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的计划护理
【摘要】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的计划护理。方法 总结分析38例患者的护理计划经验。结果 经治疗及临床护理,本组患者临床治愈,治愈34例、好转2例、放弃1例、死亡1例。治愈率89.47%。结论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和中青年急危重症,以发病急,病情重,发展快,病死率高为特点,护士要做好患者的病情观察和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降低病死率,通过对病毒性脑炎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计划,患者在住院期间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均未发生并发症,表明有效的护理计划,措施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 病毒性脑膜炎:计划护理 1 临床资料
选取了2006年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38例,所有患儿均符合重症病毒性脑炎诊断标准[2]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2~24岁,住院天数7~35 d。本病常伴有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及精神障碍,其中高热32例,头痛30例,呕吐25例,抽搐10例,昏迷10例,瘫痪3例,脑疝2例,我们针对主要的护理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经治疗及临床护理患者临床治愈34例,好转2例,放弃1例,死亡1例。
2 主要护理问题
2.1 意识障碍 由于脑组织炎性病变引起,患者伴有意识障碍,呈朦胧状态。 2.2 呼吸衰竭的护理 如出现呼吸、心率增快、面色发灰、烦躁不安、紫绀等。
2.3 体温异常 由于颅内感染引起表现体温持续升高,可达39℃~40℃,体温升高可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
2.4 头痛 与颅内压增高与水肿有关。
2.5 生活不能自理 由于意识障碍、高热、谵妄或兴奋躁动引起,生活自理能力丧失,不能入厕,不主动进食,卧床的患者有发生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
2.6 机体摄入量低于机体的需要量,因为高热、分解代谢增加等。
2.7 心理护理 病情较重、病程长、少数患儿可存在瘫痪、失语、吞咽困难等症状。
3 护理对策
3.1 对意识障碍的护理 首先做好基础护理,预防病发症、保持口腔清洁、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床铺干燥清洁、预防肺炎的发生。
3.2 呼吸衰竭的护理 对呼吸衰竭应及时减轻脑水肿,按医嘱准确给药,吸痰,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警惕呼吸衰竭的发生,若行气管切开术,应严格按气管切开术的护理常规[3]。
3.3 高颅压的观察与护理 在发现颅内压增高明显或出现脑疝前驱症状时[4]首先脱水降低颅内压,用20%的甘露醇易引起静脉炎,外漏对皮肤有损伤,故应用20%的甘露醇时应将20%的甘露醇加热至40℃,检查液体有无结晶、混浊、变质、待液体温度降至36℃~37℃时用8号头皮针一次穿刺成功,一般250 ml应在20~30 min滴完。如有严重颅内压增高,尤其是脑疝时,患儿表现昏迷、瞳孔缩小、中枢性呼吸衰竭,可开辟两条静脉通道以备紧急抢救和抗感染同时进行,治疗期间使患儿维持在轻度脱水状态。(眼窝稍微凹线、口略干、皮肤弹性尚佳)至症状及体征消失为止,但要注意边脱水、边补充、勿过度脱水[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