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最终 毕业论文设计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0:31: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图5-1埋设护筒 6.钻孔灌注桩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6.1钻进过程中的问题 6.1.1偏孔

当钻孔过程中遇到倾斜岩面,孤石或探头石的时候,容易发生偏孔。处理办法为在孔内回填片石和粘土块1.5m左右,同时调整钻机冲程于0.6m左右,然后继续冲孔,混合填料经反复冲砸在孔内形成高出顶板处有一个较坚硬的混合柱体,具有足够传递冲击能,达到破碎斜面的目的。同时形成坚实、圆顺的过渡孔口,为以下的钻孔作业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当斜面倾斜严重或桩位置于溶洞边缘时,在钻进中钻头偏向软土一侧,用该法无法解决偏孔或弯孔的问题时,采用填充水下砼方法3d后重钻。采取反复几次回填大片石或混凝土后,一般可以解决。但地质差异很大,岩面倾角450以上时,纠偏十分困难,采取了改进钻头形式、小钻头先行、回填片石、回填混凝土等诸多措施,但进展十分缓慢,此时应注意钢丝绳的磨损情况,防止吊钻头。

6.1.2岩溶

我标段桥址地质复杂,岩溶发育,对桩基施工产生不利影响,具体表现形式

29

为塌孔、漏浆、缩孔、串孔等,在施工过程之中,要排除合理的桩基施工顺序:按先长桩后短桩、先低位桥墩上的孔桩后高位上的孔桩,先周边后中间的孔桩。具体处理溶洞的办法主要有三种: 1、回填法

回填是处理溶洞的基本和较为有效的方法。根据溶洞大小备足水、粘土、片石等必备材料,确保在孔内泥浆突然流失时,及时补充孔内水头,不致发生塌孔。钻孔进入岩溶地层时,投入大量潮湿的粘土块和片石并立即补水,利用钻头冲击粘土块和片石挤入溶洞及其裂缝中,堵住溶洞和岩溶裂隙,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形壁,完成钻孔桩施工成桩。施工中注意以下几点:

1)钻至离溶洞顶部1 米左右时,准备足够的小片石(粒径为10~20cm)和粘土,粘土要做成泥球(15~20cm 大小),对于半充填和无充填物的溶洞要组织足够的水源。

2)钻至离溶洞顶部1 米左右时,在1~1.5m 范围内变换冲程,逐渐将洞顶击穿,防止卡钻。

3)对于空溶洞或半充填的溶洞,在击穿洞顶之前,应有专人密切注意护筒内泥浆面的变化,一旦泥浆面下降,应迅速补水,然后根据溶洞的大小按1:1 的比例回填粘土和片石,进行冲砸堵漏,只有当泥浆漏失现象全部消失后才转入正常钻进。如此反复使钻孔顺利穿越溶洞。

4)对于溶洞内填充物为软弱粘性土、淤泥或砂砾的溶洞,进入溶洞后也必须向孔内投入粘土、片石混合物(比例1:1),冲砸固壁。如果溶洞中充填砂砾,可能钻进过程中还较为顺利,但清孔时,发现越清孔,孔底沉碴越高的情况。原因是未清孔时,泥浆比重大,可稳定溶洞内沙砾,清孔后,泥浆比重降低,沙砾流出。经反复清孔,才满足要求。采取片石回填,有利固结沙砾,减少清孔时间。 5)钻头穿越溶洞时要密切注意钢丝绳的情况,以便判断是否歪钻。若歪钻应按1:1 的比例回填粘土和片石至溶洞顶板0.5 米以上,重新冲砸。 2、护筒法

钢护筒有定位、保护孔口、维持超压力的重要作用,其位置应埋设准确和稳定。钢护筒跟进是采用震动锤将钢护筒下沉穿过覆盖层而落到岩面。

钢护筒跟进一般分为单护筒跟进和双护筒跟进,根据设计提供的地质钻探资料,对溶洞深度在15米以上且溶洞发育较大的空溶洞一般采用双护筒成孔工艺,对溶洞离地面较近,一般15米以内的较大空溶洞,采用单护筒延长护筒工艺。

护筒跟进视情况采用单一护筒跟进工艺或护筒跟进与钻孔注浆一起使用的工艺。

单护筒下沉:

30

钢护筒根据桩径大小、地层条件分别采用6~10mm厚钢板卷制焊接成圆形,直径较桩径大50mm,护筒长依据地质、水文情况选定,由单节或多节短护筒焊接而成。钢护筒的埋设过程为:第一节由人工埋设,使筒顶高出地面30cm,焊接第二节后,在护筒顶放置打板(50mm厚钢板制作),利用钻机提起钻头,将钢护筒冲击入土,然后冲孔,孔深达到护筒底后,再焊接第三节护筒,如此循环,直至达到需要深度。深度根据土层和溶洞发育情况确定。 双护筒下沉:

