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数学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1.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为( )
1
A. 3.14 B. C. 3 D. 9
3
k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 y = ( k<0 ) 图像的两支分别在( )
x
A.第一、三象限 B.第二、四象限 C.第一、二象限 D.第三、四象限 3.已知一元二次方程 x2 + x ─ 1 = 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该方程无实数根 D.该方程根的情况不确定
4.某市五月份连续五天的日最高气温分别为23、20、20、21、26(单位:°C),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 22°C,26°C B. 22°C,20°C C. 21°C,26°C D. 21°C,20°C 5.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为( )
A.锐角三角形都相似 B.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C.等腰三角形都相似 D.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6.已知圆O1、圆O2的半径不相等,圆O1的半径长为3,若圆O2上的点A满足AO1 = 3,则圆O1与圆O2
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或相切 B.相切或相离 C.相交或内含 D.相切或内含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7.计算:a 3 ÷ a 2 = _____. 8.计算:( x + 1 ) ( x ─ 1 ) = __________. 9.分解因式:a 2 ─ a b = _____ ________. 10.不等式 3 x ─ 2 > 0 的解集是_____. 11.方程 x + 6 = x 的根是_________. 112.已知函数 f ( x ) = 2 ,那么f ( ─ 1 ) = ________. x + 113.将直线 y = 2 x ─ 4 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所得直线的表达式是____ _______.
14.若将分别写有“生活”、“城市”的2张卡片,随机放入“ 让 更美好”中的两个 内(每个 只放1张卡片),则其中的文字恰好组成“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概率是____1/2______ 15.如图1,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 设向量 AD =a, =b,则向量 AB
????1??AO?(a?b).(结果用a、b表示) 2DOC A
AADD160E图1
BB图2
CO1图3
2B图4
C16.如图2,△ABC中,点D在边AB上,满足∠ACD =∠ABC,若AC = 2,AD = 1,则DB = ________. 17.一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路程 y(千米)与时间 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3所示 当时 0≤x≤1,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 y = 60 x,那么当 1≤x≤2时,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 __.
1
18.已知正方形ABCD中,点E在边DC上,DE = 2,EC = 1(如图4所示) 把线段AE绕点A旋转,使点E落在直线BC上的点F处,则F、C两点的距离为_________.
AD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19 ~ 22题每题10分,23、24
题每题12分,25题14分,满分78分)
114 F2B19.计算:273?(3?1)2?()?1?23?1
x2 x ─ 2
20.解方程: ─ ─ 1 = 0
x ─ 1x
21.机器人“海宝”在某圆形区域表演“按指令行走”,如图5所示,“海宝”从圆心O出发,先沿北偏西67.4°方向行走13米至点A处,再沿正南方向行走14米至点B处,最后沿正东方向行走至点C处,点B、C都在圆O上.(1)求弦BC的长;(2)求圆O的半径长.(本题参考数据:sin 67.4° = 12512
,cos 67.4° = ,tan 67.4° = ) 13135
EF1CNADO
E
BC
S22.某环保小组为了解世博园的游客在园区内购买瓶装饮料 人数(万人) 数量的情况,一天,他们分别在A、B、C三个出口处, 3对离开园区的游客进行调查,其中在A出口调查所得的 2.5数据整理后绘成图6. 21.5(1)在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中,购买2瓶及2瓶以上饮料 1的游客人数占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人数的___60____%.
(2)试问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人均购买了多少瓶饮料? (3)已知B、C两个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人均购买饮料 01234饮料数量(瓶)
图6
的数量如表一所示 若C出口的被调查人数比B出口的被 调查人数多2万,且B、C两个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 出 口 B C 内共购买了49万瓶饮料,试问B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人数 人均购买饮料数量(瓶) 3 2 为多少万? 表 一
2
23.已知梯形ABCD中,AD//BC,AB=AD(如图7所示),∠BAD的平分线AE交BC于点E,连结DE. (1)在图7中,用尺规作∠BAD的平分线AE(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并证明四边形ABED是菱形; (2)∠ABC=60°,EC=2BE,求证:ED⊥DC. DA
O
B EF
24.如图8,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抛物线y=-x2+bx+c过点A(4,0)、B(1,3) . (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并写出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记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l,设抛物线上的点P(m,n)在第四象限,点P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为E,
点E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F,若四边形OAPF的面积为20,求m、n的值.
图8
25.如图9,在Rt△ABC中,∠ACB=90°.半径为1的圆A与边AB相交于点D,与边AC相交于点E,连结DE并延长,与线段BC的延长线交于点P. (1)当∠B=30°时,连结AP,若△AEP与△BDP相似,求CE的长; (2)若CE=2,BD=BC,求∠BPD的正切值; (3)若tan?BPD?
图9 图10(备用) 图11(备用)
3
C1,设CE=x,△ABC的周长为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3
2010中考数学答案
1【解析】无理数即为无限不循环小数,则选C。
112【解析】设K=-1,则x=2时,y=?,点在第四象限;当x=-2时,y= ,在第二象限,所以图像过第
22二、四象限,即使选B
3【解析】根据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b2?4ac??1??4?1???1??5?0,所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选B
4【解析】中位数定义:将所有数学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后,当数字个数为奇数时即中间那个数为中位数,当数字的个数为偶数时即中间那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 众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字即为众数 所以选择D。
5【解析】两个相似三角形的要求是对应角相等,A、B、C中的类型三角形都不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即选D。 6【解析】如图所示,所以选择A A O 12AO1 A A O1O1 7、a 8、x2-1 9 a(a-b) 10、x>2/3 11、x=3 12【解析】把x=-1代入函数解析
111??式得:f??1??2 x?1??1?2?1213【解析】直线y = 2 x ─ 4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4),则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交点坐标为(0,1),则所得直线方程为y = 2 x +1 14解析】“生活”、“城市”放入后有两种可能性,即为:生活让城市更美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则组成“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可能性占所有可能性的1/2。 ???????????????????????????????1??15【解析】AD?BC?a,则AC?AB?BC=b?a?2AO,所以AO=b?a
2??ACAD16【解析】由于∠ACD =∠ABC,∠BAC =∠CAD,所以△ADC∽△ACB,即:?,所以AB?AD?AC2,
ABAC则AB=4,所以BD=AB-AD=3
17【解析】在0≤x≤1时,把x=1代入y = 60 x,则y=60,那么当 1≤x≤2时由两点坐标(1,60)与(2,160)得当1≤x≤2时的函数解析式为y=100x-40
18【解析】题目里只说“旋转”,并没有说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而且说的是“直线BC上的点”,所以有两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