也要学会主动照顾他们。这样做也会增强孩子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共3分。理解句意1分;联系生活1分;意义1分)
(3)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分) 四、现代文(共30分) (一)(共10分)
13.答案:①扩大 ②明确。(共2分。共2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
14.答案示例:昌平区的位置处在西部生态带,发展空间巨大;昌平区又定位为城市发展新区,是未来北京经济重心所在。(共4分。共2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
15.答案要点:区域范围的合并:撤销东城区、崇文区,设立新的东城区;撤销西城区、宣武区,设立新的西城区。(或建立城六区);区域功能上的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加速区域均衡。(共4分。共4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
(二)(共11分)
16.答案示例:(2分)
①我在车站与“父亲”会面,最终了解彼此均为冒充 ②我们将要冒充“父子”去看望小猴的奶奶(共2分。每空1分)
17.答案示例:(4分)
感情色彩奇特在人们彼此没有血缘和利益关系,却可以建立起亲情;
这种奇特的情感在当今的社会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种人间大爱怎样才可以传递下去?) 18.答案示例:(5分)
文章在情节的设置上具有戏剧性,跌宕起伏。在故事中,巧妙设置了“父子”均是冒充者来相会的情节。本已是冒充牺牲的小猴去车站见久别的父亲,却万万没想到“父亲”也是别人冒充来的。这样的情节出人意料,但细想起来又在情理之中。这样的情节极富戏剧性,又波澜起伏,具有感染力。
(共5分。指明结构特点,1分;结合具体内容,2分;分析,2分) (三)(共9分)
19.答案示例:(2分)
善行比善念更重要,行动比观念更重要。 (共2分。意思对即可) 20.答案示例:(共3分)
善念和善行应该是统一的。故事中小男孩想拯救水中的小鱼,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并不因为自己的力量单薄而停止他的行动。 (共3分。对善念与善行关系的理解1分,结合故事分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