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民族团结学考复习资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16:31:5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课

一、“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和马克思主义五观

1、“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3、“四个认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4、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二、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遗产 1、56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2、960多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国土和473万平方千米的海洋疆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是我们共有的家园。

3、异彩纷呈、相互包容的中华文化 三、中华民族的起源

中华民族的起源是多源多流

1、古代,以炎黄部族集团为主流,以周边

不同部族为支源,各部族集团通过夏商西周千余年的各种形式的互动交往融合形成了今天汉族的前身——华夏族。

2、春秋战国时期,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的民族集团,加上华夷五方之民,交错居住,经济文化交流密切,通婚联姻不断出现,政治上统一的趋势不断加强,中华民族初具雏形。 四、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的阶段 1、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孕育 2、古代的自在民族阶段

(1)、秦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 (2)、魏晋南北朝至唐宋——各民族大融合

(3)元明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渐趋稳定

3、、近现代的自觉民族阶段

(1)、1840年后从自发逐渐走向自觉的联合

(2)、辛亥革命开启了近代中华民族国家的构建

(3)、“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成为各民族的普遍认同和共同归属。

4、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发展新阶段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当代中国民族国家的构建完成。

(2)、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中华民族社会制度和国家管理制度的空前统一。 (3)、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正在走向新的伟大复兴。 第二课

一、中华民族的内涵

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是中国各民族在历史、文化、社会、共同利益等方面密切结合,相互交融的多民族共同体。 二、中华民族“一体多元”的特点 1、“一体”“多元”的含义

(1)、“多元”:各民族都有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具有多样性。 (2)、 “一体”:各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形成了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民族复合体。 2、“多元”与“一体”的关系 “多元”以“一体”为前提,是国家和民族统一条件下的“多元”;既有中华民族整体的同一性,

又有各民族平等存在,各具特点的差异性。 三、中华民族内部不同层次的认同相互协调 56个民族既有本族认同,也有对中华民族的高层次认同(并不一定取代和排斥各自的认同),对本民族认同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相互协调,在中华民族共同认同的基础上保留并发展本民族的特点,形成既丰富多彩又统一和谐的民族复合体。 四、中华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文化精华,是一个民族最本质、最深刻的文化特征,集中反映民族的特有性格、价值取向和共同信念;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和思想动力。 3、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优秀精神品质,反映中华民族

利益和进步观念,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源泉。

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本质: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的更

搜索更多关于: 高中民族团结学考复习资料 的文档
高中民族团结学考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mmzb77cwn58u612wq5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