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在腿上写字;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用土块代替。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阵风吹来,柳絮不停地飞舞着。
它挂在小树上,像给小树披上了一层美丽的纱裙;它浮在小河上,像许多小虫在蠕动;它落在草地上,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小花;它飞到田野上,给辛勤的农民伯伯跳起了欢乐的舞;它来到幼儿园,抚摸着孩子的脸蛋…… 以上三段都是用排比句来写的。第一段描写抗日战争时期孩子们在艰苦条件下坚持学习的情景;第二段歌颂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人的伟大精神;第三段则是描写柳絮飞向各处的景象。
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时在一句话里,同时运用几种修辞方法,句子更生动、形象。
如下列例句:
1.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2.像鹅毛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空中飞舞。
3.踏进公园的大门,上百盆菊花张着笑脸迎接游客,黄菊花像一堆金,白菊花像一盆雪,红菊花像一团火……
例句(1)先用排比?红的、白的、黄的、紫的?,后用比喻?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例句(2)前面三个分句是排比句,但每个分句又都是比喻句。排比和比喻兼用;例句(3)则同时运用了拟人、排比、比喻三种方法。描写公园的菊花。先用拟人法说?菊花张着笑脸迎接游客?,接着用三个句子结构整齐、字数相等的排比句,运用比喻的方法写菊花的颜色。
这样在一个句子或一段话里同时并列地或交错地用几种修辞方法来表达内容,自然就更生动、形象了。
总之,要把语言写生动,除了要掌握以上一些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要在写作中灵活运用,持之以恒。相信同学们会写出优美生动的文章。 想一想,练一练:
1.照?例?写拟人句。 例:鲜花张开了笑脸。
星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月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猫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
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例?写排比句。
例:天上的云,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悠闲自在地走来走去……
公园里的菊花,有的______;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有______的______。
他的歌声,飞到______;飞到______;飞到______。 3.认真读一读下面的例段,做好后面的练习。
夏天的星星就像俏皮的孩子一般逗人喜爱,它们有的会跑到老远的地方,好
像躲在纱帐里跟我们捉迷藏,使人只能看见一个朦胧的影子;有的活像一个怕羞的小女孩儿,闪着明亮的眼睛,躲在一个角落,在偷什么似的;有的又像天真活泼的孩子一样,扮着鬼脸不停地朝我们眨眼睛。
①这段话里运用了______和______两种修辞方法,描写了______。 ②照上面例段的写法完成下面的练习。
A.水池里养着许多可爱的小金鱼,这些小金鱼就像______。它们有的______;有______的;有的______。
B.山边流淌着一条小河。那清澈的流水啊就像______;那潺潺的流水声啊就像______;它欢乐地蹦跳着,就像______奔向远方。
练一练:按要求写句子。 1、描写运动会上运动员百米竞赛时的情景,句子中要用上比喻的修辞方法。 2、描写教室里同学们写作业寂静的场面,句子中要用上夸张的修辞方法。 3、描写校园花坛里盛开的鲜花,要写出花的形状、颜色等特点,写时要用上拟人的修辞方法。 四、要有细节描写
有些同学不知道?细节?,细节就是主要情节中的细小的环节,也是文章中对人物的外貌、动作和心理活动,以及社会环境、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因此他们在写作文时,往往用简单的叙述代替一个个细小的环节描写,使得文章内容干瘪,缺乏感染力。有一位老师根据本班学生刘毅打破全县小学生跳高纪录的事,要求同学们以《我们班里的?小飞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并写好一两处细节,表现这位?小飞人?顽强拼搏的精神。可不少同学在写到刘毅跳过1.71米的高度时,只写这样两句话:
