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山东省淄博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7 6:28: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

(乙)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①,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刘元卿《南岐之人》)

(注释)①瘿:颈瘤,俗称大脖子病。②焦:干枯细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尔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 B.尔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 C.尔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 D.尔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湮于沙上 湮:______ .(2)如是再啮 啮:______ .(3)焦而不吾类 类:______ .(4)及见外方人至 及:______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2)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

4.甲乙两文都写了“笑”,讲学家、老河兵、南岐群小妇人的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两文揭示的共同道理是什么? 【答案】1.B

2. (1)埋没、淹没 (2)冲刷 (3)像 (4)等到 3.(1)(你们)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也是颠倒事实吗? (2)我们这地方的人全是这样,哪里用得着去医治呢?

4.第一问:讲学家嘲笑寺僧没有探究客观事物的道理;老河兵笑讲学家主观臆断;南岐群小妇人笑外方人脖子干枯细瘦,和他们不一样。

第二问:示例一:做任何事情不可囿于自己的见识而主观臆断。示例二:一个人不能孤陋寡闻自以为是,用自己片面的看法去衡量正确的事物,否则只能是颠倒是非美丑。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联系上下文,这句话意思是“你们那凸在脖子上的东西,是一种颈瘤病,你们不找些好药除去你们的颈瘤病,反倒认为我的头颈细瘦(不正常)吗?”据此可断句为:尔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解释文言词语的能力。平时应多积累、牢记,还要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注意解释时要结合所在句子进行。注意:啮(niè):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类”解释为“像”。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注意“沿(顺着)”“颠(颠倒事实)”“然(这样)”的正确翻译。

4.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甲文中讲学家的“笑”,是自以为懂得“物理”,笑别人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老河兵的“笑”,则是因为富于实际经验,笑讲学家主观判断。“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嘲讽了那些据理臆断、自以为是的人;用反问强调要根据实际经验,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不能主观判断。乙文中南岐人不知自己有病反而嘲笑外地人,致使他们永远也不知道自己有病的情况,可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有自知之明的重要性。 【点睛】

译文:【甲】沧州南部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佛寺的外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入河中。过了十多年,寺僧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到底没能找到。寺僧们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设馆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是石头的特点应该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流而下寻找它们,不是很荒唐吗?”大家都很信服,认为这是正确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之后,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上游寻找它。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但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为坑洞,越冲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里。照这样多次冲刷,石头又会多次向前翻转,不停地转动,石兽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荒唐了;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寺僧们依照老河兵的话去做,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流找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乙】南歧在秦蜀的山谷之中,那里的水味道甘甜,但水质不好,只要喝了这种水的人都生颈瘤病,所以

那里的居民没有一个不患有颈瘤病。后来他们见到外地人来了,一些见识浅陋的人和妇人们一起涌去围观还嘲笑外地人说:“他们(外人)的脖子真奇怪!又细又瘦和我们的不一样!”外地人说:“你们那凸在脖子上的东西,是一种颈瘤病,你们不找些好药除去你们的颈瘤病,反倒认为我的头颈细瘦(不正常)吗?”嘲笑(秦蜀)的人大笑道:“我们这地方的人全是这样,哪里用得着去医治啊?”他们终究不知道自己(的脖子)是丑陋的。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游信州玉山小岩记(节选) (宋)曾巩

景潭年,家尊受诏为是邑宰,仆侍偕来。至未周岁,居甚无事,思有以远览,为尘外之乐者,得是小....岩焉。其状略曰:距寺西南隅四十步有奇,逾小桥西北至于岩下,隆然而有门,初若隘局不可通者;入其中,辟而益广。其道盘屈崄巇,而无光明,隆超俯降,登陟艰难甚。乃命仆人秉烛,破其晻翳昧默,群而入焉。其石之异,有重碧耸翠,崛然本于下而(1) (A.列 B.起)者;有势依理合,峨然覆于空而存者;有鳞累羽缀,委其旁而(2) (A.列 B.起)者;有壁峭刃攒,缭其隅而倚者。森然巍然,瑰玮奇怪,与珉瑊④甚远。探其穴,犬牙交峙;视其形,若圭璧联植。若瞻浮云,枝偃叶丽,错置旁列乎空旷。

