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止就不会是梦。
24.根据材料,概括“文化浪费”的种种表现。(4分) 25.为什么要对“文化浪费”进行“严控”?(5分) 26.结合材料,谈谈如何遏止文化浪费现象。(6分)
2013年江苏省南通市高考三模语文附加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6分)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
评分建议:每处1分。少于6处,见对给分;多于6处,见错扣分。 20.(2分)临江之麋、永某氏之鼠 评分建议:答对1处,得1分。 21.(2分)讽刺社会上那些仗势逞强、耍奸使坏、自招灾祸的人。 附:参考译文
我常常厌恶世上的有些人,不知道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而只是凭借外力来逞强,或者依仗势力和自己不同的人打交道,使出伎俩来激怒比他强的对象,趁机胡作非为,但最后却招致了灾祸。有位客人同我谈起麋、驴、鼠三种动物的结局,我觉得与那些人的情形差不多,于是就作了这篇《三戒》。
二、名著阅读题 (15分)
22.(5分)B、D(B项,不是“赵太爷”,而是“赵七爷”;D项,吹箫的不是“觉慧”而是“觉新”,且觉新吹箫是为梅表妹的不幸而难过。)
评分建议:选对一项2分,两项5分;多选不给分。 23. ⑴常四爷。(1分)旗人,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而坐了一年牢;出狱后,加入义和团;义和团失败后,卖菜为生;最后,捡来别人撒剩的纸钱祭奠自己。(3分)具有正直、倔强、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乐于助人等美德。(1分) ⑵《芙蓉女儿诔》(1分)。贾宝玉,晴雯(2分)。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为宝玉病补孔雀裘,冲撞抄检大观园的主子及其奴才(答对上述三个情节中的任意两个,2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24.(4分)①各类春晚扎堆、节会泛滥;②举办文化活动不计成本;③文化设施徒具其表而综合效益低下。
评分建议:每点1分,答对三点4分。 25.(5分)因为文化浪费①损耗大量资金和资源;②损害政府相关部门的形象;③阻碍地方文化建设;④影响公众文化素养提升;⑤不利于集结民智实干兴邦。 评分建议:每点1分。 26.(6分)①全社会在思想上都对文化浪费现象及其后果保持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警觉;②在行动上都对文化浪费行为口诛笔伐;③政府相关部门对各类文化浪费进行专门统计、研究并曝光;④对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兴建各类文化设施实行严格的审批、审计、听证制度;⑤对造成文化浪费的单位、个人实行责任追究甚至采取法律行动。
评分建议:答对四点,6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成理,亦可照常赋分
2013年江苏省苏锡常镇徐连六市一模语文附加题
一、 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又《诗》人综韵,率多清切。《楚 辞》 辞 楚 故 讹 韵 实 繁 及 张 华 论 韵 谓 士 衡 多
13
楚 《文 赋》 亦 称 知 楚 不 易 可 谓 衔 灵 均 之 声 余 失 黄 钟 之 正 响 也 。凡切韵之动,势若转圆,讹音之作,甚于枘方,免乎枘方,则无大过矣。 (选自刘勰《文心雕龙?声律》)
20.写出文段中提到的《文赋》的作者,以及“灵均”的姓名。(2分) 21. 刘勰认为在用韵时需遵循怎样的法则?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三国演义》中,周瑜死后,鲁肃向孙权推荐庞统,但孙权见庞统容貌丑陋弃而不用。庞统投奔刘备,刘备大喜,直接任命他为副军师。
B.《阿Q正传》中的举人老爷、赵太爷,《风波》里的赵七爷,他们识字、有财产、地位高,代表旧时代、旧文化,是鲁迅鞭挞的对象。
C.《天狗》一诗,以极度的夸张,突现了“天狗”气吞日月、雄视宇宙的形象,喷发出五四文学独具的澎湃激情,表现了破旧迎新的主题。
D.《哈姆雷特》中,雷欧提斯善良贤德,忠于友情,对于命运的虐待和恩宠,都能处之泰然,他是哈姆雷特的朋友,也是哈姆雷特命运的共同背负者。
