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团队面前的一个难题。当一部部盲目猎奇、不惜篡改历史来刺激大众感官的电视剧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其给人物所打上的烙印,要远比真实的史书影响来得大,这种“毁人不倦”的创作态度也反映出当今某些编剧历史精神和文化品格的缺失。
高明的历史剧创作,不应单纯迎合观众,成为金钱的附庸,而应坚守艺术追求和品位。比如,风靡一时的电视剧《雍正王朝》里,编剧刘和平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将康熙的八子、十四子有意比真实历史“多活”了十年,但并不影响该剧的严肃格调。当年的《雍正王朝》完成剧本创作后,面对不少专家针对该剧一些内容与历史不符的质疑,清史专家、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王锺翰说了一句分量很重的话:“人家是艺术创作,不是历史考证。”
给历史剧一定的宽容度,自然是对创作的尊重。不过,“张飞打岳飞”“汉武帝爱上霍去病”这样魔幻的情节就超出了改编历史题材的底线,沦为不负责任的胡编戏说。越是历史题材,越是要避免简单粗暴的网络“爽文”式改编,这也是今人对历史传统应有的尊重和敬畏。其实,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复杂性,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只要把握其精神内核,并体现出当代人的价值判断、历史思维和审美追求,完全能拍出很好看、很有戏剧性的历史剧来。
(有删改)
27. 历史剧篡改历史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作者例举“张飞打岳飞”“汉武帝爱上霍去病”,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请根据材料,阐述在历史题材剧的创作和拍摄过程中如何坚守底线。(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南通)
语文参考答案
1. C 2. C 3. B 4. D 5. B 6. D(供词是伪造的)
7. (1) 试卷上写着诸生的姓名,(陈选)不加以密封,说:“我如果不相信自己,又凭什么被别人相信呢?”[“不为”前的主语、“弥封”、宾语前置(“不自信”)、被动句(“信于人”),各1分;语句通顺,1分]
(2) 市舶阉韦眷非常蛮横,番禺知县高瑶检举韦眷大肆贪污受贿,都御史宋旻不敢查办。陈选发移文勉励(或:夸赞)高瑶,韦眷(因此)痛恨陈选。(“发”“诘”“奖”“憾”,各1分;语句通顺,1分)
8. ①刚直耿介;②恪遵礼数;③重视德行;④恪尽职守。(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9. ①漂泊之苦;②疾病之痛;③战乱之重;④思乡之愁。(一点1分,答对四点得5分;意思对即可)
10. 以“荆江”照应诗题“江行”(2分);寓情于景(1分),通过描写春日夜雨之后江水上涨、树木茂盛的景象(1分),点明作者的行踪(1分),侧面烘托出作者渐近故乡的喜悦之情(1分)。
11. (1) 其翼若垂天之云 (2) 日月忽其不淹兮 (3) 长夜沾湿何由彻 (4) 云归而岩穴暝 (5) 挟飞仙以遨游 (6) 寻常巷陌 (7) 以德报德 (8) 世事洞明皆学问
12. B(没有表现“欧里和楚珐的真挚爱情”)
13. ①在其他树叶几乎掉光时,楚珐为能和欧里经受住风雨,感到庆幸;②在暴风雨之夜,楚珐觉得生命将结束,感到痛苦和忧虑;③在欧里坠落后,楚珐因为失去了爱人,感到绝望;④在漫长的寒夜,楚珐面对大树的无情,感到愤怒;⑤在重遇欧里后,楚珐理解了生的意义,感到幸福。(一点1分,答对五点得6分;答对心理的变化过程,不作分析,得3分)
14. ①表明两片叶子摆脱了外在羁绊,他们的爱情获得自由;②隐喻他们经历了生死考验,生命走向永恒;③启示人们经过困难磨砺,人生可得真正幸福。(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15. D(描写汉武帝征服匈奴的历史更适合使用徵调式音乐) 16. A(文章没有具体论证两者的关系)
17. ①有利于认清不同类型的民族音乐形态;②有利于把握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诸多情况;③有利于保持音乐的民族属性和地方属性并创作出好的音乐作品。(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18. B(“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全方位、高质量通信”错) 19. C(中国无“太空丝绸之路”计划;“共同完成”错)
20. ①探月工程各阶段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科学技术支持;②国家战略层面的政策支持,提供了物质保障;③遍布全球的地面站,提供了设施保障;④广泛的国际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合作环境。(一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
21. 略
22. 为国家者/立纲陈纪/斟酌古今/将期与治同道而不泥其迹/则是书实考镜所必资/岂以供博览而已哉!
23. 尚书 儒(一点1分,顺序颠倒则不得分)
24. 叙述简要;材料真实;分门别类;主次分明,条理清楚。(一点1分,答对三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
25. AD(A. 不是董卓,而是曹操;D. 是雷欧提斯告诉哈姆莱特中毒的原委)
26. (1) 林黛玉。一是林黛玉喜欢颦眉;二是突出林黛玉的美;三是表现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一点1分)
(2) ①暗示狂人反抗的失败和个人反抗力量的弱小;②揭露封建势力的强大、顽固;③表现作者对民族生存的忧患意识和对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或“激起读者变革社会的愿望”)。(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27. ①猎奇,盲目迎合观众;②一味追求经济利益;③缺少历史责任感(不能尊重、敬畏历史);④文化品格缺失。(一点1分,答对四点得5分;意思对即可)
28. 说明有些历史剧创作违背历史事实和道德规范(1分),超出了改编历史题材的底线(1分),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论证的说服力(2分)。
29. ①要忠于史实,尊重和敬畏历史传统;②要坚守艺术追求和文化品位;③要有价值判断和审美追求。(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