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16:39: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市场的逐步发展而兴起的,众多学者采用实证或规范的研究方法对盈余管理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1.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的概念及评价

我国会计学术界对盈余管理最早解释为旨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企业对外报告过程的管理。关于盈余管理的定义,综观近9年来我国学者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从管理层对盈余管理的目的或动机出发,将盈余管理看作是管理层为了给企业或自己谋取私利而实施的一种误导行为,该观点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获取某种利益,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那些基于会计数据的契约的结果,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项以改变财务报告时做出判断和会计选择的过程,它更多的表现为一种主动行为(魏明海,2000;邓凤姣、邓凤兰,2003;吴江涛,2003)。二是从管理层是否用个人的判断和观点介入财务报表的编制出发,将盈余管理看成是管理层有限度或无约束地使用个人的一些判断和观点对会计数据进行策略性的调整,该观点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存在的大量未来事项情况下必须做出判断,管理层运用判断的目的在于向利益相关者提供更有用的决策信息(陈宇学,2001;陈韶君,2003)。三是从是否遵守会计准则出发,将盈余管理定义为企业管理人员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选择适合的会计政策,为了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和(或)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做出的会计选择(陆建桥,2000;顾兆峰,2000;陈建歧,2001;周长青、章永奎,2001)。以上三种定义分别代表了盈余管理的目的、方式和方法的合法性,当然学术界对盈余管理还有一些其它定义,但以上述三种定义最具代表性。

2.我国盈余管理的动机

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中,迎合政府监管的动是最为主要的。致平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将盈余管理的动机分为中介动机和终极动机。中介动机包括筹资动机、避税动机和债务契约动机。盈余管理的终极动机是私人利益,即会计数据契约的报酬最大化动机。惠小兵和陈方正1999年结合有关调查结果,总结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八个动机,具体包括:报酬契约动机、IPO、配股动机、保牌动机、银行借款动机、高级管理人员的变动、市场动机和税收动机,比

较全面地描述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缺点是没有对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分类和层次上的划分。宋建峰(1998)提出了盈余管理的三个动机假设:公司管理当局自身效用最大化假设,违规假设和社会成本假设。蒋义宏(1998)提出了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动机是:在发行市盈率受到限制时为提高发行价格而进行财务包装;为获得配股资格而进行财务包装;为避免连续三年亏损公司股票被摘牌而进行财务包装。陆建桥(1999)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了研究,认为亏损上市公司在出现亏损年份及其前后年份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刘峰2001)对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违法造假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有的制度安排本身排斥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生等(2007)研究了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程度,指出非上市公司尽管不存在资本市场的压力,但仍然存在避免亏损的动机,上市公司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的幅度和频率均大于非上市公司。

3. 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

关于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张翠波认为,资本市场对收益数字和收益质量做出不同的反应。 市场反应与报表收益数字具有正相关性, 但市场对于收益质量的反应导致投资者做出逆向反应。 关于盈余管理对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影响,孙铮和王跃堂通过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研究指标, 对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分布进行统计检验,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突出表现为配股现象、 微利现象和重亏现象。 “配股”现象导致的结果是市场中新的资源被无效分配, 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出现错位, 损害了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那些盈余增长缓慢、资产负债率高以及亏损的公司更多地利用高报错误来进行盈余管理。

(三)盈余管理的方法

早年对盈余管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盈余管理大多通过应计利润项目以及非经常损益项目的操控达到目的,具体而言,这些方法有巧用会计政策,资产减值,债务重组,资产重组,接受政府补助。而近些年来,由于相关监管的严格以及新的会计准则的颁布后对传统盈余管理方式有了一定的限制,又出现了以操控经营,筹资,投资,生产等实际交易活动来进行盈余管理的方法,我们称之为

真实盈余管理。由于应计盈余管理受企业自身会计弹性以及相关监管的力度较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倾向于采用成本更大但风险较小的真实盈余管理美化财报。一般而言,真实盈余管理的方法有:销售操纵,费用操纵,生产操控,销售自产和回购股票五种手段。