E.《边城》中碾坊代表了一种实用功利的、以金钱地位为标准的婚恋观,渡船代表的是一种自由的、出于心灵相互吸引的爱情观。 23. 简答题(10分)
(1)《茶馆》中,王利发为了让茶馆生存下去,进行了哪些改良?(6分)
(2)《红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行酒令时抽花名签,请写出下列花名签上诗句对应的人物。(4分)
①风露清愁——莫怨东风当自嗟 ②武陵别景——桃红又是一年春 ③香梦沉酣——只恐夜深花睡去 ④艳冠群芳——任是无情也动人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无论如何,莫言获奖是好事。它鼓励了在“网络时代”文学将会式微的鼓噪声中对于认真的文学写作的坚守;它表达了对于莫言的熟悉本土人民生活、富有艺术感受与想象能力、井喷式的创作激情与坚持不懈的劳作精神的肯定;它表达了人们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关注。
一些人,先是赌咒发誓地否认任何国内作家获此奖的可能,后来又一再提醒奖了也只是奖个人,与你中国或中国文学无关,接着又痛批莫言与另一个华裔获奖者的文笔。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人之间,见仁见智,抑或互不买账,虽然正常,但莫言的实绩却不容埋没。
至于说莫言的作品是皇帝的新衣,则莫如说许多大权威包括此大奖“新衣”,有它的另一面,即破绽的一面。岂止是莫言被嘲“新衣”,在托尔斯泰眼中,莎士比亚剧作也是“新衣”。在陀斯妥耶夫斯基眼中,屠格涅夫与别林斯基都很烦人。
视某奖及其得主是神明,那是无知与幼稚;动辄虚无化本国的一切,则是幼稚加上了粗野与卑贱;得了奖就顶礼膜拜,那是暴发户的天真;国人得了奖就百般贬低,是偏见的搅和。这是一个文学话题,应该足够文学地实事求是地思考与讨论它,不能把它庸俗化、泡沫化、八卦化了。 (摘自《人民日报》,作者:王蒙)
14
24.一些人之所以对莫言获奖进行攻击,其原因主要有哪些?(5分) 25.请具体解释“皇帝的新衣”在文中的意思。(4分)
26.作者对莫言获奖持何种态度?请概括说明。(6分) 2013年江苏省苏锡常镇徐连六市一模语文附加题参考答案 19.《楚辞》辞楚/故讹韵实繁/及张华论韵/谓士衡多楚/《文赋》亦称知楚不易/可谓衔灵均之声余/失黄钟之正响也(断对一处给1分,超过6处,多断一处倒扣1分) 20.陆机(1分,或“陆士衡”),屈原(1分) 21.协调(或“切合”,意思对即可,2分) 参考译文:此外,《诗经》的作者运用音韵,大都清楚准确;《楚辞》用的是楚地的声音,所以错乱的声韵很多。到西晋张华论韵,曾说陆机作品中的楚音很多;他的楚音正如《文赋》中所说的“不能改变”。这就可说是屈原作品的余响,有失于雅正的声韵了。切合的声韵运用起来,势如圆形物体的转动;不协调的音韵运用起来,就比在圆孔中投方榫还困难。写作中能避免圆凿方榫,就不会出大的毛病了。
22.A D(A.并非直接拜为军师,而是先让他做耒阳县县宰;D.“雷欧提斯”应为“霍拉旭”。) 23.(1)①把茶馆的后半部分改成公寓出租给别人;②用小桌和藤椅代替了原来的茶座(或“铺上了桌布”、“用美国香烟公司广告画替代醉八仙大画”);③用唱戏招揽客人;④打算增添女招待(一点2分,答出三点即给满分)
(2)①林黛玉 ②袭人 ③史湘云 ④薛宝钗(各1分)
24.对国内作家获取诺贝尔文学奖持有囿见(或“偏见的搅和”)(1分);对中国和中国当代文学的缺乏关注(或“虚无化本国的一切”)(1分);文人相轻的传统观(1分);过于看重莫言作品中“破绽”一面(1分);对诺贝尔文学奖及其得主缺乏理性评判(或“文学地实事求是地思考与讨论它”)(1分)。(每点一分) 25.①比喻莫言的作品(1分);②莫言的作品因为获得诺贝尔奖才被大家认可(1分),其实也有破绽的一面(或“其实并无那么高的价值”,2分)。
26.作者肯定莫言深入生活和劳作精神(答出“坚守文学写作”亦可)(2分);作者认为莫言作品具有破绽,但瑕不掩瑜(2分);作者主张理性评价诺贝尔奖及其得主(2分)。
徐州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加试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给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6处,每处1分)
古人云,诗必穷而后工。盖穷则语多感慨,易于见长耳。若富贵中人,既不可忧贫叹贱,所谈者不过风云月露而已,诗安得佳?苟思所变计,惟有出游一法。即以所见风土人情或当疮痍兵燹之余或值旱涝灾祲之后无一不可寓之诗中借他人之穷愁以供我之咏叹则诗亦不必待穷而后工也。
