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祖国,我为你自豪 ○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2、通过具有说服力的材料,使学生感受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作用,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3、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祖国的发展与腾飞,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激发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4、知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从小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强大作贡献。 1、内容分析: 本单元包含“新时代,新生活”“春天的故事”“从‘东方红’到‘神舟’”“光辉的瞬间”“我为祖国绘蓝图”五个主题活动。前面四个主题分别从不同方面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的辉煌成就,力求以点带面,反映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伟大的中国人民的丰功伟绩,以激发学生爱国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我为祖国绘蓝图”则是让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知道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立志为祖国现代化事业作出贡献。 激爱国之情,树报国之志,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任务。与本单元相关的内容有《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的“你好,祖国妈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的“祖国真大”,五年级下册“不能忘记历史”。前几册中的有关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国家标志,了解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以及中国近代的屈辱史,爱国人物事迹。主要是用生动形象的事例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学习爱国人物为国尽责的献身精神。本册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认识个人与祖国的关系,通过对当前改革开放的认识,增强对祖国现代化建设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对远景的展望,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不同年级的内容符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需要和认知水平,其主题既相互衔接,又各有侧重,层层推进,螺旋上升。 ○单元教学建议 1、结合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师用书。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同样的教材,面对的是所有的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注意因材施教,灵活地运用教材。 2、引导学生学习,主动探究和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者并重。尤其这一单元,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我国建国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更要了解到这是党的政策好,以及祖国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果。要把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依托教材,让学生与教师展开良好的互动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从亲身体验中锻炼能力,学习到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3、开拓新的学习空间 重视课堂以外的学习空间。课前引导学生通过访问、调查、实地考查、制作统计图表等活动,让学生搜集反映祖国伟大成就的图文资料,相互交流,交流的时间、形式可以不做规定,课内、课外都可以,可举办展览,出手抄报、剪贴报,还可以个别交换资料进行阅读与欣赏。做到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全方位推动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 活动主题一 新时代,新生活 第一课时举世公认的奇迹 在学习这个小主题前,应先向学生介绍本单元首页所选择的上下两幅画面的象征意义:一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盛况,另一幅是建国50周年阅兵式的壮观场面,这组令人热血沸腾的照片揭示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旨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在开始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前,可以先请学生说说从这些图中看到了什么,在此基础上,教师适当介绍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历史故事和画面,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同时结合主题文字引导学生思考:面对此情此景,你最想说些什么,学生可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也可以朗诵赞美祖国的诗歌,还可以歌唱亲爱的的祖国。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奠定整个单元的情感基础。所以首页内容很重要,希望老师们讲课时,不要忽视了这部分内容。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2、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取得的累累硕果,感受祖国的巨变,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祖国的逐渐强大而自豪。 [活动准备] A、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正好都生活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最发达的阶段,没有过穷日子的体会,所以让学生多调查,访问父母小时候,爷爷奶奶一生的生活变化,多搜集一些家乡的新旧生活图片,资料进行对比,体会生活的变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 B、 物质资料准备 1、教师准备:火柴、铁钉、烟一盒、脸盆一个,相关的视频资料 2、学生准备:a、搜集家乡的新旧生活图片、资料。 b、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学校的历史和发展变化,并写好调查笔记。 [活动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在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家乡的新旧生活图片、资料进行对比,体会自己以及身边人民生活的变化。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1、有条件的学校播放反映祖国逐渐强大的重大历史时间的影响资料,没有条件的学校,出示新中国成立时的图片。 2、看后小结:是啊,多么令人骄傲的时刻。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后的那一天开始,我们中国人民从此走进了一个新时代。开始创造我们的新生活!(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一:‘洋’‘洋’失意 1、教师当众燃起一根火柴后,提问:同学们刚才看到了什么? 2、讲述:人类在远古时代掌握了火以后,便离开了野蛮,开始进入文明。古老文明的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但是,在几十年前,我们使用的火柴却被称为“洋火”,这是为什么? 3、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对“洋货”作简单的介绍。 4、结合具体的背景事件谈谈旧中国人民的生活状态。 设计这一活动是让学生体会到旧中国人民的生活极其贫苦。 活动二:我的骄傲 1、教师过渡:缺衣少食,贫穷落后,饱受欺凌的日子已经成为了历史。从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刻开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强,建设祖国,创造了举世公认的伟大奇迹。 姓名 中国骄傲 地方骄傲 刘如玉 王苏雅 ?? 2003年我国有色金属产量居世界第稻谷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一 中国微型汽车产量居世界第一 苎麻产量居全国第一 ?? ?? 2、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3页“胜利油田海洋钻井”的图片,讲述探油故事,介绍油田英雄王进喜,适当插入课前搜集的“现代战争实际上是为能源而战”的资料引导学生阅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主要工业品产量和农产品产量对比图”,感受我国工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的飞速发展。在此,可以初步涉及某些能源的不可再生性,我们应该秉承节约能源的思想。 3、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预先提供的表格“我的骄傲”,交流课前学生搜集到的有关知识,教师巡视指导。表格如下: 我的骄傲 第( )组 组长: 记录者: 这部分内容很重要,应让学生在小组内多交流,多了解中国的世界第一,以及哪些产品的产量全国第一 4、学生汇报 让学生每小组选一代表起来,说一说最让自己骄傲的事和本小组的表格填写情况。 最后教师小结:在我国轻工业产品中,产量居世界第一的有钟表、自行车、缝纫机、电池、啤酒、家具、日用陶瓷、海盐、电光源和灯具等,还有空调、微波炉、皮革行业的鞋类产品等,农产品中水果种植面积以及产量都居世界第一。 5、说一说我省的世界第一与全国第一,体会山东的发展变化。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1、图片集锦,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5页的照片,交流经济腾飞给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带来的蓬勃发展。 2、实地考查。以小组为单位,到附近的学校调查20年前,50年前学校的样子,把写好的调查报告在小组交流,并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把自己调查到的结果,以图片展、手抄报、故事吧等形式展示出来,在同学间交流,有条件的可以邀请老师参与。 第二课时 感受新生活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人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变化,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 2、从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受祖国的巨变,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A、 学情分析 六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对周围生活的变化也有所观察,因本主题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课的学习。 B、 物质资料的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现在”,“10多年前”,“30多年前”不同“四大件”的图片资料。 2、学生准备: a、 搜集家乡过去和现在的图片、照片。 b、组织学生向社区老人、村委会干部了解家乡的过去,并做好记录。 [教学过程] 一、 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让学生把课前搜集的家乡过去和现在的照片、图片准备好,调查记录填好,看一遍后准备上课。 二、 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教师:如今,中国人民吃饱了,穿暖了,正逐步迈入世代梦想的小康社会,不信,我们一起去找找看,我们的衣食住行和生活方式都在悄悄地发生哪些改变?(板书课题)让学生联系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