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答案】静止 100
【解析】
解:
当加油机在空中给战斗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与加油机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战斗机是静止的;
0.2h=100km。 根据v=可得,加油机通过的路程为:s=vt=500km/h×故答案为:静止;100。
(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2)已知速度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通过的路程。
此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15.【答案】空气 信息
【解析】
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警笛声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中;行人或其他车辆听到警笛声会及时让道,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空气;信息。
要明确声音是由声源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以及信息的传递,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还考查我们对于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分析能力。 16.【答案】虚
【解析】
解:(1)因为鱼儿是在水中的实际物体,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折射进入了人的眼睛,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2)水中的山是山在水中形成的像,即平面镜成像,故看到水中的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虚。
第13页,共19页
(1)平面镜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2)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反射与折射都能形成虚像,主要区别是反射形成的虚像关于反射面对称,平面镜成像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17.【答案】3×108
【解析】
解:
108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故答案为:3×
108m/s。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
本题考查了真空中的光速,属于识记内容是一道基础题。 18.【答案】不变
【解析】
解:当小芳远离平面镜时,她的大小不变,根据物像大小相等可知,她的像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也是光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要求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19.【答案】10
【解析】
解: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所以,由他到平面镜的距离为5m可得,镜中所成的像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5m,
则镜中所成的像与他相距5m×2=10m。 故答案为:10。
第14页,共19页
根据平面镜成像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的距离相等分析解答。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也是光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要求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20.【答案】5 甲
【解析】
解:
由图可知,当甲运动5s时,甲通过的路程为5m;
由图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由v=可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故答案为:5;甲。
由图可知,当甲运动5s时,甲通过的路程;可以根据时间相同比较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和对s-t图象的认识,属于基础考题。 21.【答案】2.58
【解析】
解:由图知: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物体左端与6.00cm对齐,右端与8.6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8.58cm-6.00cm=2.58cm。 故答案为:2.57。
刻度尺的分度值(或叫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初中物理实验中涉及的测量虽然很多,但没有特殊要求,只有长度的测量有估读值。
第15页,共19页
22.【答案】解:如图所示:
【解析】
在作图时,应注意两点:
①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小于折射角;
②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同一介质中,与折射光线在不同介质中。 此题考查的是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应注意两者的区别:
①光的反射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在同一种介质中; ②光的折射中,入射角与反射角不相等(一般规律为密度大的,角度较小),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在不同介质中。
23.【答案】解:v=10.8km/h=3m/s,t=10min=600s,
由v=??可得,小明家距离学校的距离: s=vt=3m/s×600s=1800m; 步行的时间t′=20min=1200s, 则小明的步行速度: v′=??′=
??
1800??1200????
=1.5m/s。
答:小明家距离学校1800m;小明的步行速度是1.5m/s。 【解析】
已知骑自行车上学的时间和速度,利用速度公式计算路程;已知路程和步行上学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速度。
此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难度不大,但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单位换算。
24.【答案】解:
(1)声音从发出到高山的时间: t=2×4s=2s,
由v=??得汽车距高山的距离: s=v声t=340m/s×2s=680m;
第16页,共19页
??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