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材料作文 2019.11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浪
前浪:是你推着我前进吗? 后浪:我以为是紧随着你。 于是,
前浪和后浪扬声大笑向海。
浪,每个人都见过;由浪联想到生活,联想到人生,却是诗人的独到发现。诗里的“浪”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它给人怎样的启迪?请以“浪”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所写内容必须与材料中“浪”的 含义有关;不少于800字。
1, 【答案】缅怀先烈 激励奋进
我们相信,战争过后,爱心必定凝聚成战胜灾魔的无限勇气和力量;风雨过后,那道壮美的彩虹必将永驻我们的心底。 --题记
“清风吹旷野纸钱风,古墓垒垒春草绿。”吟诵着白居易的诗,走在祭奠革命烈士的陵园前,心情越来越沉重……
思绪飞到以前,头脑中不停地浮现出这些画面:狼牙山五壮士,宁死不屈,战斗到最后一刻,最后,毅然跳下悬崖,壮烈牺牲,令敌人胆战心
惊;邱少云,为了革命的胜利,烈火烧身一动不动,用生命换来了胜利的曙光;夏明瀚烈士英勇就义前,面对敌人的嚣张气焰,大义凛然地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瀚,还有后来人。”的壮丽诗篇…… 历史的列车,载着曾经的荣辱,带着深沉的思索驶入一个新的世纪。如今,这些革命先烈都已沉睡于地下,望着他们一个个的慈祥头像,心里充满了崇高的敬意。只能让爱永驻于心底而静静地追思,深深地缅怀,把最深情的思念和最崇高的敬意,寄托在这朵小白花上,真挚而严肃地把它赠送给伟大的英雄们。
孟子说过:“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者也,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又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慨括出革命先烈舍生取义报国的壮志雄心,勾勒出中华儿女的赤胆忠心。
这民族的英雄,祖国的功臣,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在民族的毫发间,热血横洒,才有了现在祖国的富强。作为新时代的先锋,我们应该学习革命先烈们“爱祖国高于一切”的爱国热情;“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我真横刀向天吴,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爱国情操…… 我们现在宽敞明亮的教室,条件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谐安祥的美好社会难道不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吗?我想是的,如果没有他们,也就没有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所以,我们应当“树爱国之心,立爱国之志。”以钢一般的意志,火一样的热情,继承革命的遗志,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举头望去,远处春的绿色融入视眼。鸟儿唱着春天的奏鸣曲,漫天的花儿四处飘荡,绿油油的嫩芽钻了出来,到处繁花似锦,万物复苏的好景象。再眨眨眼,眼前的景象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烈士墓前的一
朵朵小白花。
我想,这些景象昭示着逝去的人新生命的开始,一个充满期望和祝福的开始。“逝去的人永远逝去,活着的人应当好好珍惜。”
“红花无情实东风,青山有幸埋忠骨。”革命先烈们,你们的死重于泰山,你们与青山同在,与大地同存。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你们是民族的拯救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先驱。
你们是我们心中的一块丰碑,我们要把你们当作今后生活的榜样。我们将继承你们的遗志,为建设新中国而奋发图强。相信我们吧!我们的背后将是一个崛起的新中国。
英雄悲壮地陨落,那一瞬间发散的光亮,却是以照亮漫漫长夜般的历史。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话题作文。话题“浪”是由一首小诗引出的。因此,首先要读懂这首小诗。诗歌是用形象来表情说理,这首诗也不例外。要找到这首小诗的形象所寓含的道理(也就是本次作文的“立意”),就得看清诗中对“浪”的种种“限制”。“浪”分“前浪”和“后浪”,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但又一起“向海”,说明目标是一致的。由此可看出,诗作所阐述的是现实人生中目标相同的竞争者之间的关系。由前浪感激后浪的“推”,后浪说自己是“紧随”前浪,我们就会明白,前浪与后浪的关系是“事业有成者”与“后起之秀”之间的关系,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与“潜能生”之间的关系。前浪是后浪的赶超目标,又是学习榜样;后浪是前浪的威胁,又是激励其继续前进的动力。因而,这首小诗所荷载的哲理主要有:人类历史继往开来,年轻人向年长者学习,年长者从年轻人那儿得到激励;竞争可激发潜能,竞争对手间应相互感激等。其次,确定自己的写作的具体“立意”。可从竞争激发潜能,要感谢对手;同学间相互竞争是必然的,是对手也是朋友;联系社会和个人生活,可以写
老一辈和新一辈的人生接力;可以谈相互谦让无私奉献的美好品德;可以讲团结互助形成合力的重要;可以由浪的团结想到合作共贏共创和谐社会;可以说伟大目标凝聚人心的作用;也可以从反面入手,鞭挞自私嫉妒、争名夺利、相互打击拆台甚至倾轧的陈规陋习;心胸宽广悦纳对手的人往往无敌于天下等角度收集、整理写作材料。
点睛:话题作文,是一种用一段导引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 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在高考题型中话题作文出现的概率最高,一般考生多以写议论文为主。这首拟人化的小诗形象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江河之水后浪推前浪,汇聚成流,源源不断奔向大海。前浪说是后浪推着自己前进,后浪说自己是紧紧跟随着前浪。前浪把功劳归于后浪,后浪由衷地赞许前浪,彼此谦让、称赞、感谢并归 功于对方。这是一种谦逊友好的态度,显出豁达无私的胸襟。正因为这种襟怀和气度,才前浪连后浪,一浪又一波,形成了一川奔流向前浩 荡澎湃的巨浪,奔向它们共同的目标一大海。参考拟题:浪的哲学;“前浪”+“后浪”=成功;无私的奉献是前进的内动力;甘为人梯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