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细胞生物学总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6 10:30: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在大分子运输的同时也完成后被运输到特定部位发挥生物学功能。○

成了内膜系统中各种细胞器膜的更新。

7.内质网的功能:(1)粗面内质网的功能:合成蛋白质;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修饰;蛋白质糖基化修饰;对蛋白质进行分选与转运;RER与膜脂的合成。(2)光面内质网的功能:解毒作用;糖原代谢;合成脂类;与胃酸的生成有关;与胆汁的生成有关;与血小板的形成有关;储存和调节Ca2+浓度。

8.高尔基复合体的功能:高尔基复合体在细胞分泌活动中起着重要的运输作用,在分泌颗粒的形成过程中起着浓缩、修饰、加工等作用; 高尔基复合体与蛋白质的加工有关,参与糖蛋白的合成和修饰; 溶酶体酶的磷酸化;分泌性蛋白部分肽链的水解;高尔基复合体蛋白质的分拣运输;糖类合成的工厂。

9.溶酶体的功能:细胞内的消化器官,对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及防御外来微生物侵袭具有重要作用。(1)清除细胞内衰老细胞器及生物大分子—“清道夫”作用;(2)防御功能;(3)作为细胞内的消化“器官”为细胞提供营养;(4)分泌腺细胞中,溶酶体摄入分泌颗粒,可能参与分泌过程的调节;(5)参与清除赘生组织或退行性变化的细胞;(6)精子的顶体反应。

10.过氧化物酶体不属于内膜系统,过氧化物酶体又称微体,是由单层膜围绕的内含一种或几种氧化酶类的异质性细胞器。

11.蛋白分选途径:(1)翻译后转运途径:在细胞质基质游离核糖体上完成多肽链的合成,然后转运至膜围绕的细胞器,或者成为细胞质

基质的可溶性驻留蛋白和支架蛋白(2)共翻译转运系统:蛋白质合成在游离核糖体上起始之后由信号肽引导转移至糙面内质网,然后新生肽边合成边转入糙面内质网中,再经高尔基体加工包装并有其膜泡运送至溶酶体、细胞质膜或分泌到胞外。 12. 蛋白分选的转运方式或机制分3类:

(1)门控运输(gated transport):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的蛋白质通过核孔复合体选择性地完成核输入或从细胞核返回细胞质(核输出)。通过核孔复合体运输,含有核定位信号或核输出信号。

(2)跨膜转运(transmembrane transport):在各种信号序列等结构的共同作用和参与下完成跨膜转运。 5个特点:信号序列指导定位,细胞器上特定的通道,需能,跨膜时处于单链或解折叠形式,分子伴侣参与。

(3)膜泡运输(vesicular transport):蛋白质通过不同类型的转运小泡从糙面内质网合成部位转运至高尔基体,进而分选转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特点:涉及各种不同的运输小泡的定向转运,以及膜泡出芽与融合的过程;膜泡组装需包被蛋白;转运正确折叠与组装的蛋白;囊泡定向转运。 13.

14. 分子开关:(1)概念: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通过结合GTP和水解GTP,或者通过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而开启或关闭蛋白质的活性。(2)开关蛋白:胞内信号传递的分子开关蛋白质(3)两种开

1由GTP结合蛋白组成,结合GTP/GDP而活化/关蛋白作用机制:○

2该开关蛋白通过蛋白激酶/蛋白磷酸酯酶的磷酸化/去磷酸化失活。○

使该分子开启/关闭。 15.细胞内蛋白质合成途径:

(1)位于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分泌蛋白、溶酶体酶、膜整合蛋白等)。核糖体合成多肽链,通过易位子进入内质网腔,在内质网中蛋白质进行初加工,然后以出芽方式到高尔基体中进行再一次加工和修饰,以出芽方式运载至溶酶体或其他地方执行功能。 (2)位于细胞质中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一类是合成后,依据蛋白质特定信号序列指导其定向转运。一类是在此种核糖体上合成一段序列后,合成暂停,然后与核糖体、mRNA等一起转运到内质网

膜上结合,此过程中位于内质网上的DP与结合有信号序列的SRP颗粒结合,使核糖体停在内质网上,再次启动蛋白质的合成,一边合成一边穿过内质网膜进入内质网腔中进行初加工,再经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修饰分泌到特定区域发挥功能。

? 第七章

?

? ? ? ? ? ? ? ? ? ?

1.能充当门控Ca 2+通道的配体物质有( C )。(南京大学2001) A.精氨酸 B.谷氨酸 C.IP3 D.DG

2.处于活化状态的三聚体G蛋白亚单位是( A )。

A. α-GTP B. α-GDP C.βγ-GTP D. βγ-GDP E. γ-GTP 3.当胰岛素与其受体酪氨酸激酶结合后,随后发生的事件是( C ).(中山大学2004) A.IRS的结合→具有SH2区域的蛋白质的磷酸化→效应 B.与具有SH2区域的蛋白质→IRS磷酸化→效应

C.自磷酸化并将IRS(受体的底物)磷酸化→与具有SH2区域的蛋白质结合→效应 D.自磷酸化并与IRS结合→将具有SH2区域的蛋白激活→效应 4。霍乱毒素通过什么机制引起腹泻的?

答:霍乱毒素是一种作用于G蛋白的毒素,它可将NAD+上的ADP-核糖基团共价结合到Gs的a亚基上,使蛋白核糖化,这样抑制了a亚基的GTP酶活性,从而抑制了GTP的水解,使Gs一直处于激活状态。结果使腺苷酸环化酶处于永久活性状态。结果使腺苷酸环化酶处于永久活性状态,cAMP的形成无法终止,引起钠离子与水分子不断分泌到肠腔,而导致严重腹泻。

5。信号转导中第二信使指的是什么?试举两个第二信使的例子与它们在细胞内的主要作用。

答:第二信使由细胞表面受体接受信号激活后,转换成细胞内的信号,它具有两个基本特性:①它是第一信使同其膜受体结合后最早在细胞膜内侧或胞浆中出现的仅在细胞内部起作用的信号分子;②能启动或调解细胞内稍晚出现的信号应答。主要有cAMP、cGMP、IP3、DG.

第二信使cAMP能激活PKA,激活的PKA既可使其底物蛋白质发生磷酸化,又可调节基因的表达。第二信使IP3同内质网膜上特异的IP3受体结合,使IP3闸门Ca 2+通道打开,使Ca 2+从内质网中释放出来,导致细胞基质中Ca 2+浓度瞬间增加,从而引起许多依赖钙离子的靶蛋白活化产生细胞反应。 6。cAMP信号途径与IP3和DG途径有何异同?

答:相同点:两条信号途径的膜受体与效应酶之间的作用都是通过G蛋白偶联的。 不同点:①化学信号分子、膜受体结构、G蛋白组分、效应酶均不相同。前者效应酶为AC,后者效应酶为磷脂酶C;②第二信使不同,前者为cAMP(一种),后者为IP3和DG(双信号系统)。

7。激素对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调节

机体血糖降低可引起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激素与其受体结合,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生成cAMP,使细胞内cAMP水平升高, cAMP 通过活化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PKA),一方面,PKA使磷酸化酶激酶磷酸化

? ?

?

? ? ?

? ?

搜索更多关于: 细胞生物学总结 的文档
细胞生物学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nfek3m7yy6gjog0oadf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