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9:57: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 安西地处荒沙,日照极强,自古以来以瓜闻名天下,故称瓜州。白兰瓜原籍美洲,移居中国后,由“蜜露”改名“白兰”,现在已成为甘肃特产。它在安西扎下根来,比在老家长得还要好。也许,白兰瓜要正名为“安西瓜”才更符合历史的真实。

? 我也想过,是否因为那天的极度干渴才使这沙漠之中的瓜显得格外甘甜。后来遇到过几次同样的情形,才知道唯有安西的瓜无与伦比。

? 想想这瓜,很有感触。它原本来自大洋彼岸,却在这块古老贫瘠的土地上繁衍得如此昌盛。它入乡随俗,褪去了娇滴滴的洋名字,也不计较人们以讹传讹地称它白兰瓜,寂寞然而顽强地在沙漠之中生长着,以自己甘饴如蜜的汁液濡润着焦渴的旅人。

? 啊!瓜州的瓜啊!什么叫特产,什么叫真谛,它只限于窄小的区域。好比一个石子丢入湖中,涟漪可以扩散得很远,但要找到石子,必须潜入那最初的所在。蓝色太阳下的沙漠老人,教给我这个道理。

(有删改)

9.第④到第⑧段写到向导,有哪些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⑨段描绘安西午后沙漠的环境,请分析其用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第12段对白兰瓜“浓烈的甜”的描写,给人印象深刻,请加以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第17段说“蓝色太阳下的沙漠老人,教给我这个道理”,请对这个道理进行评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8分)

5

杂诗 (明)丰坊

孤松挺穹壁,下临万里波。 激湍啮其根,惊飚撼其柯。 纷纷穴赤蚁,袅袅缠青萝。 群攻未云已,生意当如何? 严霜一夕坠,高标复嵯峨。 君子固穷节,感慨成悲歌。

〔注〕①穹壁:高高的崖壁。②嵯峨:高耸的样子。

13.从题材上看,本诗属于( )。(1分)

A.写景诗。

B.咏物诗。

C.哲理诗。

14.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孤松”二句使用起兴的手法,巧妙引出描写对象。 B.“激湍”二句中“啮”“撼”动词使用精确,有表现力。 C.“纷纷”二句运用叠词,描摹事物的形态,鲜明生动。

D.“群攻”二句巧用问句,语意形成转折,承转自然。

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6—21题。(18分)

①何武,字君公,蜀郡郫县人也。武兄弟五人,皆为郡吏,郡县敬惮之。武弟显家有市籍,租常不入,县数负其课。市啬夫求商①捕辱显家,显怒,欲以吏事中商。武曰:“以吾家租赋繇役不为众先,奉公吏不亦宜乎!”武卒白太守,召商为卒吏,州里闻之皆服焉。②久之,拜为谏大夫,迁扬州刺史。九江太守戴圣,《礼经》号小戴者也,行治多不法,前刺史以其大儒,优容之。及武为刺史,行部录囚徒,有所举以属郡。圣曰:“后进生何知,乃欲乱人治!”皆无所决。武使从事廉②得其罪,圣惧,自免。后为博士,毁武于朝廷。武闻之,终不扬其恶。而圣子宾客为群盗,得,系庐江。圣自以子必死。武平心决之,卒得不死。自是后,圣惭服。

③武为人仁厚,好进士,奖称人之善。为楚内史厚两龚,在沛郡厚两唐。及为公卿,荐之朝廷。此人显于世者,何侯③力也,世以此多焉。然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检。欲除吏,先为科例以防请托。其所居亦无赫赫名,去后常见思。

6

D.闲适诗

〔注〕①啬夫求商:啬夫,官吏名,职掌收取赋税;求商,人名。②廉:考察,查访。③何侯:指何武。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显怒,欲以吏事中.商 ____________。 (2)世以此多.焉 ____________。

17.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圣惧,自免 ( )

A.赦免。

B.逃脱。

C.解职。

(2)系庐江( )

A.扰乱 。

B.拘禁。

C.归属。

18.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然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检。 B.然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检。 C.然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检。

D.然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检。

19.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欲除吏,先为科例以防请托。其所居亦无赫赫名,去后常见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第①段,州人敬服何武的直接原因是( )。(2分)

A.何武让弟弟及时补交了欠税。

B.何武禀告太守召求商为

卒吏。

C.何武巧妙平息了弟弟的愤怒。

D.何武公开称赞求商奉公

执法。

21.第②段表现了何武怎样的品格?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林和靖先生诗集序 (宋)梅尧臣

①天圣中,闻宁海西湖之上有林君,崭崭有声,若高峰瀑泉,望之可爱,即之愈清,挹之甘洁而不厌也。

7

D.谢罪。D.牵连。

②是时,予因适会稽还,访于雪中。其谈道,孔、孟也;其语近世之文,韩、李也。其顺物玩情为之诗,则平澹邃美,读之令人忘百事也。其辞主乎静正,不主乎刺讥,然后知趣向博远,寄适于诗 。

③君在咸平、景德间,已大有闻。会天子修封禅,未及诏聘,故终老而不得施用于时。凡贵人巨公一来相遇,无不语合慕仰,低回不忍去。君既老,朝廷不欲强起之,而令长吏岁时劳问。及其殁也,谥曰和靖先生。

④先生少时多病,不娶,无子。诸孙大年能掇拾所为诗,请予为序。先生讳逋,字君复,年六十一。其诗时人贵重甚于宝玉,先生未尝自贵也,就辄弃之,故所存百无一二焉,呜呼惜哉!

22.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与

B.耶

C.乎

23.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林和靖诗歌具有深远美好的意境。

B.林和靖诗歌平和醇正、

宁静澹远。

C.林和靖的诗歌意在针砭朝政弊端。

D.林和靖在诗歌中寄托了

闲适心情。

24.分析第④段画线部分运用对比手法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概括这篇序言的行文思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第①段使用了比喻的手法,请赏析其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写作 70分

27.有人说:“我走过许多地方,有寒冷的,有温暖的,有崎岖的,有平坦的……但没有哪一片土地不值得我关注。”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 积累应用(l0分)

8

D.尔

2017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jqiz8p6o57yogl1itk20zdc523xwm00i0g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