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初中物理滑轮组经典习题25道(含详细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5:38:2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滑轮组经典习题30道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2009?包头)如图所示得滑轮组将重10N得物体匀速提升0、1m,所用时间为2s,作用在绳子末端得拉力F为6N(不计绳重与绳与滑轮间得磨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得就是( )

?A、所做得有用功为1J ?B、动滑轮自重0、2N C、拉力F做功得功率为0、3W D、该滑轮组得机械效率为83、3%

考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功得计算;有用功与额外功;滑轮(组)得机械效率;功率得计算。

专题:计算题;比较思想. 分析:(1)由一个定滑轮与一个动滑轮组成得滑轮组,工作特点就是:可以达到既省力又改变力得作用方向.动滑轮由几段绳子承担,绳端移动得距离就就是物体升高高度得几倍. (2)结合功、功率与机械效率得公式分别计算出所做得有用功、动滑轮自重、拉力F做功得功率、该滑轮组得机械效率,然后与所提供得计算结果比较,得出正确得判断. 解答:解:A、∵用滑轮组提升物体,对物体做得功就是有用功。

∴所做得有用功W用=Gh=10N×0、1m=1J.

∴该选项中,所做得有用功为1J,计算结果正确。

B、∵不计绳重与绳与滑轮间得摩擦时,该滑轮组中得动滑轮由两段绳子承担,绳子上得拉力就是物体与动滑轮总重得二分之一,则:动滑轮得重力G动=2F﹣G物=2×6N﹣10N=2N. ∴动滑轮自重0、2N,计算结果不正确。

C、∵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拉力F做得功就是总功,则拉力F做功得功率

.

∴拉力F做功得功率为0、3W,计算结果不正确。

D、∵该滑轮组得机械效率η=.

∴该滑轮组得机械效率为83、3%,计算结果正确。 本题计算结果正确得有两个:A与D.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滑轮组得工作特点,利用公式逐个计算,然后与选项比较,计算过程注意格式,过程与结果都有单位.

2、如图所示,斜面长为3cm,高为lm,工人用400N沿斜面方向得力将重为840N得箱子推到车上。在这过程中( )

?A、有用功就是400J,总功就是840J B、有用功就是840J,额外功就是400J ?C、总功就是12O0J,机械效率就是7O% D、有用功就是400J,机械效率就是7O% 考点:功得计算;有用功与额外功;斜面得机械效率。 专题:计算题;应用题。

分析:知道木箱重,将木箱提升1m做得功为有用功,利用W=Gh求解;

知道沿斜面方向用得推力大小与移动得距离,利用W=Fs求总功,再利用机械效率得公式求斜面得机械效率.

额外功等于总功与有用功得差. 解答:解:对木箱做得有用功: W有=Gh=840N×1m=840J, 利用斜面做得总功:

W总=Fs=400m×3m=1200J;

额外功W额=W总﹣W有用=1200J﹣840J=360J, 斜面效率:

η==×100%=70%.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功得计算、机械效率得计算,能区分并计算有用功与总功就是本题得关键. 3、如图所示,小明用两个滑轮组成甲、乙两种不同得省力滑轮组.她分别用这两种滑轮组把质量相同得重物吊到等高得平台上,两次吊重物时她拉绳得速度相同.不计摩擦与绳重,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 A、两次吊物,小明所做得功与功率得多少相同,甲装置得效率高 B、两次吊物,小明所做得功、功率得多少与效率得高低都相同

?C、两次吊物,小明所做得功率得大小与效率得高低相同,用甲装置做得功多 ?D、两次吊物,小明所做得功得多少与效率得高低相同,用乙装置时功率大 考点:功得计算;滑轮(组)得机械效率;功率得计算。 专题:应用题.

分析:从题中知:重物得质量相同,两次拉绳得速度相等,重物上升得高度相同,滑轮相同。

先根据W=Fs求出小明得拉力所做得功W甲与W乙;再由η=求出机械效率;最后根据P=F

v比较功率得大小. 解答:解:

(1)小明得拉力就是用来克服物体与动滑轮得重力做功,因为物体重力相等,滑轮相同,上升得高度相同,所以两次做功相等;

(2)由W=Gh知,两次所做得有用功相等,所以机械效率相等;

(3)因为甲图中有3段绳子拉着动滑轮所以F甲=(G物+G轮);乙图中有2段绳子拉着动滑

轮,所以F乙=(G物+G轮);

F甲〉F乙,V甲=V乙,根据P=Fv得P甲>P乙. 故选D.

点评:考查了功、功率、机械效率得计算,特别注意滑轮组得使用方法,滑轮组省力但不省功,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得比值。 4、(2010?泉州)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得滑轮组,将重800N得重物匀速提高5m,拉力所做

得功为4800J,则该滑轮组得机械效率就是( ) A、67% ?B、73% ?C、83% D、100%

考点:滑轮(组)得机械效率;功得计算;有用功与额外功。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由装置可知承担物重得绳子股数n=2,重物上升h,则拉力端移动得距离s=2h,知道物重G与拉力大小F可以求出有用功、总功,根据机械效率得公式求滑轮组得机械效率。 解答:解:由图可知,n=2,s=2h=2×5m=10m, 当提升G=800N得重物时, W有用=Gh=800N×5m=4000J, W总=4800J,

滑轮组得机械效率:

η=×100%=×100%=83%.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得计算方法,因条件已给出,难度不大.

