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
8.屋面工程
本工程主楼塔顶为钢结构,主要采用圆管空间桁架结构体系。屋面维护结构采用带框玻璃幕墙。当屋面钢结构幕墙施工时,我司将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上报审批。
裙房部位屋面防水等级为I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25年,三道防水设防,采用刚性防水层,下铺自粘性聚酯卷材防水。在位于女儿墙转折处,高低屋面转折处,雨水口,阴阳转角等重点部位于大面积施工前,增途防水胶两道。
屋面如有设备基础,基础下面加设一道防水卷材,防水层包裹至设备基座的上部,并在地脚螺栓周围满涂防水油膏。
在卷材屋面基层与凸出屋面结构(女儿墙、立墙、变形缝等)的连接处,以及基层的转角处(出水口、天沟、檐口、屋脊等)均做成圆弧,出水口的结构层低于周边。
共32页,第 24 页
施工组织设计
9.装饰装修工程
装饰装修分部工程包括内墙装修、外墙装修、楼地面、门窗等子分部,装修施工应遵循内装修由下而上,外装修由上而下。装修阶段虽然工作面较多,但介入的工种及各专业施工队伍较多,所以必须进行周密合理的安排,处理好穿插施工的关系。届时根据样板及实际情况编制装修阶段施工方案,上报审批。
装修工程主要为外墙外保温、内外墙抹灰及楼地面及房间精装修工程,主要组成部分的施工要点: 9.1抹灰工程
对主体结构工程进行核查验收,并取得结构验收手续后方可进行抹灰工程。基层处理:抹灰前检查加气砼墙体,对松动、灰浆不饱满的拼缝及梁、板下的顶头缝用掺水量10%的界面剂灰浆填塞密实。将露出墙面的舌头灰刮净,墙面的凸出部位剔凿平整,然后在砼与填充墙交接处钉300宽钢丝网洒水湿润:将墙浮尘清扫干净,分数遍浇水湿润。贴灰饼:用托线板检测一遍墙面不同部位的垂直平整情况,以墙面的实际高度决定灰饼数量,一般灰饼间距以1.8m为宜。抹护角:室内墙、柱面及门窗阳角均须做水泥砂浆护角,护角宽度每边不少于50mm,高度不小于2m。待底子灰六七层干时罩水泥砂浆面层灰,面层灰要抹平、压实、压光。 9.2水泥楼地面
基层清理:基层表面应坚固密实、干整,并经清理洁净,表面无起砂现象,表面粗糙且要经监理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水泥拌合料铺设前应保持基层表面有一定的湿润,但不得有积水,有利面层与基层结合牢固,防止空鼓。砼(砂浆)的拌制应采用机械搅拌,其配合比必须符合要求,坍落度不宜大于30mm,搅拌必须均匀,所用原材料必须经检验合格。砼(砂浆)铺设前应按标准水平线贴饼,以控制砼(砂浆)浇筑厚度。铺设时,在基层表面上刷一层水灰比为0.4~0.5的水泥浆,并随刷随铺,刮平找平。砼摊铺刮平后,用平板振动器或滚筒碾压密实,以不冒气泡为度。允许规定时,在继续浇筑前应对接槎处进行清理和处理后,再进行后续拌合料的浇筑,施工时应重视接缝处的捣实压平工作,不应冒出接槎。拌合料铺平压实后,必须做好面层的抹平和压光工作。初凝前应完成面层抹平,搓打均匀,待砼凝结即用铁抹子分遍抹压面层,注意不得漏压且表面不得留有抹印。楼地面施工完毕后,应在24h内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在常温下连续养护不少于7d,使其在湿润的条件下硬化。对于做防水层的找平层,在阴、阳角处应用
共32页,第 25 页
施工组织设计
砂浆做好圆弧形,R=50mm,防水层应待找平层干燥后方可施工。为保证普通水泥踏步阳角不掉边,每个楼梯阳角通长设1根Ф6.5圆钢,用间距不大于350mm的两根Ф6钢筋作支撑点,并将圆钢在踏步基层上锚固好。 9.3 外墙保温
外墙采用50厚深色挤塑聚苯板保温、隔热措施。施工时届时编制外墙保温专项施工方案,上报审批。
共32页,第 26 页
施工组织设计
10.脚手架工程
10.1外墙脚手架
外墙采用双排钢管脚手架,由大小横杆、竖向立杆、安全栏杆、斜杆、挡脚板、剪刀撑组成,采用Φ48×3.5钢管,并用扣件连接成整体,地上部分脚手架外排内侧挂绿色密目安全网,操作底部满挂大眼网。材料选择钢管选用Φ48×3.5焊接钢管,用于立杆、大横杆、剪刀撑和斜杆的钢管长度为4~6m,小横杆的钢管长度为1.2m,钢管禁止有明显变形裂纹和严重锈蚀,且应刷防锈漆。应使用与钢管直径相配合的符合我国现行标准的可锻铸扣件。脚手板及挡脚板均采用3mm厚的冲压钢板制成的长3~4m、250mm宽的脚手板,自重不超过0.3KN且表面应具有防滑防积水构造。脚手架的结构形式结合本工程的结构形式和实际情况,六层及以下采用双排落地式钢管扣件脚手架。七层以上采用整体爬升脚手架。底层的出入口为方便人员进出搭设入口防护架;在脚手架搭设过程中为满足施工人员上下和零星材料运输需要,在脚手架中设置一道斜道。装修阶段,外脚手架随外装修进度由最上段逐段向下搭设直到底层。落地式双排钢管外脚手架:步距1.8m,立杆横距0.9m,立杆纵距1.5m。搭设作业程序:落地式双排钢管外脚手架放置纵向扫地杆→自角部起依次向两边竖立第1根立杆,底端纵向扫地杆相接固定后,装横向扫地杆并也与立杆固定,每边竖起3~4根立杆后随即装设第一步纵向平杆和横向平杆,校正立杆垂直和平杆水平使其符合要求后,拧紧扣件螺栓,形成构架的起始阶段→按上述要求依次向前延伸搭设,直至第一步架交圈完成,检查验收合格后→设置抛撑→按第一步架的作业程序和要求搭设第二步、第三步??→随搭设进程及时装设连墙件和剪刀撑→装设作业层间横杆,铺设脚手板和装设作业层栏杆挡脚板和围护、封闭措施。整体爬升脚手架爬升脚手架附着在结构物上,通常提升或顶升设备固定在与脚手架脱离的独立承力架上,承力架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上,利用承力架将脚手架架体提升,脚手架架体提升到位后与结构物固定,再利用脚手架架体将承力架连同提升设备提升到新的高度并固定。如此,脚手架架体与承力架互为利用,交替与结构物固定,交替爬升;体爬升脚手架的架体高度一般控制在18m 以下,考虑到提升设备能力一般为36100kN 左右,提升点的间距宜控制在7m 以内;整体爬升脚手架是一种专用脚手架体系,由基本的提升系统、架体承力系统以及防外倾防坠落系统协调工作。因此,必须经足尺试验,证明其系统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安全可靠; 整体爬升脚手架应有可靠的防外倾措施,可靠的
共32页,第 27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