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领悟孙悟空、唐僧、白骨精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白骨精的三变及变化之中隐藏的恶。
一、导入
1、由四大名著引出《西游记》。
2、一提到《西游记》你脑海中会出现谁,为什么?除了这些,小说中还有哪些人物形象呢? 3、下面咱们就一起来学习《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三打白骨精》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并质疑 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词(拎斋饭、紧箍咒、癞蛤蟆、抡起)
2、理清课文段落层次:一打(2——4)、二打(5、6)三打(7)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起因、经过、结果) 三、品读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1、谈一“变”
刚才初读课文已知,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被白骨精发现了,直接原因就是白骨精要吃唐
僧肉。
(1)、看看文中怎么说的?谁能读给大家听? (2)、师指导读:妖精“自言自语”地说
白骨精是“不胜欢喜”地自言自语的(学生再读句子) (3)、师:用一个词概括,是什么样的村姑呢?(生:美貌) 看这长相可真是美的无话可说,可白骨精为什么要如此变化呢? 她“美”的背后隐藏了什么呢?
(4)、白骨精成功了吗?这狡猾的妖精不甘失败,接二连三的变化着。 继续看,看看妖精的二变、三变。 2、生交流第二“变”
(1)、妖精第二变变成了什么?
(2)、你见过八旬的老妇人吗?那白骨精变得老妇人是什么样的?
(3)、这是真的老妇人吗?从哪里看出来?
(4)、“哭”里又隐藏着什么? 3、生交流第三“变”
“善”里又隐藏着什么?用成语怎么形容?
4、连起来想想妖精变化的先后顺序,这妖精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 一变是美人计,二变是苦肉计,三变是离间计,一计接一计。你说, 这样奸诈狡猾,有意作恶的妖精该不该打?
下一节课我们一起去看看孙悟空如何三打白骨精的。 四、作业 复述课文
板书设计:
8、三打白骨精 孙悟空 白骨精 唐僧 课后反思:
温陈乡联合校集备活页
年级 六年级 2012 年 3 月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8、三打白骨精 课 型 新授 课 时 第二课时 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孙悟空坚定、机智和勇敢的品质。 2、掌握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重 点 抓住三次棒打白骨精的不同描写,体会悟空的性格特点。 难 点 教 学 预 设 个 案 修 改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西游记》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2、为什么孙悟空一次打不死白骨精,而要打三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着吴承恩的笔尖,看看孙悟空是如何三打白骨精的。 二、品读课文 (一)品读“一打” 1、出示自读要求:默读第2、3自然段,用曲线画出描写白骨精的语句, 用横线画出描写孙悟空的语句,用双横线画出描写唐僧的语句。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请边读边画边写) 2、生交流 (1)、如果你是孙悟空,你能发现什么不妥之处吗? (2)、你从哪里读出孙悟空的与众不同? 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坚定、勇敢的孙悟空,一起把这两句话读一读。 这便是第一打,结果如何?白骨精一见孙悟空劈脸打来,急忙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3)、唐僧,在他眼里,一切皆本善,再恶也可以饶恕,太善良,所 教 学 预 设 个 案 修 改 以,他是如何让做的?从哪里体会到的? (4)、总结方法: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部分,体会到了白骨精、孙 悟空、唐僧的性格特点。现在大家回想一下,我们是如何来体会的? (阅读课文——出示句子——品词析句——人物评价) (二)自品“二打”“三打” 1、下面请大家按着这个步骤自品“二打”“三打”,看看从中你们又 体会到了他们的哪些特点。 2、生自品 3、汇报交流 (1)“二打”:第二次白骨精变成了谁,你读出了什么?你觉得中间有什么破绽? (2)、三打 4、想象唐僧看到白骨精原形毕露后会怎么说、做,请用一段话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 5、文中还有一个人物描写,从那句话你体会到什么。 四、总结全文,延伸活动 通过学习,你觉得什么是你值得学习的? 板书设计: 8、三打白骨精 孙悟空:三打 坚定、勇敢、机智 疾恶如仇 白骨精:三变 贪婪、狡猾、诡计多端 唐僧 善良 课后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