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复习训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7 11:12:5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阅读19】《放飞蜻蜓》

孩子们入神地听着。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说着,把蜻蜓还

给翠贞。翠贞用征询的目光看着小伙伴们,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蜓往上一送,蜻蜓展开翅膀向空飞去。 1、根据课文内容在“ ”填上词语。并给短文加上标点。

2、文中陶行知的话应用商量的语气读,孩子们的话应该用坚定语气读。

3、这一段话主要写了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引导孩子放了蜻蜓 和 孩子们一致同意放飞蜻蜓两层意思,这样写出大家 爱护有益动物的美好心灵。

【阅读20】《恐龙》

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

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十一架移动的吊桥。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一只长在鼻子上方,另外两只长在眼睛上方,每只角有一米长——这样的脸型,让任何动物都望而生畏。 1、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

2、仔细阅读这段话,看看它写了哪些恐龙?各有什么特点?然后填表。

名称 雷龙 梁龙 剑龙 三角龙 外形特点 身体庞大 身体很长 全身长刺 脸上有角,长相凶恶 说明方法 作比较、打比方 列数字、打比方 列数字、打比方 列数字 3、“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这里作者拿 雷龙 跟 六头大象 作比较,把 踏步声 比作 雷鸣,从而写出了 雷龙庞大、笨重的特点 。 4、“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一架移动的吊桥。”为了写出梁龙 身体长的特点,作者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把梁龙身体比作移动的吊桥。 5、我还知道有 棘龙 、甲龙 、 上龙 这些恐龙。 6、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事物巨大的样子。 (庞然大物) (2)让人一见就害怕。 (望而生畏)

恐龙大多以吃植物为主,也有专门食肉的。霸王龙就是非常凶猛的肉食恐龙。它大脑袋,短身子,牙齿就像锋利无比的匕首。

1、在文中找出与“吃”意思相同的词。这个词是(食)。 2、用“~~~~”画出写霸王龙样子的句子。 3、我知道吃植物的恐龙有(梁龙)、(三角龙)、(剑龙)、(雷龙)。恐龙的亲戚有(鱼龙)和(翼龙)。 4、写词语:(锋利)无比、(神勇)无比。

5、这段文字主要采用了(摹状貌)和(打比方)说明方法来介绍恐龙的。

【阅读21】《槐乡五月》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 ,坡坡岗岗,似 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

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 (;)有的槐花 一条一条 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

5

娘 披散在肩头的小辫儿 。 1、在( )中加上正确的标点。

2、从这段话中的山山洼洼和坡坡岗岗可以看出槐乡的槐花真多呀。 3、从 玉雕的圆球 和 披散在肩头的小辫儿 看出槐花的形态真美。 4、用“ ”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作者分别把槐花比作瑞雪 、玉雕的圆球 、维吾尔姑娘的小辫儿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 ,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 的槐花饭,清香、醇香 、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 香气扑鼻 ,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1、照样子,写几个象声词。 嗡嗡嗡 汪汪汪 、啪啪啪、嗒嗒嗒

2、照样子,再写几个描写“香”的词语。 清香 浓香 、醇香 、芳香

3、写出课外积累的ABB式的词语:甜津津、 亮晶晶、笑哈哈、黑乎乎

4、想一想,还有谁也被吸引来了呢?你也能像这样用诗一样的语言来描述吗?

嘻嘻嘻,姑娘们飘来了,采走了白生生的槐花,戴满了香喷喷的头饰。

【阅读22】《海底世界》

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画出。这样的句子就叫中心句。 2、选择填空。A打比方 B作比较 C列举数字 ⑴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C )

⑵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C、B ) ⑶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A ) 3、这段话中介绍了海参、 梭子鱼 、乌贼、章鱼、贝类 和深水鱼的活动特点。 4、课文中“巴”的意思是 粘贴

那么,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没有呢?也不是。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只是我们听不见而已。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 ,)有的像人在打呼噜(??)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的时候还会发出警报。

1、根据课文内容,在 上填上词语,把句子补充完整。 2、在( )里家上合适的标点。

3、用“~~”划出具体描写水下动物发出声音的句子。第4句讲有些动物在不同情况下又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阅读22】《海底世界》

海底植物的差异也是很大的。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

的??它们的形态各不相同。就拿大家族海藻来说,从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单细胞硅藻、甲藻,到长达几百米的巨藻,就有八千多种。

6

1、用直线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植物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色彩差异和 形态差异。

3、为了说明植物的差异,作者采用了举例子的方法,用波浪线画出作者举的例子。 4、仿照这段话的写法,围绕下面的一句话来写一段话。

这里的景色真美啊。天蓝得像一汪海水。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悠悠的白云,它们千姿百态,有的像绵羊,有的像汽车,还有的像房子??远处的山连绵起伏,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近处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像给大地铺上了绿毯。草地上的野花竞相开放,一丛丛,一簇簇,黄的赛金,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真是五彩缤纷。一只只小蜜蜂被花儿吸引住了,“嗡嗡嗡”地叫着,一会儿飞到这一朵,一会儿飞到那一朵。

【阅读25】《争论的故事》

故事讲完了,盛老师笑着问大家:“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呢?”

