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得分训练(一)
理科综合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Cl 35.5 Cr 52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染色剂及实验试剂的选择和使用等说法正确的是 ( )
A.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应先盖盖玻片,再在其边缘滴加培养液让其自行渗入
B.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卡诺氏液的作用是固定细胞形态
C.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色素在滤纸条上呈现蓝绿色 D.观察核酸在细胞中分布实验和促胰液素发现实验中,盐酸的作用原理相同 2.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分子承担了生物膜的全部功能
B.真核细胞的细胞骨架是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物质运输等有关 C.病原体在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被人体的白细胞胞吞后,可被溶酶体中的溶菌酶水解 D.所有的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3.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B.自然选择直接选择的是表现型 C.地理隔离可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 D.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则相应tRNA及转运的氨基酸都发生变化 B.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和淀粉酶在内环境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C.斐林试剂可检测“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的因变量变化 D.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需要ATP水解酶 5.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增殖是细胞分化的基础,细胞分化导致细胞的种类和数量增加 B.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导致的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1
C.人的红细胞通过无丝分裂增加其数量
D.凋亡的细胞中所有酶的活性都降低,所有基因的表达都受抑制
6. 下丘脑是联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枢纽,在体温、血糖、水盐平衡的调节中都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健康人体内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下丘脑可以释放激素与垂体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
B.大量出汗时,皮肤等处的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可将刺激传到下丘脑形成渴觉 C.下丘脑可通过控制垂体产生激素促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D.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只通过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恒定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B. 棉、丝、羽毛、塑料及合成橡胶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C. “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D. 新型材料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8.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8克的D2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9NA
B. 标准状况下,22.4LSO3含有的原子数为4NA
C. 80ml10mol/L盐酸与足量MnO2加热反应,产生的Cl2分子数为0.2NA
D. 精炼铜过程中,阳极质量减少6.4g时,电路中转移电子为0.2 NA
9. 乙烯催化氧化成乙醛可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燃料电池,能在制备乙醛的同时获得电能,其总反应为: 2CH2 =CH2 + O2 → 2CH3CH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B.放电时,每转移2mol电子,理论上需要消耗28g乙烯 C.b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D.电子移动方向:电极a→磷酸溶液→电极b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6
A.按系统命名法,的名称为2-甲基-3,5-二乙基己烷
B.用Na2C03溶液能区分CH3COOH、CH3CH2OH、苯和硝基苯四种物质
C.等质量的甲烷、乙烯、1,3一丁二烯分别充分燃烧,所消耗氧气的量依次增加 D.葡萄糖、蔗糖、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11. 室温下,关于下列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5℃时①10mol/L的盐酸;②pH=3的NH4Cl溶液;③pH=11的氨水中,水的电离程度为:②>③>①
2
﹣3
B.pH=1的NaHSO4溶液:c(H)=c(SO4)+c(OH)
C.pH=8.0的KHS溶液中,c(K)>c(HS)>c(OH)>c(S)>c(H) D.图中a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是: c(OH)=c(H)+c(CH3COO)+c(CH3COOH) 12. 有关下图及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H2O2 粗铝
纯铝
Cu ZnSO4
盐桥
﹣
+
﹣+
﹣
﹣
2﹣
+
+2--
Zn CuSO4
MnO2 氯化铝溶液
图1 图2 图3 图4 A.用图1装置蒸发FeCl3溶液制备无水FeCl3 B.用图2装置精炼铝
C.用图3装置证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D.用图4装置可比较氯、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13.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的氟化物YF3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Z﹑W是常见金属,Z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W的简单离子是同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小的,X和Z原子序数之和与Q的原子序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质量的Z和W单质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Z的单质获得的氢气多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Q
C.Z﹑W﹑Q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两两均可反应生成盐和水 D.X与Q形成的化合物和Z与Q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B.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则参考系
C.用GPS定位系统确定在南极冰川考察的某科考队员的位置时,该队员可看做质点 D.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运动速度可能不同,运动轨迹也可能不同
15.某人在地面上最多可举起60kg的物体,某时他在竖直向上运动的电梯中最多举起了100kg的物体,
2)
据此判断此电梯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g=10m/s( )
A. 4m/s 竖直向上 B. 16.7m/s 竖直向上
3
2
2
C. 4m/s 竖直向下 D. 10m/s
22
竖直向下
16. 两个带等量正电的点电荷,固定在图中P、Q两点,MN为PQ连线的中垂线,交PQ于O点,A点为MN上的一点.取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q,在静电力作用下运动,则( ) A.若q从A点由静止释放,由A点向O点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一定先变大再减小 B.若q从A点由静止释放,其将以O点为对称中心做往复运动 C.q由A点向O点运动时,其动能逐渐增大,电势能逐渐增大 D.若在A点给q一个合适的初速度,它可以做类平抛运动
17.如图所示,有一内电阻为4.4 Ω的电解槽和一盏标有“110 V、60 W”的灯泡串联后接在电压为220 V的直流电路两端,灯泡正常发光,则( ) A.电解槽的输出电功率为60W B.电解槽的发热功率为60 W C.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60 W D.电解槽消耗的电功率为60 W
18.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4kg、m2=1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N、F2=20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达到稳定状态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秤的示数是25N B.弹簧秤的示数是22N
2
C.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5.5m/s
2
D.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m2的加速度大小为13m/s
19. 某行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均可视为圆。每过N年,该行星会运行到日地连线的延长线上(相距最近),如图所示。该行星与地球的公转半径之比为a,公转周期之比为b,则( ) B. C. D.
20.如图所示,有界匀强磁场与斜面垂直,质量为m的正方形线框静止在倾的绝缘斜面上(位于磁场外),现使线框获得速度v向下运动,恰好穿出磁
框的边长小于磁场的宽度,线框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框完全进入磁场后做匀速运动
B.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中电流做的功大于穿出磁场的过程中电流做的功 C.线框进入和穿出磁场时,速度平方的变化量与运动距离成正比 D. 线框进入和穿出磁场时,速度变化量与运动时间成正比
21. 某小型水电站的电能输送示意图如图所示,发电机通过升压变压器T1和降压变压器T2向用户供电。已知输电线的总电阻为R=4Ω,降压变压器T2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4∶1,降压变压器副线圈两端交变电压u=220sin100πt V,降压变压器的副线圈与阻值R0=11Ω的电阻组成闭合电路。若将变压器视为理想变压器,则下述正确的是( ) A. 通过R0电流的有效值是20A
4
角为30场,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