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名师整理)最新生物中考专题复习《七年级下册》考点检测试题(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17:00:5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8.A 解析:由图可知,A是肺动脉,则B是肺部毛细血管,C是肺静脉,经过肺部毛细血管时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因此a为二氧化碳,b为氧气。 19.C 20.D

21.C 解析:④为神经末梢,不是神经。

22.A 解析:如果成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就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食量大增而身体却逐渐消瘦,情绪易于激动,通过分析A项病人的症状,他患的是甲亢。

23.D 解析:反射弧由⑤感受器、①效应器、④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构成。缩手反射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⑤→④→③→②→①,A错误;缩手反射中枢位于脊髓,由于神经冲动由脊髓传导到大脑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先缩手后感觉到疼痛,B错误;如果图中的④受损,反射弧不完整,则反射不能进行,C错误;缩手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属于简单反射,D正确。

24.A 解析:甲图表示呼气过程、乙图表示吸气过程;丙图图示中AB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收缩,隔顶下降,肋间肌收缩,肋骨上移。BC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呼气时膈肌舒张,隔顶上升,肋间肌舒张,肋骨下移。B点表示吸气刚好完成(或呼气开始);A点表示呼气刚好完成(或吸气开始)。 25.B 二、非选择题

26.(1)受精卵 子宫 胎盘 (2)阴道

(3)身高突增 雄性激素

13

(4)森林古猿 直立行走 27.(1)⑦ 小肠

(2)c 肝脏 脂肪 能量 两 (3)胰岛素 (4)钙

解析:(1)消化食物的主要器官是图甲中的7小肠,图乙中c肝脏分泌的胆汁,e胰腺分泌的胰液,以及肠液等三种消化液都位于小肠内。

(2)c肝脏位于腹腔右上方,可以初步消化脂肪。医生给病人进行葡萄糖前臂静脉注射时,药物到达病患处依次经过左手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肝动脉→肝处毛细血管。可见药物到达患处,至少经过2次心脏才能到达病灶。 (3)胰腺中含有胰岛,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可以调节血糖浓度。 (4)补充含钙的无机盐,可预防佝偻病。 28.(1)薄 一 肺泡 血液 (2)氧气 二氧化碳 (3)氧气 二氧化碳

29.(1)动脉 血细胞和蛋白质(或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2)原尿 4 肾小囊 滤过(或过滤) (3)脊髓 (4)吸气 呼气 (5)氧气 二氧化碳

(6)D 左心室输出血液的距离比右心室的长(答案有理即可) 30.(1)2 晶状体 5 视网膜 A 大脑皮层

14

(2)变大 简单 (3)凹透镜

(4)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31.(1)2 mL清水 (2)1号和3号

(3)1 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

(4)无 4号试管的设置若与1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会出现两个变量 (5)麦芽糖 葡萄糖

解析:(1)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因此在2号试管中应加入2 mL清水与1号试管形成对照。

(2)1号试管与3号试管形成了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该组实验的结果表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淀粉的消化。

(3)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1号试管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1号试管滴加碘液不变蓝。 (4)设置4号试管是多此一举,因为1号试管和3号试管已形成了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况且4号试管的设置若与1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会出现两个变量(唾液、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不符合对照实验的设置原则。

(5)淀粉在口腔内被初步消化为麦芽糖,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成葡萄糖。

15

(名师整理)最新生物中考专题复习《七年级下册》考点检测试题(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lj6i1w7pq9ersa9pruq6ksx797jp100woo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