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番实高三年级政治学科 《政治生活》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编号:20102 第一课 第二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课时:2课时 课型:复习课 审核:高三备课组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号 一、学习目标:
1、记忆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的内容;记忆公民的政治性义务的内容。 2、理解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联系实际,运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说明反对“特权”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性。 (2)说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分析相关的社会现象。
(3)联系实际说明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之间的重要性。 二、重点与难点
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性义务。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三、知识清单,找出/写出准确答案并记忆。
1、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 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有哪些? 3、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4、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5、简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6、怎样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知识清单,找出/写出准确答案并记忆。(第一课第三框及第一单元综合探究) 1、我国公民政治生活有哪些主要内容? 2、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有什么区别? 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城镇居民委员会成员及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都是公民在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 说明:
2、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是虚伪的、相对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自由是真实的、绝对的。( ) 说明:
3、公民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的监督都是在行使监督权。 ( ) 说明:
4、只有人民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政治权利。 ( ) 说明:
5、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守法和司法上的平等,立法上是不平等的。( ) 说明:
6、公民都是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的。( ) 说明:
1
2015届番实高三年级政治学科 《政治生活》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五、巩固练习 1、伴随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也不断高涨。在公民政治生活中,我国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是( )
A.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 B.行使政治权利 C.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行使监督权 2、[2012高考,上海卷]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下行使这一权利的是( )
A.团员选举团支部书记 B.村民选举村委会成员 C.工人选举职代会代表 D.选民选举区人大代表 3、“博客”的意思是“网络日志”,也被称为写网络日志的人,目前已成为新兴的网络交流方式。博客在网络上交流情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说明公民享有( )
A.政治权利和自由 B.言论自由的权利 C.质询权 D.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权 4、南京青奥会志愿者小赵,这样谈她做志愿者的感受:“志愿者服务的精神就是这样一次次传递,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觉得有种使命感。”下列活动与小赵感受体现的公民履行政治性义务一致的是( )
①学生家长通过电子信箱向省教育厅举报学校违规办学行为 ②大学生赵某报名参军应征入伍
③某学生发现某网站展示的中国地图上的领土不完整,要求该网站更正错误 ④年薪超过12万的郭某主动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为学习政治生活中“政治权利和义务”这一节课,小东在上搜索到以下素材。若分别按权利和义务进行分类,正确的是( )
①某中学生通过网站向本地政府的环保工作提出建议;
②一些村民积极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为顺利抓获通缉的犯罪嫌疑人创造了条件; ③某选民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中投下神圣的一票; ④某运动员经过奋力拼搏,在运动会上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A.①②为一类,③④为一类 B.①③为一类,②④为一类 C.①④为一类,②③为一类 D.①②③为一类,④为一类 6、下面漫画中某官员的态度( ) A.没有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B.没有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C.没有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D.没有坚持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的原则
7、面对大灾难,尤见真精神。每一次大灾大难都谱写了一曲“众志成城”的民族赞歌。漫画《齐心协力》主要反映了我国公民( )
A.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B.坚持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C.坚持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D.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8、[2012高考,山东卷]当前,我国公民越来越多地借助互联网表达政治意愿,与政府进行互动。公民在使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时应( )
①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②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2
2015届番实高三年级政治学科 《政治生活》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③理性参与网上评议政府的活动 ④依法对政府的工作进行质询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我国公民全部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是( )
A.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 C.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0、[2013高考,广东卷]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句话强调的是( )
A.公民的法制教育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B.公民对法律的认同是法治的力量之源
C.法律是人民意志的直接反映和载体 D.法律意识是公民意识和公民政治素质的内涵 11、[2013重庆]公共外交是政府外交的重要补充,其基础是普通公众,目的在于改善外国公众对本国的态度,影响外国政府对本国的政策。目前,我国每年出境旅游8000万人次以上,普通游客的言行可以带来公共外交的效果,如举止有度、谈吐得体又正面效果,大声喧哗、不守秩序有负面影响。由此可见( )
①公共外交是公众参与政治生活的体现 ②公共外交表明公共利益高于国家利益 ③普通公众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的参加者 ④公共外交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爱国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13浙江]2012年6月,中组部举办推荐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的网上投票活动,短短十天收到的选票就超过4300万张。这表明( )
①我国民众对政治参与具有巨大热情 ②我国政治越来越走向娱乐化大众化 ③网络是一种扩大政治民主的新载体 ④我国公民基本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
A.不同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是不相同的 B.文盲不应该享受政治权利 C.公民的政治参与受个人素养的影响 D.政治是以知识为基础的 14、听证会、政务公开、“开门立法”、基层政权直选试点、政风行风热线??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越来越宽广。“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已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取向。
运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说明公民应怎样做到有序的政治参与?(8分)
3
2015届番实高三年级政治学科 《政治生活》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编号:20102 第一课 第二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教师版) 课时:2课时 课型:复习课 审核:高三备课组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号 一、学习目标:
1、记忆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的内容;记忆公民的政治性义务的内容。 2、理解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联系实际,运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说明反对“特权”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性。 (2)说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分析相关的社会现象。
(3)联系实际说明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之间的重要性。 二、重点与难点
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性义务。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三、知识清单,找出/写出准确答案并记忆。
1、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 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有哪些? 3、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4、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5、简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6、怎样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知识清单,找出/写出准确答案并记忆。(第一课第三框及第一单元综合探究) 1、我国公民政治生活有哪些主要内容? 2、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有什么区别?
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城镇居民委员会成员及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都是公民在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 )
说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或者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选举村委会和居委会成员,不能当做是政治权利中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是虚伪的、相对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自由是真实的、绝对的。( × ) 说明:自由都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的自由。 3、公民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的监督都是在行使监督权。 ( × ) 说明:公民的监督权是指监督国家机关及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4、只有人民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政治权利。 ( × ) 说明:
5、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守法和司法上的平等,立法上是不平等的。( √ ) 说明:
6、公民都是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的。( × )
说明:这种观点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错误认识 正确认识 等同论:权利即是义务,义务即是权利 权利和义务是有严格界限的,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 割裂论:权利和义务是可以分离的 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