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艺术概论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0:41:4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8、现代主义创作方法: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虽也有主义之称,却没有一种与之相应的统一的创作方法。他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是十九世纪末以来西方各种文艺新潮和艺术流派的总称,包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后期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等。

19、后现代主义创作方法后现代主义是二十世纪中期以后,西方后工业社会现实矛盾中所产生的一种文化艺术思潮,是多国文化的资本主义社会文化艺术商品花的产物。它的含义尚无统一的界定。他企图突破传统乃至现代主义的审美范畴,漠视主观感情个性风格,强调客观性,作者与作品分离;广泛运用大众传媒介;主张艺术的多元价值取向;反中心、反权威、反深度、而 追求平面化;即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艺术生活化和世俗化;艺术的创作是一种对混乱、变形、零散化的外部世界的随意性的体验和个体绝对自由的选择,即怎么都行;因此,艺术不再是静观的对象,而是一种行动的艺术。

20、野兽主义;野兽主义(Fauvism)是自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它虽然没有明确的理论和纲领,但却是一定数量的画家在一段时期里聚合起来积极活动的结果,因而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画派。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

21、立体主义:立体主义(Cubism)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型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艺术家以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物体的各个角度交错迭放造成了许多的垂直与平行的线条角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画面没有传统西方绘画的透视法造成的三维空间错觉。背景与画面的主题交互穿插,让立体主义的画面创造出一个二维空间的绘画特色。

抽象主义: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又称抽象主义,或抽象派。二战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一种绘画流派。抽象派这个字第一次运用在美国艺术上,是在1946年由艺术评论家罗伯特·寇特兹Robert Coates所提出的。\抽象表现主义\这个词用以定义一群艺术家所做的大胆挥洒的抽象画。他们的作品或热情奔放,或安宁静谧,都是以抽象的形式表达和激起人的情感。

未来主义:未来主义是发端于20世纪的艺术思潮。未来主义的滥觞最早出现于1907年,意大利作曲家弗鲁奇奥·布索尼的著作《新音乐审美概论》被看作未来主义的雏形。未来主义思潮主要产生和发展于意大利一国,却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影响,俄罗斯尤为明显。 未来主义者们将沉溺于昔日时光的行为戏称为“过去主义”,将这类人称为“过去主义者”。他们有时甚至对这些所谓的“过去主义者”们进行身体上的攻击。这些“过去主义者”包括那些对未来主义的画展或演出没有兴趣的人们。 未来主义者对现代战争大加颂扬,认为战争是艺术最终极的形式。一些未来主义者们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幸存者,怀有深刻的民族主义思想。这些经历使得他们未来主义者公然支持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

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在法国开始的文学艺术流派,源于达达主义,并且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力深远。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所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超现实主义给传统对艺术的看法有了巨大的影响。也常被称为超现实主义运动。或简称为超现实。

22、波普派:艺术波普派。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流行口味,通常有清新的噪音和电子舞曲节拍、有一把优雅浪漫的流行美声;在慢板舞曲的结构里,刺绣进精美的吉他、键盘、小提琴、仿弦乐,充满了电子味和现代感。如The House of Love、Modern English。艺术波普派与更流行的英伦新浪漫接壤,后者中的代表有Japan、Duran Duran、Talk Talk、Howard Jones、The Dream Academy、Icehouse、The Christians、Tears For Fears 、The Farm……这些雅俗共赏的浪漫名字从昨天铺到今天,构成英

国流行乐中极具代表性的声音。

23、象征主义:象征主义,名词源于希腊文Symbolon,它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指“一块木板(或一种陶器)分成两半,主客双方各执其一,再次见面时拼成一块,以示友爱”的信物。几经演变,其义变成了“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概念的习馈代表”,即引申为任何观念或事物的代表,凡能表达某种观念及事物的符号或物品就叫做“象征”。它与通常人们用的比喻不同,它涉及事物的实质,含义远较比喻深广。是19世纪末在法国及西方几个国家出现的一种艺术思潮。/

24、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一种艺术流派。达达主义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

