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减少的气体是 。
29.(12分)如图甲为人体生命活动示意图,图乙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表中的液体A、B、C分别取自图乙结构的不同部位,经过化验得到表中数据,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液体A
成分
(克/100毫升) (克/100毫升) (克/100毫升)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8.00 0.10 0.72 0.03
(1)图乙结构1中流动的是 血,与结构4中流动的血液比较,成分含量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
(2)分析表中各成分的含量变化,你认为液体B应是 ,取自于图乙中的[ ] 部位,是经过肾小球的 作用形成的。
(3)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人体排尿是间断的,排尿活动的中枢位于 。
9
液体B 液体C
0.00 0.10 0.72 0.03
0.00 0.00 1.10 1.80
(4)图甲中1的过程主要是靠 和 过程来完成的。 (5)图甲中c是 ,b是 。
(6)图甲中B与D相比, (填“B”或“D”)的心室壁厚,原因是 。 30.(7分)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激战期间,有些人会因异常兴奋或紧张出现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的情况。如图是整个生理过程示意图,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当精彩的画面进入你的眼球时,通过调节[ ] 的曲度,会在[ ] 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而视觉是在[ ] 的视觉中枢形成的。 (2)当电视画面由明变暗时,你眼球的瞳孔会变 (填“变大”或“缩小”),这属于 反射。
(3)如果你距离电视稍远一点后看不清电视画面,说明你的眼睛可能患近视了,此时可以佩戴 加以矫正。
(4)当你看到中国队准备罚点球时,B肾上腺产生的肾上腺素会进入血液循环,从而调节人体出现图示C中所述现象,这一过程是 共同作用的结果。
31.(8分)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10
唾液有无 是否搅拌 保温 加入碘液
2 mL唾液 A 2 mL唾液 不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37 ℃水浴保温10分钟
2滴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与1号试管起对照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 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
(4)有的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个试管外,还要设置第四个试管,放入馒头块与清水不搅拌,其他处理均相同”。你认为第四个试管的设置 (填“有”或“无”)必要,为什么?
。
(5)淀粉在口腔被消化的产物是 ,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成 。
11
阶段测试卷二(七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 1.B 2.B 3.A 4.D
5.D 解析:神经炎是因为缺乏维生素B1.
6.D 解析:感冒时呼吸不畅是由于鼻黏膜充血肿胀,使空气较难进入,A错误;毛细血管内的气体进入组织细胞需要经过两层细胞,B错误;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C错误。 7.C 8.C 9.C
10.C 解析:④⑤是肠液和胰液,其发挥作用的部位在小肠。
11.A 解析:人类特有的反射是对抽象的语言文字建立的反射,望梅止渴是对具体的事物建立的复杂反射,不是人类特有的。
12.B 解析:贫血主要原因是红细胞数量过少,大面积烧伤因温度过高导致血浆过少,创伤性失血主要是血液总量过少。因此对于血小板功能低下、贫血、大面积烧伤、创伤性失血的患者,应分别给他们输入的血液成分分别是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 13.C
14.A 解析:输血的原则是同型相输。已知丙的血型为B型血,失血过多需输血时,应该以输B型血型的血为原则,也可以为丙提供O型血。可见A符合题意。 15.C 解析:动脉瓣开放,血液应由心室流向动脉,C说法错误。 16.D 解析:视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
17.B 解析:暗红色血液属于静脉出血,应在伤口的远心端止血。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