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活动
祖国知识挑战赛
淄博市市直机关第二幼儿园 梅迎迎
教学理论依据
幼儿园的社会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枯燥的说教不能有效将幼儿的社会认知转化为社会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特点,就是其情绪的易感染性。因此,活动中我选择了大量有关中国的图片,让幼儿在大量的图片信息中感受中国物产的丰富、风景的优美以及传统节日和文化;通过活动最后声情并茂的诗歌朗诵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幼儿的情绪,激发他们自然而然地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水平的提高,大班幼儿喜欢竞争,喜欢做有挑战性的事情,因此,我充分利用竞赛性游戏的形式组织整个活动,让幼儿在不断的挑战中丰富社会认知,获得成功感,增强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和正确面对输赢的心态,这些良好品质对幼儿个体的社会性发展也是非常有益的。 教学策略
1.精心选择图片,促进社会认知目标达成。
根据活动内容,精心选择了11幅涵盖中国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景观、传统文化以及基本常识的照片,本着由易到难的顺序依次呈现,不断递增游戏难度,实现了“了解一些与中国有关的事和物”的社会认知活动目标。
2.竞猜游戏贯穿始终,发展幼儿思维品质。
猜谜游戏既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又引发了幼儿的主动思考。在猜谜的过程中,提供信息的幼儿要进行观察、分析、归纳、表述,猜谜的小朋友则需要专注倾听、联想、判断,这些都在无形中培养了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不断迎接新挑战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在必答—抢答—团队竞猜等一环扣一环的挑战赛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幼儿遵守规则、自我控制、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以及正确面对输赢的心态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4.巧妙运用移情法,实现社会情感目标。
通过观看画面、诗歌朗诵等方式促进幼儿的“移情”,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幼儿,实现社会情感方面的目标。 活动目标
1.根据图片信息,尝试描述事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一些与中国有关的事和物,激发孩子对中国的情感。 3.培养规则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和正确面对输赢的心态。 活动重点
根据图片信息,尝试描述事物的主要特征,与同伴配合进行竞猜游戏。 活动难点
自觉遵守游戏规则,控制自己不说出谜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了解一些有关中国的知识。 2.物质准备:ppt 课件、记分牌两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调动已有经验,激发游戏兴趣:
再过几天就是国庆节了,你知道有关中国的知识吗?今天我们举行一个祖国知识挑战赛,敢接受挑战吗?
二.个人抢答赛,感受游戏乐趣,建立接受挑战的信心。 1.中国的首都是哪里? 2.八月十五叫什么节? 3.中秋节吃什么? 4.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小结:孩子们回答得又快又准确,这些问题难不倒你们。那就开始新的挑战。 三.个别幼儿示范,了解挑战赛游戏玩法。
用熊猫和筷子作例子,引导幼儿探索描述物品典型特征的方法和猜谜的技巧。如中国的国宝,有黑色的眼圈,爱吃竹子等。
四.团队合作,进行祖国知识挑战赛。
1、把全体幼儿分成两组,交待分组游戏的规则:游戏时每组轮流上一位小朋友当猜谜的人,顺利猜出一个谜底得10分,所有孩子都参与结束后,得分多的组为胜。
2、开始游戏。
(1)出示五星红旗的图片,让幼儿猜想。
小结:五星红旗是我们国家的国旗,小朋友们都认识。 (2)出示天安门广场的图片,让幼儿猜想。
小结:北京是我们中国的首都,而天安门又好比是北京的心脏,是我们中国非常重要的一个地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