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选读本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妇女无所幸.
A. 而君幸.于赵王 B.幸.得脱矣 C.大王亦幸.赦臣 D.幸.可广问讯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乃辞谢.,固请 A.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B. 往昔初阳岁,谢.
家来贵门 C. 多谢.
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D. 沛公??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A. 皆曰秦贪,负其强
B.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决负.
约不偿城
D.廉颇闻之,肉袒负.
荆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 相如顾.召赵御史 A. 顾.
吾念之 B.赢得仓皇北顾.
C.三顾.
臣于草庐之中 D.子布、元表诸人各顾.
妻子 5.下面“以”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③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⑤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⑥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①/②/④⑤/③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6.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使人遗.赵王书 遗:送,送给 B.王必.
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必:必定 C.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负:凭借,倚仗 D.且以一璧之故逆.
强秦之欢,不可 逆:触犯,冒犯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尊重
B.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 奉:献 C.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 奏:弹奏
D.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因:经由,通过
8.下列各句中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臣愿奉璧往使
已而相如出 B.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 赵立奉璧来
C.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1
④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D.秦自繆公以来二十余君 召有司案图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全都跟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 ①璧有瑕,请指示王 ②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③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④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⑤赵王以为贤大夫 ⑥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⑦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⑧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A.②③⑤ B.①⑦⑧ C.④⑥⑦ D.①⑤⑥ 10.下列各句中“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
B.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C.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
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 .
D.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 吾其还也 ..
11.下列各句中“乃”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今君乃亡赵走燕 ②上曰:“此非庙垣,乃堧中垣。” ③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④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⑤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⑥乃使其从者衣褐
⑧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①②⑦⑧ / ③④ / ⑤⑥ D.①⑧ / ②③⑤ / ④⑥⑦
⑦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 A.①② / ⑦⑧ / ③④ / ⑤⑥ C.①⑧ / ② / ③④⑥⑦ / ⑤
12.下列各句中“所以”的用法与其他几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B.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C.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吾知所以拒子矣,吾不言
13.下列各句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以勇气闻于诸侯 ③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④君幸于赵王 ⑤取阳晋,拜为上卿 ⑥何以知之 ⑦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⑧设九宾于廷 ⑨君何以知燕王 ⑩大王见臣列观 ⑾燕王欲结于君 A.①③ / ②④ / ⑤⑥⑨ / ⑦⑧⑾ / ⑩ B.①⑦ / ②⑧⑾ / ③ / ④⑤ / ⑥⑨ / ⑩ C.①⑦③ / ②④⑤⑧⑾ / ⑥⑨ / ⑩ D.①⑦ / ④⑤ / ②⑧ / ⑩⑾ / ③ / ⑥⑨ 1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天下无治《尚书》者 治:研究 .B.吾去公归矣 .
去:离开
C.大王见臣列观 .
列:列席 恨:后悔,遗憾
D.公言善,吾亦恨之 .
1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上目都,都不行 B.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
2
C.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 ..
D.计划始行,卒受大戮 ..
16.“以为”用法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 ( ) A.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 B.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C.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 ..
D.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导绎 ..
17.“而”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各项的一项是 ( ) A. 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 B.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C.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 D.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18.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一致的一项是 ( ) A.晁错者,颍川人也
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何以知之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 C.求人可使报秦者 D.乃设九宾礼于廷
19.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 A.内杜忠臣之口
错父闻之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牛之何
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C.毕礼而归之
D.拜都为雁门太守,而便道之官
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错常数请间言事 间:偷偷地 .B.由此与错有卻 .
卻:通“隙”,嫌隙,隔阂 罢:撤退 疾:痛恨
C.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 .D.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
2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晁错“峭直刻深”的一组是 ( ) ①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②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
③数上书孝文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 ④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 ⑤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⑥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22.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
A.魏其侯使人以间与临江王 B.窦太后乃竟中都以汉法 ..C.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 D.大宛以为然 ..2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贾姬如厕,野彘卒入厕 B.已倍亲而仕,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
3
C.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 D.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 24.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不是古今意义的一项是 ( ) A.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 B.其势必不敢留君 ....C.居岁余,郡中不拾遗 D.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 ....25.下列各句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临江王既为书谢上,因自杀。 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 ..B.匈奴至为偶人象郅都 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为引兵去 ..C.见骞,喜,问曰:“若欲何之” 窦太后闻之,怒,以危法中都 ..D.骞因与其属亡向月氏 魏其侯使人以间与临江王 ..
26.下列句子句式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郅都者,杨人也 ②面折大臣于朝 ③若欲何之 ④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 ⑤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⑥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 ⑦张骞,汉中人 ⑧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 ⑨ 窦太后乃竟中都以汉法 ⑩尝从入上林 ⑾令骑驰射莫能中,见惮如此。
A.①⑦ / ②④ / ⑥⑨⑾ / ③⑤ / ⑧⑩ B.①⑦ / ②⑨ / ⑧⑾ / ④ / ⑤⑩ / ③⑥ / C.①⑦③ / ②④⑤⑧ / ⑥⑨⑾ / ⑩ D.①⑦ / ④⑤ / ②⑧⑾ / ⑩/ ③ / ⑥⑨
27.下列句子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上目都,都不行。 ②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 ③面折大臣于朝 ④匈奴患之。 ⑤西走数十日,至大宛。 ⑥既......臣大夏而居地肥饶 ⑦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 ..A.① / ②⑥ / ③⑤ / ④ / ⑦ B.①⑦ / ④⑤ / ② / ③ / ⑥
C.①③ / ②④ /⑤⑥ / ⑦ D.① / ② / ⑥ / ③⑤ / ④⑦
28.加点词语的解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 遣骞,为发导驿 ..B.乃募能使者 孝景帝乃使使持节拜都为鴈门太守 ..
C.臣诚恐见欺而负于赵 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D.旁十余郡守畏都如大府 尝从入上林,贾姬如厕 ..29.加点词语的解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竟郅都死不近雁门 窦太后乃竟中都以汉法 ..B.若欲何之 宁力不胜而智不若也 ..C.汉何以得往使? 经匈奴,匈奴得之 ..
D.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 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 ..30.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道必更匈奴中 经过 .B.匈奴得之,传诣单于 到??去 .C.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 随从者 .D.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 感谢 .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