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公共关系概论
1.【重点】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有哪些?【201110单选】 答:(1)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 (2)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是相关公众。 (3)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 (4)公共关系的过程是信息的双向交流。
(5)公共关系的目标是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2.公共关系观念具体有哪些?
答:(1)形象观念(2)公众观念(3)传播观念(4)协调观念(5)互惠观念(6)服务观念
3.【重点】公共关系的基本功能有哪些?【201110简答、201201多选】
答:一、收集信息。公共关系首先要收集信息、监测环境的功能,运用各种调查研究分析的方法,收集信息、监视环境、反馈舆论、预测趋势、评估效果,以帮助组织对复杂、多变的公众环境保持高度的敏感,维持组织与整个社会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
二、辅助决策。公共关系部门是一个“智囊机构”,它在组织管理中起着“参谋”的作用。 (1)为确定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 (2)为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3)协助拟定和选择决策方案 (4)评价决策效果 三、传播推广 。 (1)创造舆论,告知公众 (2)强化舆论,扩大影响 (3)引导舆论,控制形象 四、协助沟通。
(1)协调内部关系,增强组织凝聚力 (2)开展社会沟通,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 五、提供服务。
4.【重点】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 答:(1)公共关系适应了对外开放的需要。
(2)公共关系适应了体制改革的需要。 (3)公共关系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4)公共关系适应了安定团结、社会稳定的需要。
第二章 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
1.【重点】简述公共关系的主体:公共关系的主体是执行公共关系任务、实现公共关系功能的载体和行为者,即各类社会组织。
2.组织内设的公共关系职能部门的特点有哪些?
答:(1)了解内情;组织内设的公共关系部门对本组织的业务和人事比较了解,因为开展工作快。 (2)便于协调;内设公共关系部门直接受管理层的指导,直接与组织内部各部门沟通,便于协调。 (3)效率较高;公共关系部门作为常设机构,能够召之即来,特别是应付突发事件。 (4)成本较低;自设的公共关系部门便于控制预算与投入。 (5)工作受到组织内部因素的制约,难以完全做到客观公正。 3.【记忆】简述公共关系公司服务的特点及聘请顾问要注意的问题? 答:一、公共关系服务的特点:
(1)较为客观公正 (2)技术全面,专业性强。 (3)较灵活,适应性强。(4)关系较疏远(5)运作成本较高
二、聘请公共关系顾问要注意的问题: (1)选择有专业水准及良好品德的顾问; (2)信任顾问,为其提供真实准确的资料;
(3)与顾问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定期邀请顾问出席情况分析会和决策会议; (4)尊重顾问的判断意见,虚心听取忠告,对意见不予采纳要作出详细说明; (5)以预防为主,不要出事了才急忙聘顾问;
(6)聘请顾问应相对稳定,因为双方的合作默契需要一个磨合期。
4.公共关系协会的概念和活动内容?【201110简答、201201单选】
答:公共关系协会是公共关系的专业性社团组织,是非官方、非营利的群众社团组织。 公共关系协会的活动内容:
(1)联络会员(2)规范本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维护本行业的形象和声誉。 (3)专业培训(4)普及知识(5)编辑出版刊物
5.公共关系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有哪些? 答:一、公共关系领导人员及日常工作
(1)、公共关系机构的领导和管理者。他们的日常工作为: 1、 确定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
2、 对人力、经费、设备、时间加以预算和分配 3、 领导全体公共关系人员开展工作; 4、 内调外联,协调各方关系
(2)由组织的领导成员兼任的公共关系领导人,除了处理上述四种工作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工作: 1、出席组织最高领导的工作会议,参与组织最高层的决策活动。
2、充当组织的发言人,主持由组织主办的新闻发布会,负责向社会各界人士解释组织说明。
3、充当组织的外交代表,出席主持各种社交活动,在本组织与恰组织或者工作的交往活动发生重大问题时,亲自到现场处理解决。 二、公共关系一般人员及其日常工作
(1)调查分析人员(2)计划人员(3)传播人员(4)文秘人员(5)专门技术人员(6)公共关系人员还应做好设计与创作传播资料、演讲与主持、宣传游说、与新闻界联系、同公众联络交往等方面的工作。
6.【记忆】简述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素质?【201201简答】 答:一、公共关系人员的公共关系意识
1、形象意识。形象意识是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 2、服务意识。
3、互惠意识。互惠意识是公共关系的功利意识。 4、沟通意识。 5、长远意识。 6、创新意识。 二、公共关系人员的心理素质
1、自信的心理。这是对公共关系人员职业心理的最基本的要求。 2、热情的心理。 3、开放的心理。 三、公共关系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1、公共关系人员的知识结构 (1)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知识。 (2)公共关系的基本实务知识。 2、公共关系人员的能力结构
(1)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能写会说是公共关系对公共关系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2)良好的组织能力。 (3)健全的思维和谋划能力。 (4)敏锐的观察能力。
(5)很好的自制自控和灵活应变的能力。
(6)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7)掌握政策、理论的能力。
7.【重点】简述公共关系人员培养的原则? 答:1、科学理论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4、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相结合。
8.【记忆】公共关系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有哪些? 答:公共关系人员在工作中应遵守下列道德规范:
1、 公正 2、正派 3、对社会负责 4、真实。真实是公共关系工作的生命线。 5、保密
9.【记忆】简述全员PR管理的概念?
答:所谓全员PR管理,即通过全员的公共关系教育与培训,增强全员的公共关系意识,提高全员公共关系行为的自觉性,加强整体的公共关系配合与协调,形成浓厚的组织公共关系氛围与公共关系文化。
第三章 公共关系对象
1.【记忆】简述公众的概念和特点?【201110简答、201201简答】
答:一、公众的概念:所谓公众就是指与公共关系主体利益相关并相互影响和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即公共关系传播沟通活动的目标对象。 二、公众的特点:
1、群体性 2、共同性 3、多样性 4、变化性 5、相关性
2.公众分类的方法有哪些?【201110单选、201201单选、201201多选】 答:一、根据组织的内外对象分类,可划分为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两类。
二、根据关系的重要程度分类,可划分为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两类。
三、根据关系的稳定程度分类,可划分为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稳定公众三类。 四、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分类,可划分为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边缘公众三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