当快要接近跳高架时,只见刘毅同学像小燕子似的,一下子跃过了横竿。他终于打破了县小学生跳高纪录。
这里只有单薄的情节,而没有丰富的细节。如此粗略的描写,怎能表现?小飞人?刘毅的拼搏精神,突出这篇短文的中心?又怎能感染读者,给人深刻的印象?细节要?细?,不是简单地用?他一下子跃过了横竿?这句话所能代替的。请看下面修改后的内容:
当快要接近跳高架时,只见他咬紧牙,屏住气,两眼直盯着横竿,突然左腿在地上猛然一蹬,两手在身旁划了道长长的半弧形,从身后一下子摆到前额,一眨眼,身子高高腾起,凌空飞跃在黑白相间的横竿上,刹那间,上身又轻轻往下一压,右腿协调自如地一翻,轻松地越过了横竿。他终于打破了县小学生跳高纪录。
这样一改,文章就生动多了,?一杯白开水?就变成了?一杯龙井茶?。一个犹如雄鹰在天空中翱翔的奋力拼搏的运动员形象仿佛出现在我们眼前。?咬紧牙?、?屏住气?、?两眼直盯着?这一连串的细节,不是有力地表现出刘毅的?意志顽强?吗?……修改过后的这段文字之所以能产生这样好的效果,主要是因为在?他跃过了横竿,打破了县小学生跳高纪录?这一主要情节中增加了细节描写,而不像上面所说的那个同学用一般的情节描写代替细节描写,致使文章的中心表现不出来。因此,细节描写要注意一个?细?,即在主要情节中增加有关细小的环节描写,使主要情节更加丰满,使文章中心更加突出。读一读下面这段细节描写。
?杨明的双腿渐渐麻木了,眼皮也直打架。他顺手从地上拾起一个小木棍,朝腿上狠狠戳去,可是麻木的双腿什么知觉也没有。他又使劲拧着眼皮,这下灵了,睡意被赶跑了。他又提起精神专心致志对着老母鸡照了起来……?
这是一位同学写的《小科学迷中》的一段话,写了小科学迷杨明用手电筒代替日光对老母鸡做科学实验的主要情节。杨明?用小木棍狠狠地戳腿??用手使劲拧眼皮?这两个细小的动作是?杨明做科学实验?这一主要情节中的两个细节。这两个细节具体表现了杨明做科学实验的坚强决心和意志。
练习:写一段话来描写老师发脾气时的情景。
五、作文离不开想象
作文不能离开想象。比如《看月食》,作者写月食的过程:?只见月亮不是圆的了,好像被什么咬去了一块似的,慢慢地,月亮成了小船一般,接着像镰刀,像眉毛,像弯弯的细钩,天色越来越暗。一会儿,细钩也不见了,整个月亮被黑影吞没了,只留下个红铜色的圆影子,像一面锣。?
如果没有想象,只是写月亮慢慢地小了,小了,最后只有一个圆影子。你说形象具体鲜明吗?
我们平常的比喻、比拟、夸张、双关等等修辞手法,都是作者发挥奇特想象的结果;我们平常说文章要有新意,这新意也靠想象。不妨举个例子说说—— 作家叶文玲回忆小学时写《秋天来了》作文,老师照例援引一段范文:?秋天来了,树叶黄了,一片一片地飘到地上……?当大多数同学千篇一律地照抄时,她掠过了不安分的一念:大家都这样写多没意思!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于是她把秋天想象成一个穿着金色裙袍的仙女:
她那轻盈的衣袖拂去了太阳的焦热,却将明丽和清爽撤给大地;她用宽大的衣衫挡着风寒,却捧起沉甸甸的谷物和果实奉献人间。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日丽气爽,爱她的天高云淡,爱她的香飘四野。……
她的这篇作文得了个?甲优?,老师在文中又圈又点,接着又将它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这篇作文的成功使她省悟了一点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这别出心裁的构思,这与众不同的?鲜味?,靠的是想象力。
因此,我们作文时,要发挥想象力。如果没有想象作为翅膀,思维便飞不起来了,语言也成了空壳,文章的新意当然成了一句空话。
六、怎样在观察事物中展开想象
在观察中展开想象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拟人修辞法的想象。这种想象的方法,是把事物的特点拟人化,然后进行描写表现出来。如写?小闹钟??叮铃铃地叫起来?,?招呼我按时起床?,?关照我上学不要迟到?。这就是把闹钟能报时的特点拟人化了。再如写?雪花??落在我耳边??和我说着悄悄话??钻进我的脖子里和我捉迷藏?。这就把雪花落下来?沙沙?的声音以及落在脖子里马上融化了的特点拟人化了,这也更突出了作者对雪花的喜爱之情。这样写来,不但使内容充实了,而且还给人以活泼有趣的感觉,留下鲜明的印象。
(2)比喻修辞法的想象。这种想象的方法,是把事物的特点通过打比方的手法表现出来。如写?桃花粉红粉红的,一片一片地开遍山野?的特点,想象成
?像飘在山腰的一朵朵晚霞?,把?花蕊细长细长的,顶端还有小黄点儿?想象成?像一群淘气的孩子争先恐后地探出头来。?
