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灯盏小学陈文兰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 , 数学广角集合,教材第104-105页例1。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非常有趣的数学活动,也是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逻辑推理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很重要的能力。本单元主要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借助集合圈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集合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材试图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借助集合直观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练习纸、姓名卡片、呼啦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老师先给大家出一道脑筋急转弯:两位爸爸和两位儿子一同去看电影(每人都得买一张票),可是他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 生:学生猜测各种可能性。
师:大家的猜测都有自己的道理,但答案到底是什么呢?暂时老师还不想告诉你们,我想通过下面的活动,大家一定能自己找到答案的。 二、探究新知。 (一)了解信息。
师:同学们都喜欢体育运动,学校准备开展运动会。下面是三(1)班参加跳
1
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出示第104页表格)。
师:你们从表中得到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参加跳绳的有9人,参加踢毽的有8人。
参加体育训练的一共有几位同学? (二)做游戏。
师:由两位同学各拿一个呼啦圈,参加跳绳的站在左边的圈里,参加踢毽的站在右边的圈里。
学生活动,但在站的时候,两样都参加的怎么站呢?让学生自己解决。 (三)、引出集合图。
1、老师把刚才的两个圈移到黑板上,同学们根据刚才站的,把姓名卡片贴到相应的圈里。
2、老师用多媒体演示画圈。 3、理解各部分的意义:
师:观察集合图,说一说。哪部分表示参加跳绳的?哪部分表示参加踢毽的?哪部分表示只参加跳绳的??哪部分表示只参加踢毽的?哪部分表示即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的?
生:左边,表示只参加跳绳的;右边,表示只参加踢毽的;中间即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的。 (四)、掌握算法。
师:你能列式计算这两个小组的人数吗? 生:9+8-3=14(人)
6+5+3=14(人)
(五)归纳揭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研究的就是数学广角中的一个集合问题(师板书:数学广角集合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画一画这样的重叠圈,帮助理解。 三、巩固练习。
师:现在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只买了3张票了吗? 生:因为他们只有3个人。(爷爷、爸爸、儿子) 出示:第106页第一题,学生练习。
2
四、归纳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从中获得数学学习成功的体验,点燃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作用,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