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政治5年高考真题精选与最新模拟专题1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4:40:0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备战2013】高考政治 5年高考真题精选与最新模拟 专题11 中华文化

与民族精神

【2012高考真题精选】

(2012·安徽卷)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回答7~8题。 7.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12·课标全国卷)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2·天津卷)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知识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表现为独特性、

1

区域性、民族性。材料中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即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故选答案C。

(2012·江苏卷)《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它,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 )

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 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 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

(2012·福建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当前,弘扬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义利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材料三 雷锋,以其短暂的一生谱写了一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壮丽诗篇。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对于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4)根据材料三,从文化生活角度,请你以“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文明”为主题向社会发出倡议。(要求:①写出倡议书内容的提纲;②不得显示个人身份的任何信息。)

(2012·天津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推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雷锋精神,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具有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气质,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雷锋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始终与时代发展相对接。2007年,来自全国各地的27位大学生,在选

2

择未来时不只作功利想,不仅为稻粱谋,毕业后奔赴海南省鹦歌岭自然保护区。经过5年艰苦奋斗,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重建了自然保护区工作站,提升了生态保护水平,改变了一方水土。鹦歌岭的大学生因甘于奉献而快乐,因学以致用而充实,因遵从理想而诗意。他们用青春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用美好情怀和理想气息感染着越来越多的当代青年。

(1)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民族和社会的价值是永恒的。

【2011高考真题精选】

1.(2011?广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③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011?福建)“双百人物”(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用自己的言,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

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 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指引方向 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

【解析】A 。“双百”人物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说明民族精神薪火相传,越烧越旺,选项A合乎题干要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B、D项说法错误。在当代中国指引方向的是马

3

克思主义,C项排除。

3.(2011?江苏)历史上。东北流行二人转,南方流行越剧,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南京的白局,扬州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各地区文化

①相互交流,相互吸收 ② 求同存异,时尚流行 ③市场调节,繁荣兴盛 ④各具特色,渐趋融合

A. ① 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4.(2011?天津 )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

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 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

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解析:C。本题考查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A说法绝对,不选;传统与现代毕竟还有一定的距离和差距;B说法错误,具体内涵不能说亘古不变;C说法正确,体现了传统道德对我们的今天价值选择的影响;D说法不合题意。本题答案选C。

6.(2011?福建)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

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

4

高考政治5年高考真题精选与最新模拟专题1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lhkx2o49197tl37kuug5o77k30e1i00qr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