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课程设计
目 录
一、设计题目和要求: ........................................ 2 二、设计目的: .............................................. 2 三、设计内容: .............................................. 3 四、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 25 五、参考文献 ............................................... 26 六、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审标准及成绩评定 ...................... 27 附件1:秒表原理图(实际接线图) ............................ 28 附件2:仿真图1 ............................................. 30 附件3:仿真图2 ............................................ 31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单片机课程设计
一、设计题目和要求: 题目三:秒表
应用AT89C51的定时器设计一个2位的LED数码显示作为“秒表”:显示时间为00~99s,每秒自动加1,设计一个“开始”键,按下“开始”键秒表开始计时。设计一个“复位”键,按下“复位” 键后,秒表从0开始计时。
任务安排:李座负责绘制电路原理图;梁宗林负责收集资料及电子版整理;付忠林负责程序和仿真。 二、设计目的:
1.进一步掌握AT89C51单片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单片机的接口技术及外围芯片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 3.进一步掌握单片机程序编写及程序调试过程,掌握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
4.掌握PROTEUS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 5.掌握LED数码管原理及使用方法。
6.掌握定时器、外部中断的设置和编程原理。
7.通过此次课程设计能够将单片机软硬件结合起来,对程序进行编辑,校验。
8.该课程设计通过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计数原理,设计简单的计时器系统,拥有正确的计时、暂停、清零、复位功能,并同时可以用数码管显示。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单片机课程设计
三、设计内容:
了解8051芯片的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 ,使用该芯片对LED数码管进行显示控制,实现用单片机的端口控制数码管,显示分、秒,并能用按钮实现秒表起动、停止、清零功能,精确到1秒。
AT89C51单片机的主要工作特性:
·内含4KB的FLASH存储器,擦写次数1000次; ·内含28字节的RAM; ·具有32根可编程I/O线; ·具有2个16位可编程定时器;
·具有6个中断源、5个中断矢量、2级优先权的中断结构; ·具有1个全双工的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 ·具有一个数据指针DPTR;
·两种低功耗工作模式,即空闲模式和掉电模式; ·具有可编程的3级程序锁定定位;
AT89C51的工作电源电压为5(1±0.2)V且典型值为5V,最高工作频率为24MHz.
AT89C51各部分的组成及功能: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单片机课程设计
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程序存储器 14KB 数据存储器 128字节 两个16位定时器 计数器 CPU 中断 控制 内部总线 总线扩展控制器 并行可编程 I/O口 可编程 串行口
外部中断 扩展控制 P0 P1 P2 P3 RXD TXD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