行十馀步上下有水声潺然若急鸣玉而趋者非丝竹也。而听之者,心平气舒,訏⑤乎《韶》之奏,有忘形绝累之趣。益知轩冕⑥而荣者为其外,恬静而居者为其内。 (选文有删减)

(注释)①隆:山地中央高起的地方。②晻翳昧默:形容光线阴暗不明。③攒:聚拢。④珉瑊(mín jiān):像玉的石头,一种美玉。⑤同“吁”,表示感慨。⑥轩冕:原指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后引申为借指官位爵禄,国君或显贵者,泛指为官。 1.请按要求填空。

(1)(积累迁移法)我们由《小石潭记》“其岸势犬牙差互”的积累迁移可知,“犬牙交峙”中的“犬牙”是______之意。

i捆绑。②lěi堆叠,(2)(查阅词典法)遇到疑难字“累”,查阅《古汉语词典》发现有如下义项:①léi带累,牵累,劳累。文中“有鳞累羽缀”的“累”是______(填序号) 积累。③lè

(3)(语境推断法)根据语境进行推断,“有忘形绝累之趣”中“绝”是______之意。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其道盘屈险巇 其真无马耶(《马说》) ..

B.乃命仆人秉烛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C.峨然覆于空而存者 转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北冥有鱼》) ..D.益知轩冕而荣者为其外 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3.请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行 十 馀 步 上 下 有 水 声 潺 然 若 急 鸣 玉 而 趋 者 非 丝 竹 也

4.作者描绘“石之异”,用了一连串动词,准确生动,请结合上下文内容,为文中空白处选择合适的动词。

5.结合节选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尘外之乐”的理解。 ....

【答案】1. (1)像狗的牙齿一样 (2)② (3)断绝 2.C

3.行十馀步/上下有水声潺然/若急鸣玉而趋者/非丝竹也。 4.(1)B (2)A

5.“尘外之乐”既指作者游历玉山小岩,欣赏奇石异水等自然美景的乐趣,也指作者在自然的山水脱去尘俗之气,内心获得了恬静与淡泊,有了更高品格追求的精神上的愉悦。 【解析】

1.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累”,堆叠,积累。

2.A项的“其”解释为:代词/难道;B项的“乃”解释为:于是/竟然;C项的“而”解释为:在这里表示一种递进的关系D项的“为”解释为:是/作为。故选C。

3.要求学生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翻译为:走了十多步,上下有潺潺的水声,好像人快步向前走时王撞击发出的急促声响,不是乐器奏出的声音。故可断句为:行十馀步/上下有水声潺然/若急鸣玉而趋者/非丝竹也。 4.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选词填空。结合翻译“岩石奇形怪状,有的岩石颜色皆绿,重叠耸立,从地面拔起。有的岩石互相依托,纹理连接,高高地置盖在上空;有的岩石鸟羽般层叠连,放置排列在一旁”分析:(1)填“起”。(2)填“列”。

5.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结合“而听之者,心平气舒,訏乎《韶》之奏,有忘形绝累之趣。益知轩冕而荣者为其外,恬静而居者为其内。”分析得出:指作者游历玉山小岩,欣赏奇石异水等自然美景的乐趣,也指作者在自然的山水脱去尘俗之气,内心获得了恬静与淡泊,有了更高品格追求的精神上的愉悦。 【点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参考译文:景祐二年,我父亲接受诏令担任玉山县令,我侍奉父亲同来玉山,到这儿来还未满一年,平时

山东省淄博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jp7o0qifg8iiwn479cv9uewu2s0a001e16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