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接地焊接
在防雷接地工程中,金属接驳处均应电焊,焊缝长度,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接驳处外露于空气时,焊接后应作防锈处理。 4.8 电梯设备的接地
电梯井导轨、垂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如水管、风管)及金属物的等电位连接点,除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连接外,每隔三层还要与就近的防雷装置连接一次。 5 等电位联接措施:
a等电位联接措施:防雷接地系统,用电设备外壳及其接地保护线与装置外的可导
电物体进行等电位联接,以保障人身和设备运行的安全。
b 所有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电力、通信电缆金属外护层及其金属套管采用ZR-BV-25 mm2 或40×4扁钢与防雷、电气接地系统连通,参照15D502第14页施工。
c 主水泵房、制冷、供热机房内所有进出金属管(包括进出水管、冷冻、冷却管、供热管、排水管)及变配电房的金属门窗、金属沟盖板,金属平台采用BV—25 mm2 导线或Φ10镀锌圆钢或—40×4扁钢与防雷、电气、接地系统连通。
d 主机房以外的二、三级水泵房、柜式空调机房、热交换间的进出金属水管采用BV-16 mm2导线或Φ10镀锌圆钢与防雷、电气、接地系统连通。
e 带淋浴功能的卫生间所有外露可导电金属件需与结构钢筋、电气保安接地保护系统局部等电位联接,参照15D502第19-40页施工。
f 与建筑物组合在一起的大尺寸金属件应等电位连接在一起并与防雷装置相连接。 g 穿过由金属支撑物、金属框架或钢筋混凝土等自然构件组成格栅形大空间屏蔽的建筑物或房间的导电金属物应就近与其作等电位连接。
h所有电梯轨道、吊车、金属地板、金属门框架、设施管道、电缆桥架(或线槽)等大尺寸的内部导电物均应以最短路径连接到最近的等电位连接带或其它已作等电位连接的金属物上,各导电物之间附加多次相互连接。
i 等电位连接做法参照国标图集15D502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施工。
j各弱电系统机房内应建立一个等电位连接网络,包括房内的结构铁件、梁、板、柱、钢筋、电气接地保护线、设备金属外壳全部连通,环形或平行金属导体宜每隔5m连通均压,网络钢筋采用焊接连通,金属门窗采用Φ10镀锌圆钢焊通,设备金属外壳采用BV—10 mm2导线连通,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做法参照15D502
- 4 -
第28~34页施工。
k 消防中心、弱电系统主机房、电视转播机房、重要技术设备机房等预留专用接地端子箱,端子箱接地干线采用BV—25 mm2 引至联合接地极。
l 在防雷、接地和等电位联结中,所用的钢筋接驳处均应电焊连接。焊缝长度,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接驳处外露在空气中时,应作防锈处理。外露的接地点、测试点应涂红色油漆标记,接地连接线穿过建筑物防水层时需加填防水膏。隐蔽工程应有施工记录,接地装置应有测试记录,作为工程验收的依据。
6 质量保证措施
接地装置安装工程检验批施工质量验收
6.1 室外电气、变配电室、备用发电机安装、防雷及接地安装工程及建筑物等电位的接地装置安装工程施工的验收,执行广东省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 6.2 检验批的划分: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做接地体的为一个检验批,人工接地极不按数量统一为一个检验批。
6.3 接地装置安装工程检验批施工质量接受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
6.4 检验批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必须全部符合本标准的规定。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每项应有85%及以上的抽检处或偏差值符合本标准的规定。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均应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检验(自我检查、交接检查、专业检查)记录。 6.5 亚运城媒体中心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的接地装置,在地面以上设置的测试点,安装位置、接地体测试端子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抽检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目测和尺量检查。
6.6 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1Ω)。 抽检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旁站目测检查。
6.7 防雷接地的人工接地装置的接地干线埋设,经人行通道处埋地深度严禁小于1m,且应采取均压措施或在其上方铺设卵石或沥青地面(若有时)。 抽检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旁站目测检查,或检查隐蔽工程记录。
- 5 -
6.8 接地装置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a、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 b、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 c、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
d、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3/4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
5、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头外,有防腐措施。 抽检数量:抽检10处;少于10处,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目测和尺量检查或检查隐蔽工程记录。
6.9 接地装置安装工程检验批施工质量验收按广东省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表格记录,由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 6.10 施工部署与协调工作
由于本工程参建单位较多,有土建施工单位、机电安装单位、消防安装单位、各单位之间需紧密配合,在施工过程中应协调好,避免出现各种不必要的麻烦,影响工程进度。施工时要注重工序协调国,科学地运用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监督的职能,力争达到工期短、质量好、成本低,安全文明生产,促使本工程符合“优良”标准要求。因此,在人员配合、技术力量、材料等方面都要认真落实。
- 6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