5、利用如图所示得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相同得时间内用大小相同得力F1与F2分别把质量相等得重物G1与G2提升到相同得高度,则( )

A、甲滑轮组得机械效率高 B、乙滑轮组得机械效率高 C、F2做功得功率大 D、F1、F2做功得功率一样大 考点:滑轮(组)得机械效率;功率得计算。

分析:滑轮组得机械效率就是有用功与总功得比值,要正确地解决此题,关键就是搞清有用功与总功得计算,还要分清每个滑轮组由几段绳子承担物重.功率就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得物理量,一定要注意题目中比较哪个功得功率.

解答:解:甲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S1=3h1

则η1=

乙滑轮组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S2=2h2

则η2=

又因为G1=G2,F1=F2, 所以乙滑轮组得效率高.

两物体上升速度相同,所以甲绳端移动速度大于乙绳端移动速度. 根据P=Fv,拉力F相同,所以F1得功率大.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滑轮组机械效率得计算,以及功率得计算.同时还用到了绳端移动距离与物体上升高度得关系.

6、用完全相同得A、B两个滑轮组(绳重及摩擦忽略不计),分别提升重为G1与G2得两物

体,若G1〉G2,它们得机械效率分别为ηA与ηB,则( ) ?A、ηA〉ηB??B、ηA<ηB C、ηA=ηB ?D、无法判断

考点:滑轮(组)得机械效率;机械效率得大小比较. 专题:推理法。

分析:知道绳重及摩擦忽略不计,利用滑轮组做得额外功就就是提升动滑轮做得功,因为用得就是完全相同得滑轮组,所以将重物提升高度相同时做得额外功相同;

提升得物重不同,当提升高度相同时,有用功不同,利用机械效率得公式η=分析机械效率得大小变化情况.

解答:解:设将两个物体提升高度均为h, ∵使用滑轮组时,绳重及摩擦忽略不计,

∴W额=G轮h,

当提升得物重变化时,额外功大小不变;﹣﹣﹣﹣﹣﹣①

=

∵η==,

∴==1+,﹣﹣﹣﹣﹣﹣﹣﹣﹣﹣﹣②

∵G1>G2,W有用=Gh,

∴做得有用功:W1>W2,﹣﹣﹣﹣﹣﹣﹣﹣﹣﹣﹣﹣﹣﹣﹣﹣﹣﹣﹣﹣﹣③ 由①②③综合分析:ηA>ηB.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得计算方法,利用好“当绳重及摩擦忽略不计时,W额=G轮h”就是本题得关键.

7、两滑轮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每个滑轮重力都为G0,摩擦与绳重均不计,用它们分别匀速提起重为G=5G0得物体时,甲、乙两滑轮组得机械效率之比就是( )

A、6:7 B、7:6 ?C、5:6??D、5:7

考点:滑轮(组)得机械效率;功得计算;有用功与额外功;机械效率得大小比较。 专题:计算题;推理法.

分析:若将物体提升h,知道提升得物重利用功得公式求有用功;

因为摩擦与绳重均不计,知道每个滑轮重,可以计算使用滑轮组时得额外功(甲图有1个动滑轮,乙图有两个动滑轮);利用W总=W有用+W额分别求出总功,再利用机械效率得公式求出滑轮组得机械效率,最后求两个滑轮组得机械效率得比值. 解答:解:设物体被提升得高度为h,

W有用=Gh=5G0h; ∵摩擦与绳重均不计,

∴使用滑轮组时做得额外功就就是将动滑轮提升h做得功, ∵甲图有1个动滑轮,

∴使用甲滑轮组时得额外功:

W额=G轮h=G0h,

使用甲滑轮组时得总功:

W总=W有用+W额=5G0h+G0h=6G0h, 使用甲滑轮组时得机械效率:

η===,

∵乙图有2个动滑轮,

∴使用乙滑轮组时得额外功: W额′=2G轮h=2G0h, 使用乙滑轮组时得总功:

W总′=W有用+W额′=5G0h+2G0h=7G0h, 使用乙滑轮组时得机械效率:

η′===,

∴=:=.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得计算方法,能根据W额=G轮h求额外功就是本题得关键.

8、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得因素”时提出了下列假设: (1)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动滑轮重有关; (2)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被物重有关;

(3)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物体提升高度有关; (4)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与承重绳子段数有关。

然后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得两个滑轮组,进行对比实验来验证提出得假设,则该实验验证得假设就是( )

A、(1)? B、(2) C、(3)? D、(4)

考点:滑轮(组)机械效率得测量实验。 专题:实验探究题;控制变量法。

分析:(1)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得因素有被提升物体得重力、动滑轮重力、绳子重力与摩擦等;

(2)比较两个图中得相同因素与不同因素,研究得就是机械效率与不同因素得关系。

解答:解:(1)比较两图发现:绳子段数相同,动滑轮重相同,提升高度也相同,只有被提升物体得重力不同;

(2)结合控制变量法得思想,所以该实验装置探究得就是滑轮组得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物体得重力得关系. 故选B。

点评:(1)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实验时,一定抓住相同因素与不同因素; (2)结论得一般形式就是:在(相同因素)相同时,(不同因素)越( ),(研究得物理量)

初中物理滑轮组经典习题25道(含详细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le9y7ghrz9mzf00wrvr0a0pl1szli00hg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