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消防法》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
2.对于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谎报事故情况,从而贻误了抢救时机的行为,《刑法修正案》(六)将其增加规定为()。
A、违法行为B、犯罪行为C、渎职行为D、违规行为
3.《刑法修正案》(六)增加规定:对于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的人员,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有期徒刑。
A、三年以上B、三年以上五年以下 C、五年以上D、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进行安全培训的从业人员包括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人员。
A特种作业B其他从业C临时聘用D特种作业和其他作业 5.《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1 / 41
A、48B、32C、16D、24
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
A、48B、24C、16D、12
7.《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30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或者特种作业人员未证上岗的,由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可以处()元以下的罚款。
A、2万B、3万C、4万D、5万 8.预防直接接触触电的技术措施有()。 A绝缘、屏护B屏护、间距 C绝缘、间距D绝缘、屏护和间距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五项基本原则”是:坚持安全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监管、坚持()防范、坚持系统治理。
A.风险B.事故C.基础D.源头
10.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未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三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A、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B、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 C、5万元以上10元以下D、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2 / 41
11.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未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三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的罚款。
A、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B、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 C、5万元以上10元以下D、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12.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未进行安全检查、风险因素辨识管控、()的,或者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和问题未制定整改方案计划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A.事故排查B.隐患排查C.事故隐患排查D.事故检查
13.企业主要负责人违反《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并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且受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A.一B.二C.三D.五
14.河北省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在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渔业生产等高危行业领域()实施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鼓励和推动其他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
A.鼓励B.强制C.支持D.推行
3 / 41
15.《消防法》规定,消防工作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A.企业全面B.单位全面C.公立学校D.经营单位
16.《消防法》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
17.《消防法》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A完好B有效C完好有效D实用
18.对于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谎报事故情况,从而贻误了抢救时机的行为,《刑法修正案》(六)将其增加规定为()。
A、违法行为B、犯罪行为C、渎职行为D、违规行为
19.《刑法修正案》(六)增加规定:对于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的人员,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有期徒刑。
A、三年以上B、三年以上五年以下 C、五年以上D、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20、根据“最高两院”2015年的司法解释,构成不报谎报事故罪
4 / 4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