(四)新企业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在一定范围上缩小的企业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可选择项目,一定程度的限制了企业对利润的操控和粉饰范围,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一定的帮助。孙成凤在 《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文章中,阐述了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盈余管理手段更加多样化和新准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盈余管理两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基础了提出了规范盈余管理的措施。李璞在 《新则中公允价值运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文章中,指出新会计准则不再将历史成本法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而是有条件的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基础,这一变化将对企业的盈余管理产生包括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金融工具、债务重组等诸多影响。

综上所述,可将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限制及影响归纳为以下几点: 1.限制上市公司利用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调节盈余。2.限制上市公司随意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调节盈余。3.限制企业利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调节盈余。4.限制上市公司利用编制合并报表范围的变动调节盈余。新会准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空间,限制了企业的盈余管理,但同时却又在其它一些方面给企业的盈余管理留下了余地,甚至扩大了操作空间。

(五)对盈余管理的治理建议

(1)从法律角度进行规范。 修订《公司法》,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引入独立非执行董事完善监督机制;修订《证券法》,制订“监管失误赔偿责任”及诉讼机制,协同治理市场中的败德行为;修订《会计准则》等法规,不再将利润作为唯一考核指标,用“EVA 与平衡积分卡相结合 '”新概念考核企业业绩;加快《注册会计师法》的修订,规定口径一致的惩罚标准。

(2)从操作层面进行规范。 事实上只有从源头上规范企业盈余管理行为,限制管理层对盈余管理的滥用才能对盈余管理问题达到“治本”,同时还应该规范公司治理结构,监督、约束管理层权力、权限范围; 加大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加强注册会计师自律机制; 加快相关会计法规制度的制定; 重视在职会计人员的岗位培训,提高在职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等一系列措施,防范企业滥用盈余管理,损害投资者利益。

从某种意义上说,盈余管理是一种“合法”的利润操纵行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不可能完全避免, 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 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将越来越小。

(六)未来研究方向

由于西方证券市场较为完善,对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也较为全面,在总结了我国研究与国外研究的差距之后我们认为,将来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1.盈余管理的度量研究。2.盈余管理的动机研究。3.盈余管理的手段研究。4.盈余管理的制约因素研究。5.盈余管理具体应计项目的操纵研究。6.盈余管理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7.与我国国情具体结合后研究。

(七)总结和结论性评述

纵观盈余管理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我认为盈余管理往往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报表以及规划相关的经济活动时,它的发生并不与相关的法律法规背离,但的确会误导那些以企业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和判断。目前市场上,尤其是上市公司普遍随意运用盈余管理粉饰企业财务报表,这对资本市场上会计信息质量有不利的影响,对资源的配置以及投资者的利益有较大的影响。虽然盈余管理成为会计研究的重点之一且国内外研究成果丰硕,但国内众多企业往往想方设法的利用盈余管理达到自身的利益需要。盈余管理的存在是普遍的,本文希望通过相关的典型企业的案例分析,旨在揭示这一丑陋现象,作为对广大投资者的一个“提醒”,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黄靖杰. 新会计准则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J].投资理财.2012,129 - 130

2.张炳红 ,中外盈余管理文献综述[J].会计论坛,2011,(17):25-27. 3.蔡春.真实盈余管理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11,(12):125-130. 4.孙萍,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及案例分析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8),78-79.

5.毛洪涛.我国盈余管理研究文献演变特征综述[J]. 财会通讯. 2009年5月.67-70

6.曹文芳.盈余管理文献综述[J].科技创业,2009,(8):124-125. 7.张菊香. 基于动机视角的盈余管理文献综述[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 11) : 60 -65.

8.焦禾苗.国外盈余管理理论的研究:发现与启示[J].经济述评,2007年5月.274-276

9. PaulM.Healy&JamesM.Wahlen.盈余管理研究回顾及其对会计准则建设的启示[J].会计研究,2000,(11):52-60.

搜索更多关于: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的文档
盈余管理文献综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lic3961ol7yogl1ity7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