再如,写小红跳长绳时?时而单腿儿跳,时而蹲下来,时而又转圈跳?的样子想象成?像丹顶鹤在翩翩起舞,像一只蝴蝶躲进了花丛里,像小蜜蜂在跳圆圈舞?。这样一写,就把小红跳绳时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了,比单单说她如何如何跳要生动形象的多了。
(3)幻想式的想象。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用了这种想象方法。由点燃火柴看到小小的光亮,幻想坐在大火炉前,看到了烤鸭,看到了圣诞树,看到了奶奶,最后被奶奶带走了。这些幻想是根据火柴点燃后发出的光和热的特点来展开的。当然,火柴的光和热是微不足道的,小女孩终于死掉了。这段幻想由于以事物特点为根据展开了想象,因而使人感到真实可信。有位同学写《吹泡泡》,在结尾时就展开了幻想式的想象。他写到?天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泡泡飞来飞去。看着看着,我忽然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朵小泡泡了。一阵轻风吹来,我和伙伴们在空中互相追逐嬉戏,无拘无束地玩耍着……?他写得多么美呀!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觉得他是那样热爱生活,渴望无拘无束。
想象的内容十分丰富,要想运用自如,一要靠平时多读书,多积累。知识丰富了,展开想象也就会丰富起来。二要养成大胆想象的习惯,经常自觉地在观察事物中展开想象,必定会熟能生巧。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下面的例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春天到了。春风吹拂着大地。这时,泡桐树上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蕾。阳春三月,花蕾便争先恐后地绽开了。那花瓣是淡紫色的,里面还有许多小黑点,花心正中长出三、四根像蜗牛触角似的细丝,这是花蕊。近看泡桐花,像一个酒杯,一股浓郁的香气朴鼻而来,像是使人陶醉的美酒。远看泡桐树,好像一个巨人,长着比千手观音还多的手,拿着数不清的鸡毛掸子,仿佛要扫净空中的灰尘似的。
①这一段主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按要求在段中找出有关句子分别写下来。
描写泡桐花形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泡桐花颜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泡桐树样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下面的几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1)飞机起飞了,把我们带到空中。我从机舱的窗户向外看,一片片云朵就像一座座盖着白雪的小山。掠过云朵,我看见了地面上一堆堆的小村庄,房屋像鸽子笼,绿树像小草,汽车像甲虫,公路像一条线,一切都变得那么小。 这段话写的是从飞机的高空往下看自然景物的情况。一切都变小了,小得什么样子呢?作者在段中用了四个非常巧妙而贴切的比喻,一是把( )比作( ),二是把()比作( ),三是把( )比作( ),四是把( )比作( )。通过这些比喻,把地面景物变小的样子写得生动有趣极了。
(2)傍晚,天边飘来一朵褐色的云。天还没有落黑,就淅沥沥地下起雨来。热闹了一天的城市,在雨中渐渐安静下来。人潮流进了千家万户。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光的绸带,在初夏的绿阴中轻轻地飘着。一群刚放学的孩子撑着伞,仿佛是浮动的点点花瓣。来往的汽车,就像穿梭奔忙的小船……
这一段是雨中街景的描写。段中运用了三个比喻:( ),把?雨中街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