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教案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15:16:5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古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词意思,记住诗句中的注释。 3.学会课文中的生字。

4.理解每一首诗的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诗的每一句意思,学会自己翻译。 2.深刻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提前了解每一首诗作者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

《寒食》的作者是韩翃(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天宝十三载(754年)进士及第。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大历(766—779)后期,先后入汴宋、宣武节度使幕府为从事。建中(780—783)初,德宗赏识其“春城无处不飞花”一诗,任驾部郎中,知制诰,官终中书舍人。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送行赠别之作,善写离人旅途景色,发调警拔,节奏琅然,但乏情思,亦无深致。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明人有《韩君平集》。《全唐诗》仅存诗三卷。

《迢迢牵牛星》的作者不详,选自《古诗十九首》,写作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十五夜望月》的作者是王建,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出身寒微。大历(唐代宗年号,公元766—779年)进士。晚年为陕州司马,又从军塞上。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其以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为题材的诗篇,对当时社会现实有所反映。所作《宫词》一百首颇有名。有《王司马集》。《指课件》

1

二、了解每一首诗的创作背景。

《寒食》:寒食是中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这仪式用意有二:一是标志着寒食节已结束,可以用火了;二是借此给臣子官吏们提个醒,让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禄的介子推学习,勤政为民。

《迢迢牵牛星》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在中国,关于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诗经·小雅·大东》已经写到了牵牛和织女,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俶真》开始说织女是神女。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赋》和《九咏》里,牵牛和织女已成为夫妇了。曹植《九咏》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这是当时最明确的记载。可见中汉末三国时期牵牛和织女的故事大概已经定型。《迢迢牵牛星》即依牵牛和织女的故事情节创作而成。

《十五夜望月》此诗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诗题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可见是寄友人杜元颖的。原诗诗题下注云:“时会琴客”,说明佳节良友相聚,并非独吟。《指课件》 三、学习每一首诗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师:同学们,这首诗怎么断句呢?

2.(找同学念)同学们,要学会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诗。

3.(老师做示范)正确的念法应该是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4.接下来,同学们,我们来学习一下诗中的注释。 5.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御柳:皇城里的柳树。

汉宫:这里用汉代皇宫,来借指唐代皇宫。

2

传蜡烛:指宫中传赐新火。 五侯: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6.这首诗整体的翻译,同学们有人勇敢的站起来翻译吗?

7.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找同学念) 8.欣赏这首诗,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在写?后两句呢?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9.(板书)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实。这一首《寒食》表达了作者对特权阶层(官宦)的讽刺之情。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牵牛和织女的情感故事下创作的,我们来学习一下这首诗的注释。 2.迢迢:遥远的样子。 皎皎:洁白明亮的样子。 河汉女:指织女星。河汉,银河 擢:伸出。 素:白皙

札札:织机发出的响声。 机杼:织机,杼,梭子。 章:花纹。 涕:眼泪 零:落下。 去:离。 几许:多少。

3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教案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lff49ng1n4n7xz5eecp3x5if1klf700av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