25、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现代重要艺术流派之一。20世纪初流行于德国、法国、奥地利、北欧和俄罗斯的文学艺术流派。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韦为表明自己绘画有别于印象派而首次使用此词。后德国画家也在章法、技巧、线条、色彩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地“创新”,逐渐形成了派别。后来发展到音乐、电影、建筑、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

26、新古典主义,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新古典主义,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艺术的反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艺术,并且知晓所模仿的内容为何。

27、新印象主义(New-Impressionism) 试图用光学科学试验原理来指导艺术实践.。谢佛勒所著<<色彩的并存对比法则>>中有关色彩混合的理论,自然科学试验的成果表明, 在光的照耀下, 一切物象的色彩是分割的色彩, 必须把不同的, 纯色彩的点和块不经调混地并列在一起. 用这种方法, 颜色的彩度的亮度可以获得最鲜明的效果, 而中间色则是在观赏者眼中的视觉调绘中形成的 蒙德里安

. 因为新印象主义根据这一色彩分割的理论作画, 所以也被称作\分割主义\也因为他们在具体敷色时用点彩的方法, 所以有被称作\点彩派\

28、人文主义(humanism)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

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13世纪末期,在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另有相关图书。

29、维纳斯(Venus)是希腊神话中的爱神、美神,同时又是执掌生育与航海的女神,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阿芙罗狄忒(Aphrodite)。拉丁语的“金星”和“星期五”等词都来源于此。维纳斯也出现在诸多历代文学作品和西方油画里。影响力最大的艺术品是1820年在爱琴海米洛斯岛的山洞中发现的维纳斯雕像。维纳斯还是日本富士通公司(Fujitsu)研发出的全世界运算速度最快的CPU的名字(Venus)。

30、罗可可”又名“洛可可”,所谓\罗可可\原是一个派生词,本意是指描写那种贝壳似的装饰图案。

这种偏好艳丽色彩与优雅装饰的风气取代了巴罗克时代雄健奔放的趣味,表现出一种轻松活泼的特点。它由法国路易十五宫廷形成后流行开来,波及到德、奥和其他国家, 以至形成了18世纪在欧洲占统治地位的\罗可可\风格的艺术形式。

31、巴洛克(Baroque)巴洛克一词原指不规则的,怪异的珍珠,在当时具有贬义,当时人们认为它的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低,但现在,人们已经公认,巴洛克是欧洲一种伟大的引艺术风格。

32、六法论:中国古代品评美术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六法”最早出现在南朝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六法论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中国古代绘画自此进入理论自觉的时期,以六法作为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标准。对谢赫的六法原文,后人因断句不同而释义略有区别。 33、扬州八怪: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

34、上海画派:\海派\形成 于19世纪中叶。上海开埠之后,工商业的发展使这里成为新的绘画市场,吸引了江浙

一带专业画家云集在上海一画家,师承不同,各有专长,虽有受\小四王\、\后四王\影响的名家,但是居于主流地位的画家,则是被称为\海派\的群体。\海派\善于把诗书画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又从古代刚健雄强的金石艺术中吸取营养,描写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将明清以来大写意水墨画技艺和强烈的色彩相结合,形成雅俗共赏的新风貌。

35、春蚕吐线描:

36、吴带当风: 中国画术语。是对吴道子人物画风格的概述。吴道子(约686-760)是盛唐最杰出的画家,在宗教画上成就突出。在用笔技法上,他创造了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描摹对象的份量感和立体感,他突出了人体曲线和自然的结合,这种画风在后来的西方也有一定的影响。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故有“吴带当风”之称。 后人亦以之称美其高超画技与飘逸的风格。

37、吴门四家:明四家(吴门四家):指中国画史上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画家。“吴门四家”中沈周与文徵明,是吴门派文人画最突出的代表。他们都在江苏苏州从事绘画活动。因苏州古为吴地,故又称、沈、文、唐、仇为“吴门四家”。

