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CB2通入A2B2溶液中可被氧化为W,用W的溶液(体积为1 L,假设变化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组装成原电池(如图所示)。
?-在b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PbO2+4H++SO24+2e=PbSO4+2H2O,则在
a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a极消耗0.05 mol Pb,则W的浓度由质量分数39 % (密度1.3 g/cm3)变为______mol/L。
(3)金属元素E是中学化学常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该元素可与D形成ED2和ED3两种化合物。将E的单质浸入ED3溶液中(如下图甲所示),溶液由黄色逐渐变为浅绿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D3溶液
(甲) (乙)
(4)依据(3)中的反应,可用单质E和石墨为电极设计一个原电池,则在该原电池工作时,石墨一极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甲、乙两图,说明石墨除形成闭合回路外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32.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操作 分别在试管A、B中加入5 mL 5% H2O2溶液,各滴入1~2 滴1 mol/L FeCl3溶液。待试管中均有① 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A放入盛有5 ℃左右冷水的烧杯中;将试管B放入盛有40 ℃左右热水的烧杯中 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5 mL 5% H2O2溶液和5 试管A、B中均未见气② mL 10% H2O2溶液 泡产生 实验现象 试管A中不再产生气泡 试管B中产生的气泡量增大 (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滴加FeCl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②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为了帮助该同学达到实验目的,你提出的对上述操作的改进意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实验中所提供的几种试剂)。
(4)某同学在50 mL H2O2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放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
V/mLabABCt1t2t3t/min示,则A、B、C三点所表示的即时反应速率最慢的是______。
高中化学必修二综合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解析:航标灯的原理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A解析:考查原子结构。 3.C 解析:考查化石燃料。
4.C 解析:考查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概念的理解及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的类别。 5.D解析:考查蛋白质的鉴别方法,硝酸可以使蛋白质变黄。
6.C解析: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单质熔、沸点逐渐升高,氧化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
7.C解析:Na、Al这类非常活泼金属用电解法冶炼,Ag这类不活泼金属用加热分解法获得。
8.D解析:考查甲烷的结构,甲烷分子中C、H原子间是共价键,其空间结构是正四面体,结构式为: 。
9.D解析:利用周期表中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由已知元素的相对位置推测题中元素的性质。
10.C解析:考查电池污染的主要原因。
11.C解析:依据山梨酸的结构简式,可看出它含有羧基,所以可以与钠、碳酸钠溶液反应,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可以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而非取代反应,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12.D解析:考查原电池的基本原理,其中锌片是负极,质量逐渐减少,电流从铜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