(选自张潮《幽梦影》)
20.“诗必穷而后工”由宋代文学家 __________ 在《梅圣俞诗集序》中提出。他性喜奖掖后进,晚年自号 __________ 。(2分)
21.除了“穷而后工”,还有什么方法也能写出好作品? (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家》中,梅被母亲嫁与别人,不久青年孀居,郁郁而死;瑞珏被高家逼到城外生产,难产而死,她们的悲剧都是对封建礼教的有力控诉。
15
B.《三国演义》中,鲁肃“巧设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孙刘联军火烧曹军战船作准备。 C.《茶馆》中,掌柜王利发善于应酬经营,但茶馆最终还是被人霸占;茶馆的房主秦仲义一心实业救国,但其产业最终也被作为“逆产”充公。 D.《呐喊》中塑造了大量性格鲜明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如革命者形象:夏瑜、方玄绰;旧知识分子:孔乙己、陈士诚等。 E.《老人与海》中,老人遭到无可挽回的失败,但他却捍卫了人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23.简答题(10分)
(1)请概述《红楼梦》第六十一回“ 投鼠忌器宝玉瞒赃”的故事情节。(4分) (2)请简要分析《欧也妮?葛朗台》中夏尔?查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6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6题。
相比传统的社会监督模式,网上举报因为其速度快、影响大和低成本、低风险的优势,更容易形成舆论热点,其积极意义不可小觑。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网络的开放性使其形成一个人人可以参与的扁平化的舆论场,对权力运行可以进行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关注,促进官员谨慎用权,约束言行。
一些例子似乎说明,网络反腐可谓“弹无虚发”。无论是“表叔”、“房叔”还是“天价烟”局长等腐败案件的查处,都遵循“网络曝光——纪委介入——查实处理”这样的路径发展。不过,值得反思的是,这种模式因其偶发性甚至戏剧性的弱点,使得反腐效果难言乐观。
当然,网络举报的泛滥,也会使有关部门在查处腐败过程中,对于保证公众知情权和保护个人隐私权之间难以权衡。而面对公共利益,官员隐私权该受到何种程度的限制,更需要明确的法律界定。比如网帖所曝“拥有24套房产”的“房婶”,经纪委查实,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工程师,而其6套房产也都是合法所得。
网络举报是一把双刃剑。“误伤事件”提醒,监督和隐私各有边界。如脱缰之马的“网络监督”真假难辨,一旦践踏到普通公民的“隐私领地”或者危及集体权益,必将会使整个社会陷入不安,因此网络举报必须纳入法制化轨道。
争论网络反腐利弊的同时,更不能忽视这样的诘问:如果正常的投诉渠道畅通有效,网络举报何以如此盛行?而反观网络反腐显而易见的短板,更提醒我们当前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多么地必要和紧迫。 (选自2012年12月3日《人民日报》)
24.从材料看,网络举报有哪些特点?(4分)
25.结合文本,说说网络举报如何才能健康发展?(6分) 26.网络举报对我们当前的反腐工作有哪些启示?(5分)
2013年江苏省徐州淮安宿迁高考二模语文加试题参考答案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6分)即以所见风土人情/或当疮痍兵燹之余/或值旱涝灾祲之后/无一不可寓之诗中/借他人之穷愁/以供我之咏叹/则诗亦不必待穷而后工也(每处1分,多画不得分) 20.(2分)欧阳修;六一居士(各1分) 21.(2分)借他人之穷愁,以供我之咏叹。(意思对即可,仅答“出游”得1分)
参考译文:古人说:“诗人一定要在经历困窘之后才可以写出精妙的诗歌。”这是因为经历困窘之后的话语饱含无限感慨,容易表达内心真实动人的感受。像富贵中生长的人,既不能为贫穷担忧又不能为贫贱慨叹,所谈论的不过是风云月露罢了,诗又怎么可能写得好呢?如果想有所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