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应有健全的机械保养、限额领料、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等制度。 现场机械保养、限额领料、废弃物排放生利用等制度健全,做到有据可查,有究。
序号 评价指标 2.3 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施工应选用绿色、环保材料。 1 2 临建设施应采用可拆迁、可回收材料。 应利用粉煤灰、矿渣、外加剂等新材料降低混3 凝土和砂浆中的水泥用量;粉煤灰、矿渣、外加剂等新材料掺量应按供货单位推荐掺量、使用要 求、施工条件、原材料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 条文说明 本条规定了材料选择的三个方面:材料做到要求建立合格供应商档案库,1.质量良、价格合理,所选材料应符合以下 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求。GB50325 2)GB18580~18588的要求。)混凝土剂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中释3 放氨的GB18588 的要求。
序号 评价指标 条文说明 2.4 材料节约应符合下列规定:应采用管件合一的脚手架和支撑体系。1 如铝合金、2 应采用工具式模板和新型模板材料,塑料、玻璃钢和其他可再生材质的大模板和钢框镶边模板。 材料运输方法应科学,应降低运输损耗率。3 4 应优化线材下料方案。 面材、块材鑲贴,应做到预先总体排版。5 应因地制宜,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6 新材料。 7 应提高模板、脚手架体系的周转率。 本条规定了材料节约的七个方面:利于从实际出发,采用适于当地情况,7.高效当地资源的四新技术。如:“几字梁”、早拆体系、高效钢材、高强混凝土、自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竹材、木材和废渣废液利用等。
序号 2.5 评价指标 资源再生利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 建筑余料应合理使用。 板材、块材等下脚料和撒落混凝土及砂浆应科2 学利用。 3 临建设施应充分利用既有建筑物、市政设施和周边道路。 现场办公用纸应分类摆放,纸张应两面使用,4 废纸应回收。 条文说明 本条规定了资源再生利用的四个方面:使用是指符合相关质量要求前提下的1.用。分类制定并实施施工场地废弃物管划;2.处理现场垃圾,分离可回收利用的废弃 物,将其直接应用于工程。 2.6 2.7 应编制材料计划,应合理使用材料。 应采用建筑配件整体化或建筑构件装配化安装的 施工方法。
序号 评价指标 2.8 主体结构施工应选择自动提升、顶升模架或工作 平台。 条文说明 2.9 建筑材料包装物回收率应达到100%。 现场材料包装用纸质或塑料、塑料泡沫盒、袋均要分类回收,集中堆放。 2.10 现场应使用预拌砂浆。 预拌砂浆可集中利用粉煤灰、人工砂、及工业废料和废渣等。对资源节约、减少扬尘具有重要意义。 2.11 水平承重模板应采用早拆支撑体系。 2.12 现场临建设施、安全防护设施应定型化、工具化、标准化。
序号 评价指标 条文说明 要素评价得分: 项加分=要素评价得分 优选项实际发生条目加分之和实际发生项条目应得分之和)=(实际发生项
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评价
序号 评价指标 3.1 条文说明 签订标段分包或劳务合同时,应将节水指标纳施工前,应对工程项目的参建各方的节水指入合同条款。 合同的形式进行明确,便于节水的控制和水充分利用。 3.2 应有计量考核记录。
序号 评价指标 条文说明 1 应根据工程特3.3 节约用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点,制定用水定额。 2 施工现场供、排水系统应合理适用。 3 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应采用节水器具,节水器具配置率应达到100%。 4 施工现场的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应分别计量。 5 施工中应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6 混凝土养护和砂浆搅拌用水应合理,应有节 水措施。 7 管网和用水器具不应有渗漏。 本条规定了节约用水的七个方面: 1.针对各程情况,制定用水定额指标,使施工过程节取之有据。 2.供、排水系统指为现场生产、食堂、澡堂,盥洗和车辆冲洗配置的给水排系统。 3.节水器具指水龙头、花洒、恭桶水件器具。 4.对于用水集中的冲洗点、集中搅拌要进行定量控制。 优先选择利于节水的施对节水目标实现,5.各项防渗漏闭管道通水艺,如混凝土养护、 水及喷淋试验等,均进的节水工艺。优先采用商品混凝施工现场免现场搅拌,6.要设置水计量检土和预拌砂须现场搅拌时,混凝土养护采取薄膜包裹覆环水利用装置。 杜绝无措施浇水养护。喷液等技术手段,盖,
序号 评价指标 条文说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