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备课教案(XX年修订版) 一、四则混合运算 二、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 三、确定位置 四、三角形
五、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八、统计 九、总复习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备课教案(XX年修订版)
一、四则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2页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小括号在四则混
合运算中的作用,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
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没有
括号和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掌握这个运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计算下面各题
85-26+7318÷9×8200-17×724×5+12
说一说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混合运算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
计算下面各题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185-(51+49)35×(107-79)819÷(108-99) 说一说有小括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再次形成新的板书: 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既有乘除法
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只有乘除法
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在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
教学例1
出示教科书例1的情景图,将图中的对话框改为“我们一共要做200个灯笼”,“每天做20个,照这样计算,做了7天,还剩多少个”。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后,问学生:怎样求还剩多少个,能用原来学习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指导学生这样想,要求还剩多少个,应该用200个减去做了的个
3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数;要求做了的个数,应该用20×7;算式列成200-20×7。 教师:200-20×7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算式的运算顺序与解决问题的顺序相同。 同学们能计算出来吗?
学生解答后,重点就运算顺序再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先算乘,再算减。
教师:同学们对前面的知识掌握得不错。 下面我们看这个问题要发生什么变化? 把小女孩的对话框改成教科书上的对话框。
让学生观察后发现,“每天做20个”变成“4天做了80个”。 教师:题目这样变化以后,又该怎样解答呢?
指导学生分析出右图的解答过程,在此基础上列出混合运算算式。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200-80÷4×7。
教师:从做灯笼这幅图的要求来看,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呢?
教师:就是说图中要求我们先算除,再算乘,最后算减。 教师边讲边板书:200-80③÷①4×7②
教师:按照我们前面学习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要求,这道算式又该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