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邓稼先》教学课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8 17:50: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为表彰“两弹一星”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邓稼先也位列其中。现在,布置一个课后作业,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找荣获金质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名单及其他们的故事,我们将组织一次故事比赛进行交流。给大家一个网址便于查找:www.acto minfo. com. cn

结束语:今天我们走进了邓稼先,领略了他的内心世界,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所感悟。 【教学反思】

《邓稼先》一课中主人公邓稼先是老一辈科学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他身上辐射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一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文章。为此,我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采用了发现阅读法和问题学习法来达到教学目的。

所谓发现阅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老师的提问,发现课文中自己认为很精确贴切的要点,然后用自己的话按照一定的表达句式把它表达出来的一种阅读方法。

问题学习法的出发点恰恰是本文作者杨振宁教授谈中美教育的比较:中国学生有囿于书本,缺乏独立思考和提问的缺点。实施问题学习法一般的步骤有:

⑴ 酝酿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就某些内容产生疑问,经过一定时间的准备,可提出问题。

⑵ 发现问题。从发现问题的过程看,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现问题的过程不仅包含学生的知识素养,也依据于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

⑶ 明确问题。学生明确“问题”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尝试,不断探索的过程。

这样教学形式,恰恰体现了在课堂中教师应做到“处处有我,处处无我。” 本课给我最深的体会是:

自主学习,不待老师教;主动学习,不待老师管。

5

无论素质教育,还是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这两点便是问题核心之所在,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之所在。有了这两点,学生将受用一辈子。 【教学评析】

这是一堂用先进理念设计,体现教师教学风格的有深度的课。

从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看,有接受学习和创新学习两种。这两种学习方式虽然不是对立的,但侧重点不同。根据本课特点,李婵老师选择了让学生通过创新学习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学习方式。

于是,在爱因斯坦的名言:“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和上海七宝中学特级教师毛荣富关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论述:“研究性学习要深入到课堂里面去,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对学生施以鼓励。要让学生动起来,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协调者??”的启发下,李婵老师采用“问题学习法”,让学生阅读课文后,根据自己的理解,通用自己已有知识,研究课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不断寻找所需信息,互相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对于个别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通过启发、引导,帮助学生找到答案。

学生通过尝试、探索之后,明确了“问题”,不仅在思路、思维上得到了梳理,思想感情上得到了锤炼,而且在教师清晰、准确、简洁、优美的语言示范下,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语文教学要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要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教师必须运用现代思维方式来把握教学,尤其要强化素质、能力、智力、感情四方面意识。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李婵老师做了一次有意义,令人欣喜的尝试,我相信,只要不断学习,不断研究,李教师的创新教法会更多、更成熟

6

搜索更多关于: 《邓稼先》教学课例 的文档
《邓稼先》教学课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kvh251agd8uhsm07ruv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