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污泥处理系统的设计
4.1回流污泥泵房
4.1.1设计说明
二沉池活性污泥由吸泥管吸入,由池中心落泥管及排泥管排入池外套筒阀井中,然后由管道输送至回流泵房,其他污泥由刮泥板刮入污泥井中,再由排泥管排入剩余污泥泵房集泥井中。
设计回流污泥量为QR=RQ,污泥回流比R=50%-100%。按最大考虑,即QR= 100%Q=100000m3/d。
4.1.2回流污泥泵设计选型
(1)扬程:
二沉池水面相对地面标高为0.6m,套筒阀井泥面相对标高为0.2m,回流污泥泵房泥面相对标高为-0.2-0.2=-0.4m,氧化沟水面相对标高为1.5m,则污泥回流泵所需提升高度为:1.5-(-0.4)=1.9m (2)流量:
两座氧化沟设一座回流污泥泵房,泵房回流污泥量为8667×4m3/d=34668 m3/d =1444.5m3/h (3)选泵:
选用LXB-900螺旋泵4台(3用1备),单台提升能力为480m3/h,提升高度为2.0m-2.5m,电动机转速n=48r/min,功率N=55kW (4)回流污泥泵房占地面积为10m×8m
4.2剩余污泥泵房
4.2.1设计说明
二沉池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及其它处理构筑物排出污泥由地下管道自流入集泥井,剩余污泥泵(地下式)将其提升至污泥浓缩池中。
处理厂设一座剩余污泥泵房(两座二沉池共用);
污水处理系统每日排出污泥干重为8667kg/d,即为按含水率为99%计的污泥流量Qw
=8667m3/d×0.99≈357.5m3/d≈14.9m3/h。
4.2.2设计选型
(1)污泥泵扬程:
辐流式浓缩池最高泥位(相对地面为)-0.4m,剩余污泥泵房最低泥位为 -(5.34-0.3-0.6)-4.53m,则污泥泵静扬程为H0=4.53-0.4=4.13m,污泥输送管道压力损失为4.0m,自由水头为1.0m,则污泥泵所需扬程为H=H0+4+1=9.13m。 (2)污泥泵选型:
选两台,2用1备,单泵流量Q>2Qw/2=7.45m3/h。选用1PN污泥泵Q=7.2-16m3/h,H=14-12m,N=3kW (3)剩余污泥泵房:
1 占地面积L×B=4m×3m,集泥井占地面积?3.0m?H3.0m
24.3浓缩池
4.3.1设计参数及设计要求
(1)连续流重力浓缩池可采用沉淀池形式,一般为竖流式或辐流式;
(2)浓缩停留时间一般采用 10—18h 进行核算,不宜过长,防止污泥艳阳腐化;剩余活性污泥含水率一般为99.2%—99.6%;
(3)污泥固体负荷采用30—60kg/m2d,浓缩后污泥含水率可达 97%左右; (4)浓缩池的有效水深一般采用 4m不小于3m; (5)浓缩池的上清夜应重新回流到初沉池前进行处理;
(6)池子直径与有效水深之比不大于 3,池子直径不宜大于 8m,一般为4—7m;
(7)浮渣挡板高出水面 0.1—0.15m,淹没深度为 0.3-0.4; (8)浓缩后污泥含水率按 97%; (9)浓缩前污泥含水率为 99.2%。
4.3.2 浓缩池的尺寸设计计算
采用两座幅流式圆形重力连续式污泥浓缩池,用带栅条的刮泥机刮泥,采用静压排泥,剩余污泥泵房将污泥送至浓缩池。 1.设计参数
进泥浓度:10g/L
污泥含水率P1=99.2%,每座污泥总流量:
Qω=8667/2 =4333.5m3/d≈180.6m3/h
污泥固体负荷:qs=45kgSS/(m2.d) 污泥浓缩时间:T=15h
贮泥时间:t=4h 2.设计计算
(1)采用连续辅流式污泥浓缩池,进入浓缩池的剩余污泥量为
q?剩余污泥量8667 kg/d??1083.375m3/d?45.14m3/h
1000??1?污泥含水率?1000??1?0.992?(2)采用2个浓缩池
则1个池的剩余污泥量为:Q=(3)浓缩池有效容积:
V=QT
式中 :
Q——设计污水量,m3/h T——浓缩时间,本设计取15h。
V=22.57×15=338.55m3
(4) 浓缩池的有效面积:
F=q?541.7m3/d?22.57m3/h?6.27L/s 2V h2
式中:
F——浓缩池的有效面积,m2 V——浓缩池的有效容积,m3 h2 ——浓缩池的有效水深,取3 m
F=338.55=112.85m2 3(5)浓缩池的直径:
?4F? D=??
?3.14?1/2式中:
D——浓缩池直径
?4?112.85? D=???3.14?1/2?12m。
(6)池底高度:
辐流式浓缩池采用中心驱动刮泥机,池底的坡度为i=0.05,刮泥机连续转动将污泥推入污泥斗,池底高度:h3=(7)泥斗的高度:
由于选择的是 NZS1-12型浓缩机;根据浓缩机安装尺寸要求,浓缩池污泥斗的高度为:h4=0.70m (8)浓缩池总高度:
H=h1+h2+h3+h4=0.3+3.0+0.30+0.70=4.30m
D?i=0.30m 2式中:h1——超高,一般采用 0.3m。 (9)浓缩后剩余污泥量为:
Q1=q式中:
Q1——浓缩后的污泥量,m3/h; P1——浓缩前污泥的含水率; P2——浓缩后污泥的含水率。
100-P1 100-P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