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混为一谈。
12.根据下列图示,探究问题。
??生产资料
―→购买商品?……
?(预付资本)?劳动力拿出货币
生产过程(创造出新价值)……
新商品―→收回货币(比预付资本多了很多) (1)这个图示反映了什么内容?
(2)在这个图示中,有哪些假象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
【解析】 本题以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的过程图为材料,考查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第(1)问,简单描述公式表达的意思;第(2)问,从价值增殖的来源、工资的本质、剩余价值的实现等角度结合材料指出图式是怎样掩盖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的。
【答案】 (1)图示反映的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过程。首先资本家拿出货币,从市场上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商品,然后经过工人的劳动,生产出新的商品,最后通过商品流通,收回货币,实现价值增殖的过程。
(2)①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没有增殖,增殖的部分是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从该图示来看,新价值似乎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增殖,这就掩盖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
②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雇佣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等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即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是剩余价值。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工资和剩余价值的和。从该图式看,似乎工人得到了全部劳动报酬,其实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
③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但要通过流通过程来实现。从该图示来看,剩余价值似乎是在流通过程产生的,这就掩盖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质。
13.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存在一定的规律。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它是怎样导致经济危机的? (2)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危机理论有什么重要意义?
【解析】 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学生在掌握了教材基本理论之后,回答本题是比较容易的事情。
【答案】 (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源。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有两个表现:一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二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它们的激化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
(2)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危机理论,不仅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而且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物质基础,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