38、清四僧:四大名僧:在中国画史上称“四僧”,是指明末清初四个出家为僧的画家。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和渐江(弘仁)。四人都擅长山水画,各有风格。他们都竭力发挥其创造性,反对摹古,取得创新成就,其特点:石涛之画,奇肆超逸;八大山人之画,简略精练;髡残之画,苍左淳雅;弘仁之画,高简幽疏。都自具风裁。他们的画风对后来的“扬州八怪”有较大的影响直到近代的吴昌顾、齐白石等画家。 39、帛画;帛画,中国古代画种。因画在帛上而得名。帛是一种质地为白色的丝织品,在其上用笔墨和色彩描绘人物、走兽、飞鸟及神灵、异兽等形象的图画,约兴起于战国时期,至西汉发展到高峰。 40、以形传神: 中国古代关于心身关系的理论。虽然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但却包含深刻的心理学思想。形指身体,神指精神或心理。 41、波陈派:

42、俑:中国古代坟中墓中陪葬用的偶人。是象征殉葬奴隶的模拟品。东周墓中出现渐多,秦汉至隋唐盛行,北宋以后逐渐衰落,但仍沿用到元明时期。俑的质料以木、陶质最常见,也有瓷、石或金属制品。宋代以后纸明器开始流行,陶、木、石质的俑开始渐渐减少。俑的形象,主要有奴仆、舞乐、士兵、仪仗等,并常附有鞍马、牛车、庖厨用具和家畜等模型,还有镇墓胜的神物。俑大多

真实地模拟着当时的各种人物,因而可以考见当时社会的生活习俗,也是研究各代舆服制度的重要资料。俑还可以反映出各个时代雕塑艺术的水平。 43、南陈北崔:晚明时代的画家陈洪绶(也称陈老莲)与崔子忠在中国绘画史上并称为“南陈北崔”,两人不仅均以画、尤其是人物画名世,为人、处世、遭际、性情乃至画风也各有相通之处,画史经常将两人相提并论。 44、华亭派:

“华亭派”又名“松江派”,以顾正谊为创始,以董其昌为代表。 董其昌深谙古法,所画用笔洗练,墨色清淡,风格古雅秀润,代表了“华亭派”的风格,与“吴门画派”精工具体形体对照。 董其昌以自己的绘画实践作理论的基础,“开堂说法”,提出了引起后世争论的“南北宗”学说。 董其昌提倡文人画的书卷气,强调南宗绘画的正统地位,从而表明崇南贬北的个人爱好。虽然董其昌“南北宗”论为一己之说,但是它能形成巨大的社会反响,应该说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华亭派”中的其他画家还有宋旭、陈继儒、赵左(苏松派)、沈士充(云间派)等。

45、海上三任: 任熊、任熏和任颐又合称“海上三任” 中国绘画到了清末,以北京为中心的四王画派走向衰落。与此同时,上海的海派开始兴起。19世纪中叶,上海经济迅速发展,商业的发展使上海形成了新的绘画市场,吸引了江浙一带的画家,形成了“海派”画家群体。海派善于把诗、书、画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又从古代金石艺术吸取养分,描写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将明清以来的大写意水墨画技巧和强烈的色彩相结合,形成雅俗共赏的新格局。海派主要画家有前期的张熊、朱熊、任熊,人称“三熊”。晚期以吴昌硕为主要代表。另外,未定居上海的画家赵之谦和虚谷也被视为海派名家。

四、简答题:

1、简述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因:

根本动因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需求的增加,推动艺术的发展。 2、什么是艺术,艺术如何分类:

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宣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属浓缩化和夸张化的生活。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

分类:1、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分四个类型,视觉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听觉艺术,包括音乐文学,曲艺;时空艺术,包括戏剧、电影、电视剧、舞蹈和杂志。 2、以艺术形态的感知方式分为四个,视觉艺术,包括绘画雕塑 、工艺美术、舞蹈。听觉艺术包括音乐、曲艺。想像艺术主要指纹学。

3、以艺术形态的创作方法分类:1、造型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表演艺术包括音乐 舞蹈 戏剧 曲艺 。语言艺术 包括文学的各种样式。综合艺术包括电影和电视剧。

3、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各有什么特征: 浪漫主义: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术语之一。这个术语一般在两种意义上被人们使用:一种是广义的现实主义,泛指文学艺术对自然的忠诚,最初源于西方最古老的文学理论,即古希腊人那种\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的观念,作品的逼真性或与对象的酷似程度成为判断作品成功与否的准则。

搜索更多关于: 艺术概论试题 的文档
艺术概论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n4wa1e3my5zpak1bu3o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