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开辟新航路导学案
教学方法:
图片教学法、表格法、比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提问启发法、材料分析法
教学重点:
1、从课程的题目入手提出“旧航路”的概念,并通过展示幻灯片和教师讲述使同学们明确传统的商路的路线。
2、通过教师提问问题,例如:他们为什么要通过海陆去东方,而不是走传统的商路?为什么是西方人开辟去东方的航路而不是东方人开辟去西方的航路?等问题并展示幻灯片和历史材料带领同学们分析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必要性)和条件(可能性),使学生认识新航路的开辟有深刻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和客观条件。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做到了有理有据,论从史出,培养了学生分析历史事件以及概括总结的能力。尤其是中国的罗盘针广泛应用于欧洲航海,为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远洋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通过图片向同学们直观地展示出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让同学们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感受和学习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深刻认识他们为世界大部分地区之间联系做出的重要贡献,并学会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通过列表归纳航海家们的航行壮举学生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和比较分析、记忆的能力。 4、通过展示图片和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们了解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日益联系成
一个整体,它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加速了欧洲原始资本的积累。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随后开始的殖民活动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长期的贫穷和落后。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非正义性,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历史活动的能力。
5、通过讲解,放映幻灯片和分析材料,对郑和和西方航海家的航海活动进行比较,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命运的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环节(40分钟):
【导入新课】(2分钟)
在开始讲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两张图片,仔细观察图片你们看它像一个什么造型。(这里有各种形态的人,这里呢有个尖尖的突起,这里则向上高耸,它的整体造型是不是很像一艘帆船。)它就是位于葡萄牙里斯本的“地理大发现”纪念碑。在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西欧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都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而实际上“地理大发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新航路。本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讲授新课】(30分钟)
一、 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和条件(13分钟) 1、 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我们今天课文的题目叫做《开辟新航路》,顾名思义,新是相对于旧而言的,那么旧航路是什么呢?(【幻灯片显示】丝绸之路路线图)大家请看幻灯片,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旧航路的路线图。旧航路指传统的欧洲与亚洲之间的航路,实际上就是丝绸之路。15世纪以前,从东方到欧洲主要有3条交通要道:陆路一条,从陆上丝绸之路经中亚沿里海、黑海到小亚细亚,由意大利商人转运到欧洲;其余两条海陆并用,一条由海上丝绸之路到波斯湾,通过阿拉伯商人转运到地中海,再由意大利商人转运到西欧。其中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令其他西欧国家的商人垂涎不已。;另一条由海上丝绸之路抵达红海,再穿越苏伊士运河前往埃及的亚历山大入地中海,再由意大利商人转运到西欧。三条传统航路都要经过地中海东岸,再转运欧洲。地中海就成为了东西方贸易的中心。从图上我们不难看出旧航路也是从海上走过的,只不过不能够直接从东方到达西方。
我们既然有旧航路,那为什么还要开辟新航路呢?(【幻灯片显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思考一下,他们为什么要通过海路去东方,为什么不走传统的商路呢?(【幻灯
片显示】并仔细讲解奥斯曼土耳其对商路的控制)刚才我们已经讲过了陆上
丝绸之路是从中国或印度经过中亚和西亚通过地中海到达欧洲。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1453年攻占了君士坦丁堡,占领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引发欧洲出现商业危机,东西方贸易更加困难。
思考一下,同样是阻塞了商路,为什么不是东方国家去寻找通往欧洲的商路呢?(【幻灯片显示】)认真读图,图上反映了14、15世纪的西欧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图中的男女主人公在干什么,表现他们怎样的心情?男人
在数金币和银币,女人眼睛紧紧盯着丈夫手中的钱币而没有专心看书,反映了当时欧洲人一中对金钱的崇拜普遍心态。)
(【幻灯片显示】)我们来看一段材料。欧洲人对黄金的贪婪追求,从
本质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于掠夺财富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
那么新航路的开辟还有哪些原因呢?(【幻灯片显示】)我这还有两段话给大家读一下:1、在欧洲西南端的西班牙于1492年收复了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最后一个据点,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从长期的穆斯林统治下获得了解放,但在斗争中也产生了强烈的宗教情绪,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 2、自中世纪晚期以来,西欧封建制度内部矛盾重重,封建经济日趋衰败,许多贵族陷入入不敷出的窘境,随着宫廷开支的上升和官僚体系的膨胀各国政府在财政上也常常是捉襟见肘,迫切需要新的财源,以增加收入,缓和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西欧各国君主先后支持开辟新航路,大力向海外扩张,不少封建贵族和骑士成为第一批殖民者。同时也只有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才能够满足开辟新航路必须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条件。所以,开辟新航路基本上都是在政府支持下的活动。从这些材料中我们还能总结出什么?
我们来做一下小结:(【幻灯片显示】)
我们再来思考一下,同样是西欧国家,葡萄牙西班牙为何走在开辟新航路的最前列?看一下世界地图简单的了解一下就可以了。同学们可以看下
课本上葡萄牙的亨利王子的头像,他的绰号叫“航海家”他做了许多工作,为葡萄牙的航海事业铺平了道路,他的业绩在于使水手及造船技术的传统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从而改进葡萄牙船舶的航海性能,亨利王子曾积极筹划绕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