“这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跑了。” “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白白浪费了。” “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地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1、同学们各抒己见,都谈了自己的观点,那你的观点是:做事要抓住时机干起来,不要做无谓的争论而浪费时间。 2、“聚精会神”看出 老师尊重学生,善于倾听和鼓励学生。

“赞许”的意思是认为好而称赞 。老师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是因为同学们的发言很有针对性,也有一定的深度,说明同学们专心听讲、善于思考。

【阅读26】《剪枝的学问》

暑假(jiǎ jià)里,我又一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啊,只见一棵棵桃树上挂满了桃子。

桃子成熟了,一个个光鲜红润,仿佛(fó fú)胖娃娃的脸蛋。我又惊又喜,不禁(jìn jīn)想起王大伯去年剪枝时说的那番话,还真有道理呢!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2、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填空。这句话是把成熟的桃子比作胖娃娃的脸蛋。“ 仿佛 ”和“好像”的意思是一样的,我也用它写个打比方的句子:麦子成熟了,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黄的地毯。 3、《剪枝的学问》这一课,以“我”的心理变化: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 → 又惊又喜为线索,写了我在桃园看剪枝并了解剪枝的原因,知道剪枝的学问是:剪去无用的粗壮树枝,来年收获更多更大的果子,“减少”是为了“增加”。

王大伯拿起一根被剪掉的枝条对我说:“你别看这根枝条很粗壮,其实它光吸收营养,不结果实,我们把它叫做‘徒长枝’。这些‘徒长枝’长得可快啦!不剪掉它,到了夏天就会疯长起来,把许多养分夺走;还会影响通风,使‘结果枝’见不到阳光。”王大伯指着那些留下的枝条对我说:“来年就靠它结桃子呢!(只有)把‘徒长枝’剪掉,(才)能保证桃子结得多,长得大。剪了是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桃子呀!”是呀,经过修剪,枝条(因为)大大地减少了,(所以)来年桃子的产量却增加了。“减少”是为了“增加”,这里面还真有学问哩! 1、选择合适的义项,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光:①光线 ②一点不剩 ③只、单 ④荣誉 ⑤光滑 ⑴你别看这根枝条很粗壮,其实它光吸收营养,不结果实。(③) ⑵‘徒长枝’会影响通风,使‘结果枝’见不到阳光。(①)

7

⑶不一会儿,这盘菜就被我吃光了。(②)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虽然??但是??,只有??才??,因为??所以??,即使??也??

3、找出第二自然段中的一组反义词:(减少)——(增加) 4、什么样的枝叫“徒长枝”?它有什么危害?

粗壮的枝条,只吸收营养,不结果的枝条,叫做“徒长枝”。它会抢走结果枝的养分,使果

实减少。

【阅读26】《剪枝的学问》

看我一脸疑惑的样子,王大伯拿起一根剪下的枝条,笑了笑,对我说:“你别看这根枝

条长得粗壮,其实它只吸收营养,不结果实。这种枝条不剪掉,到了春天就会疯长起来,把许多养分夺走。”接着,王大伯抚摸着那些留下来的枝条,充满信心地说:“来年就靠它们结桃子啰!”我将信将疑:剪去这些枝条,来年真的能长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吗? ??

暑假里,我又一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啊!只见一棵棵桃树上挂满了桃子。桃子成熟了,一个个光鲜红润,仿佛胖娃娃的脸蛋。我又惊又喜,不禁想起王大伯去年剪枝时说的那番话,还有道理呢!

1、从王大伯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剪掉的是粗壮的枝条,剪掉它们是因为 它们只吸收营养,不结果实。他留下的是 能结果实的枝条。

2、反映“我”心理变化的词语是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 3、文中有一个打比方的句子,请用“ ”画出来。

你也来写一个这样的句子:秋天树叶飘落,仿佛一只只舞蝶在翩翩起舞。 4、学了课文,你的感受是:“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个有心人。

【人物特点、道理寓意】

1、人物特点:

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人物:

勇于挑战、敢于拼搏的刘翔,关心藏民的朱德总司令(红军),_神勇无比的李广、才思敏捷的王勃、谦逊自律的萧伯纳、 天真可爱_的娜塔莎、

_自豪的小骆驼,骄傲的小红马,严于律己的汤姆(汤姆爸爸)、 循循善诱的陶行知,热情好客的槐乡孩子,为民造福的大尖哥和水社姐。《花瓣飘香》中的小姑娘是一个敬爱父母、孝顺懂事_的人。

还了解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庐山云雾,雄伟壮丽的长城和运河。

2、道理、寓意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育我们任何时候都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规定__。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告诉我们看事物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其是否有用。 《狼和鹿》告诫人们要保持生态平衡,否则会引发大自然的灾难。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不能违反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弄糟。 《鹬蚌相争》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双方争斗,可能会两败俱伤,给别人获利。 《争论的故事》教育人们做事要抓住时机干起来,不要做无谓的争论而浪费时间。

8

《剪枝的学问》一文中剪枝的学问究竟是什么?剪掉无用有害的枝条,来年收获更多更大的果实,“减少”是为了“增加”。

《明日歌》告诫我们要珍惜眼前的时间,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

9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复习训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kcjq9mhqp9da6a52gje3fmdy9ul8q00gjo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