施工先大钻头钻进,大护筒跟进,穿越溶洞后采用砂砾土进行回填,之后再采用与设计孔径一致的钻头钻进,采用相配套的较小护筒重新成孔的二次成孔工艺,确保成孔质量。

钢护筒的直径及加工数量应根据设计桩径和地质钻探资料来确定;钢护筒分节长度根据吊装能力和条件确定,一般为2-4米。同时钢护筒在加工时焊接缝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漏水。

为保证钢护筒下沉位置准确,可安装导向架进行定位;当钢护筒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倾斜,应立即停止作业,查明原因并进行纠偏。

护筒埋设好后,护筒中心与设计桩位中心偏差不得超过50mm,斜度不得大于1%。

采用护筒跟进工艺很大程度上可降低塌孔风险,提高成孔效率,但仍免不了发生孔壁坍塌的情况,由于施工中很难作到随钻进护筒随跟进,一般均差1米左右,也常发生孔内泥浆突然流失造成塌孔情况。垂直度控制较难,所以一般不采用。 3、注浆法

注浆溶洞预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加固溶洞填充物和填满溶洞空间并达到一定的强度(20MPa以上),防止钻孔桩施工时泥浆流失、流砂及坍孔等情况的发生,保障成孔及水下混凝土浇注等一系列施工工序的顺利完成。溶洞预处理施工,在钻孔桩施工之前进行,相当于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于钻孔桩施工工序之前加入一道预处理工序,与桩基施工的各工序一起形成流水作业。具体做法如下:

1)根据地质情况在每一根桩的中心位置或桥墩承台的四角钻注浆孔,钻注浆孔也是对地质情况的进一步勘探,通过取芯探明溶洞的高度及填充物的详细情况。

2)用注浆泵注浆,注浆压力不宜太大,控制在0.5~1.0MPa范围,具体压力值由现场试验确定。速度为15~20L/min,其目的是使浆液渗透到填充物内(包含灌入的砂或碎石),然后固结,以保证冲钻成孔时有足够的固结体。注浆时注浆管必须插入填充物的底部,然后边注浆边缓慢上提,提管速度不宜太快,根据注浆速

31

度确定,应使渗透半径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浆液选用水泥浆,用42.5级水泥,水泥浆配合比为水∶水泥=0.8∶1.0。若需用水泥砂浆,则配合比采用水∶水泥∶砂=1∶1∶0.8,需要用双液浆时,水玻璃的含量根据现场试验确定。

3)单花管注浆,管头花管段长度为100cm,孔眼直径和间距根据现场试孔后确定,注浆管外径为70mm,比钢套管内径要小。注浆时,通过注浆泵上的PQ仪分析确定注浆的速度和结束时间,压入量根据渗透半径、固结体积来计算,公式为Q=πR2Hβμα(1-γ)λ。式中,R为渗透半径;H为溶洞高度;μ为填充物的孔隙率;α为超灌系数;λ为地区性经验系数;γ、β为充填率与充填系数。具体参数和系数根据现场试验确定。

4)为防止浆液流失太远造成浪费,采用间歇注浆方式,使得先注入的浆液与砂子(或碎石)初步达到胶结后再注浆,循环注浆多次,直至达到规定最小注浆量和注浆压力控制值为止。

5)注完一个孔后,继续对其余孔进行注浆,后注浆的压力必须调高,最后封孔。注浆顺序由现场自行掌握。

6.1.3卡锤、掉钻

在施钻过程中由于施工不当,在穿越顶板厚度时经常发生卡锤,或由于严重失浆,孔内失去压力平衡,引起塌孔埋锤等现象。为了避免或者减少这种事故的发生,利用缓冲原理来攻克这个难关。既是当钻进接近穿越顶板进入溶洞前,在顶板已成孔段内回填混合材料1m左右。同时变为小冲程,先放小钻头冲击,然后再用标准钻头扩孔成桩。

如因突石、溶洞发生卡锤,应采取水下小药量震动爆破,在爆破的同时提锤,必要时用挖机配合。如因为钢丝绳、垂头销子突然折断而发生吊钻,则应立即用捞锤构进行捞锤,捞锤过程中要控制泥浆比重,防止沉淀过厚埋锤或塌孔埋锤。如因塌孔埋钻应换锤头冲孔至埋锤处高程,再用捞锤钩捞锤,必要时下潜水员进行水下捞锤。

6.2钻孔桩断桩常见事故及处理办法 6.2.1首批混凝土封底失败

1、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

(1)导管底距离孔底大高或太低。

原因:由于计算错误,使导管下口距离孔底太高或太低。太高了使首批砼数量不够,埋不了导管下口(1米以上)。太低了使首批砼下落困难,造成泥浆与混凝土混合。 预防措施:

32

搜索更多关于: 最终 毕业论文设计 - 图文 的文档
最终 毕业论文设计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lxht6668m0fvqv4zj2u_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