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七年级上册数学讲义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21:31:0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说明:对于三个有理数相加,按下列过程计算比较简便: (1)先将其中的相反数相加; (2)再将正数、负数分别相加; (3)最后求出异号加数的和。

二、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说明:1、运用此法则时注意“两变”:一是减法变为加法;二是减数变为其相反数

2、减正数即加负数;减负数即加正数。即“+-得-,-+得-,--得+”。 例5、计算: ①(—3

12231 )-(—1)-(—1.75)-(—2) ②︱—1-(—2)︱-(—1.5)

33344

例6、填空

(1)数-1与数-6在数轴上的距离是_______;

(2)已知︱a︱=3,︱b︱=4,且a<b,则a-b的值为_________. 三、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

1、加减法统一成加法: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统一成加法运算,如4.5-3.2+1.1-1.4=(+4.5)+(-3.2)+1.1+(-1.4),反过来,如果式子是几个正数或负数的和的形式,加号可以省略,这个数的括号也可以省略,如(+4.5)+(-3.2)+1.1+(-1.4)=4.5-3.2+1.1-1.4。

2、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的运用

说明:注意在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一般先应转换为加法运算,然后省略括号,再计算。

2113--(-)+(-)

38382113解:原式=+(-)++(-)

83832113 =(+)+[(-)+(-)]

88331 =1-

21 =

2例7、计算:

说明:注意在交换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它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

【点击中考】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数之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B、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

C、两个相反数相减是零. D、在有理数减法中,被减数不一定比减数或差.

9

2、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3)-(—3)= —6 B 、0-(—5)=5 C、(—10)-(+7)= —3 D、︱6-4︱= —(6-4)

3、若a<0 ,b>0,则a, a+b,a-b,b中最大的是( ) A、a B、a+b C、a-b D、b

4、小明今年在银行中办理了7笔储蓄业务:取出9.5元,存进5元,取出8元,存进12无,存进25元,取出1.25元,取出2元,这时银行现款增加了( ) A、12.25元 B、-12.25元 C、12元 D、-12元

1的值为( ) 21111A、?4 B、?2 C、?1 D、1

22225、若a?1?b?3?0,则b?a?6、计算下列各式: (1)135357311?(?)??(?) (2)(?17)?(?6.25)?(?8)?(?0.75)?22 64612424

四、有理数乘法

1、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例1、计算:

(1)63(-9) (2)(-6)3(-9) (3)(?)?121 (4)(-6)30 4

2、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即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积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即(ab)c=a(bc) 例2、计算:(-10) 3

130.136 3

(3)几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法则:

①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10

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②几个有理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说明: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首先确定积的符号,然后把绝对值相乘. 例3、计算:(1)8???0.5????8??35?4?; (2)??3?????1????0.25? 46?5?

(4)乘法的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即a(b+c)=ab+ac. 例4、计算:(1) 30??3?114??12???0.4?; (2) ??8?1??

4?315??23?

五、有理数的除法

1、倒数:乘积是 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说明:零没有倒数。 2、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1)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且绝对值相除, (2)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3)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说明:零不能作除数,零作除数式子无意义。

例5、计算:(1)(?18)?6 (2)(?)?(?) (3)

152564?(?) 255

【点击中考】

1、一个有理数和它的相反数相乘,积为( )

A、正数 B、负数 C、正数或0 D、负数或0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异号两数相乘,取绝对值较大的因数的符号; B、同号两数相乘,符号不变;

C、两数相乘,如果积为负数,那么这两个因数异号;

11

D、两数相乘,如果积为正数,那么这两个因数都为正数。 3、已知abc>0,a>c,ac<0,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0,b<0,c>0 B、a>0,b>0,c<0 C、a>0,b<0,c<0 D、a<0,b>0,c>0

4、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除以它们的积,所得的商是0,那么这两个有理数是( ) A、互为相反数 B、互为倒数 C、互为相反数,但不等于0 D、都等于0

5、若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那么这两个数相除的商( ) A、一定是正数 B、一定是负数 C、等于零 D、正、负数不确定 6、两个有理数的商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 )

A、都是负数 B、都是正数 C、至少一个是正数 D、两数同号 7、若ab?0,则

|a|b?的取值不可能是( ) a|b|A、0 B、1 C、2 D、-2

8、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有____,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有______。 9、若两个数a,b互为负倒数,则ab的相反数为_____。 10、当x=____时,代数式11、计算 (1)(-

(3)(-2

1没有意义。 x?21212215+-)3│-12│ (2)-133-0.343+3(-13)-30.34 234373711)?13 )÷(-5)3(-3)(4)(?225)?13?(?425)?13?(?11003213,b=-7,c??1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24?b?c (1)ab?c (2)

a12、当a??

12

搜索更多关于: 七年级上册数学讲义 的文档
七年级上册数学讲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k60v7dr467dd7d92wsj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