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作业参考答案
1.2 单片机的结构特点表现在哪些主要方面?
答:(1)在存储器结构上,严格将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在空间上分开,并使用不同的寻址方式,使用两个不同的地址指针; (2)在内部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接口; (3)有一个独立进行操作的位处理器。
1.4 通用单片机的供应状态主要取决于什么?供应状态有哪几种?用户选用单片机的供应状态的原则是什么?
答:通用单片机的供应状态主要取决于片内ROM的配置状态。
(1)片内ROM的配置状态
掩膜ROM,适合于低成本。大批量产品的场合 (2)片内EPROM配置状态
可通过高压脉冲写入应用程序到EPROM,适合于开发样机,小批量生产。 (3)片内无ROM配置状态
必须外扩EPROM,价格低,使用灵活,适合于需要外接能在现场进行修改和更新程序存储器的应用场合。
2.3 单片机的EA端有何功用?8031的EA端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答:EA端是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的控制信号:当EA无效时,访问内部ROM,当EA为有效时,访问外部ROM。由于8031没有内部ROM,所以EA端必须接低电平。
2.4 MCS-51引脚中有多少I/O线?它们与单片机对外的地址总线、数据总
1
线和控制总线有什么关系?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各是几位?
答:MCS-51引脚中有32根I/O线,一般由P0口提供单片机对外的数据总线,同时作为分时复用的地址总线的低8位,由P2口作为地址总线的高8位,控制总线由第二功能的状态下的P3口以及RST、EA、ALE和PSEN提供。 2.5 8051单片机的内部数据存储器可以分为哪几个不同的区域?各有什么特点?
答:数据存储器主要分为两个区域:00H~7FH是真正的RAM区,80H~FFH专门用作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区域。其中00H~7FH可分为三个区域:00H~1FH为四组工作寄存器;20H~2FH为128位位寻址区,30H~7FH为一般RAM区。 2.6 单片机对外有几条专用控制线?其功能是怎样的? 答:单片机对外的专用控制线有4条,分别是:
(1)PSEN: 外部取指操作,在访问外部ROM时,PSEN信号自动产生; (2)ALE/PROG:ALE为地址锁存允许信号,在访问外部ROM或RAM时,用来锁存P0口的低8位地址。第二功能PROG是对8751的EPROM编程时,编程脉冲输入。
(3)EA/VPP:EA是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的控制信号,EA无效时,访问内部ROM,EA有效时,访问外部ROM,第二功能VPP为对8751EPROM的21V编程电源输入。
(4)RST/VPD:RST是复位信号输入端,第二功能VPD是备用电源输入端。 2.8 有哪几种方法使单片机复位?复位后各寄存器、RAM中的状态如何? 答:单片机的复位方式有两种,上电自动复位和按钮复位。复位后各寄存器状态为:
2
PC 0000H ACC 00H IP TL0
PSW 00H SP 07H DPTR 0000H TMOD 00H 00H
P0~P3FFH TCON 00H
TH1
XX000000B IE 0X000000B 00H
TH0
00H
TL1
00H
SBUF XXH PCON 0XXX0000B
SCON 00H
2.9 在8051扩展系统中,片外程序存储器和片外数据存储器使用相同的地址编址,是否会在数据总线上出现争总线的现象?为什么?
答:不会发生争总线的现象,因为从外部ROM取指令需要用ALE和PSEN信号控制读取操作,由P2和P0提供地址;而片外数据存储器的读写除了地址之外还要RD、WR控制,所以不会争总线。
2.10 如果8051端口P0~P3作为通用I/O口使用,则在输入引脚数据时应注意什么?
答:8051的P1、P2和作为一般输入I/O口的P以及第一功能的P3口均为准双向口,在输入数据时应先向端口写1,然后方可作为高阻输入。以使其场效应管T2截止,才不会影响输入电平。
3.2 若要完成以下的数据传送,应如何用MCS-51的指令实现? (1)R1的内容传送到R0 MOV A,R1 MOV R0,A
(2)外部RAM20H单元的内容传送到R0
MOV
R0,#20H
MOVX A,@R0 MOV
R0,A
(3)外部RAM20H单元的内容传送到内部RAM20H单元
3
MOV R0,#20H (6)ROM2000H单元的内容传送到内部RAM20H单元
MOV CLR A
MOVC A,@A+DPTR MOV
20H,A DPTR,#2000H
MOVX A,@R0 MOV
20H,A
(4)外部RAM1000H单元内容传送到内部RAM20H单元
MOV
DPTR,#1000H
MOVX A,@DPTR MOV
20H,A
(7)ROM2000H单元的内容传送到外部RAM20H单元
MOV CLR A
DPTR,#2000H
(5)ROM2000H单元的内容传送到R0
MOV CLR A
MOVC A,@A+DPTR MOV R0,A
DPTR,#2000H
MOVC A,@A+DPTR MOV
R0,#20H
MOVX @R0,A
3.3 间接转移指令JMP @A+DPTR有何优点?为什么它能代替众多的判跳指令?试举例说明。
答:该间接转移指令的转移地址由A的内容和数据指针DPTR的内容之和决定,且两者都是无符号数,由DPTR决定多分支转移程序的首地址,由A的不同值实现多分支转移。因为可以根据A的内容进行分支转移,所以可以替代众多判跳指令。
如:根据A的内容调用相应的程序,如A为0调用OP0,A为1调用OP1,这里A的值小于128。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