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的废料;(3)化学反应中副反应过程生成的废水;(4) 冷却水:化工生产常在高温下进行,因此,需要对成品或半成品进行冷却。采用水冷时,就排放冷却水;(5)一些特定生产过程排放的废水;(6)地面和设备冲洗水和雨水,因常夹带某些污染物,最终也形成废水。
5.简述化工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答:化工污染物主要来源大致分为两个方面:1)化工生产的原料、半成品及
产品,即化学反应不完全,原料不纯,跑、冒、滴、漏等产生的废弃物;2)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即燃烧过程,冷却水,副反应及生产事故造成的化工污染。 6.简述废水处理的一般流程。
答:废水处理的一般流程为:1)一般以一级处理为预处理,去除废水中的漂
浮物和部分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调节废水pH,减轻废水的腐化程度和后续处理工艺负荷的处理方法。2)以二级处理为主体,除去污水中大量有机污染物和悬浮物,使污水进一步净化。3)必要时再进行三级处理,为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质,其中包括微生物未能降解的有机物或磷、氮等可溶性无机物,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或补充工业用水和城市供水。
7.化工废水的特点是什么?
答:(1)废水排放量大,在生产过程中工艺用水及冷却水用量很大,故废水排放量大。(2)污染物种类多,水体中的烷烃、烯烃、卤代烃、醇、酚、酮及硝基化合物等有机物和无机物,大多是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或一些行业应用化工产品的过程中所排放的。(3)污染物毒性大 ,不易生物降解所排放的许多有机物和无机物中不少是直接危害人体的毒物。(4)废水中含有有害污染物较多。(5)废水的水量及水质差异大化工废水的水量和水质视其原料路线,生产工艺方法及生产规模不同而有很大差异。(6)污染范围广化学工业厂点多,遍及整个城市及郊区,甚至农村地区。 五、论述题
1.论述废水处理的一般流程,说明每一级处理的主要方法及处理效果。 答:污水经一级处理后,一般达不到排放标准。所以一般以一级处理为预处理,
第 5 页 共 3 页
以二级处理为主体,必要时再进行三级处理,即深度处理,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或补充工业用水和城市供水。 (1)一级处理
去除废水中的漂浮物和部分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调节废水pH,减轻废水的
腐化程度和后续处理工艺负荷的处理方法。一级处理的常用方法有:筛滤法,沉淀法,上浮法,预曝气法。 (2)二级处理
污水在经过一级处理之后,可以有效地去除部分悬浮物,生化需氧量也可以去除25%-40%,但一般不能去除污水中呈溶解状态的和呈胶体状态的有机物和氧化物、硫化物等有毒物质,不能达到污水排放标准。因此需要进行二级处理,二级处理的主要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污水二级处理可以去除污水中大量生化需氧量和悬浮物,在较大程度上化了污水,对保护环境起到了一定作用。 (3) 三级处理
污水三级处理又称污水深度处理或高级处理。为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质,其中包括微生物未能降解的有机物或磷、氮等可溶性无机物。
完善的三级处理由除磷、除氮、除有机物、除病毒和病原菌、除悬浮物和触矿物质等单元过程组成。 2.化工对环境造成的主要污染是什么?并说出其中三种主要污染的特点。 答:化工对环境造成的主要污染是: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
声污染,热污染,电磁污染。
水污染的特点:1)有毒性和刺激性; 2)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都较高;3)
pH不稳定;4)营养化物质较多;5)废水温度较高;6)油污染较为普遍;7)恢复比较困难。
大气污染的特点:1)易燃、易爆气体较多;2)排放物大都有刺激性或腐蚀性;3)浮游粒子种类多、危害大。
固体污染的特点:1)对土壤的污染;2)对水域的污染;3)对大气的污染;4)占用土地。
第 6 页 共 3 页
3.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什么?如何实施化工可持续发展战略?
答: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威胁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即人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不破坏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使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得到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 公平性原则,即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2)持续性原则,核心思想是指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3)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则是应该共同遵从的。
化学工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1)发展化工产业是实现本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环境保护也就失去了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是保护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前提条件,只有强大的物质和技术支持能力,才能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能持续协调的发展。
(2)大力提倡和鼓励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实现我国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化工产品在国内外有巨大的市场,通过开拓两个市场,获得更为丰厚的利润,为改善化工行业的环境质量提供保障。 (3)制订超前标准,促进企业由“末端治污”向“清洁生产”转变。只有从源头开始控制污染,向污染预防、清洁生产和废物资源化、减量化方向转变,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4)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清洁产品。调整产业结构尤为重要,走高科技、低污染的跨越式产业发展之路,乡镇企业要走小城镇集中化路子,认真贯彻“三同时”原则,形成集约化的产业链。
4.什么是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答:活性污泥法是处理工业废水最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微
生物絮体处理有机废水一类好氧生物的处理方法。
第 7 页 共 3 页
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基本流程是:
1)废水必须先进行沉淀预处理,除去某些大的悬浮物及胶状颗粒等; 2)废水经预处理后进入曝气池与池内活性污泥混合成混合液,并在池内充分曝气。一方面使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废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另一方面,通过曝气,向活性污泥提供氧气,保持好氧条件,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而水中的有机物被活性污泥吸附、氧化分解。 3)处理后的废水和活性污泥一同流入二次沉淀池进行分离,上层净化后的废水排出。沉淀的活性污泥部分回流入曝气池进口,与进入曝气池的废水混合。
5. 举例说明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成因、特征和危害。
(1) 定义:由于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称为 水体富营养化,一般发生在湖泊、河口和海湾等缓流水体中。 (2) 成因: ①天然来源:
天然湖泊的形成过程是由贫营养型逐渐演变为富营养型的.营养物质的来源: a.降雨中带来的; b.土壤淋溶和流失; c.水体中动植物死亡后的释放. ②人为来源:
由于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水体,加速了湖泊演化的过程,其来源: a.城市生活污水带来大量N、P; b.农村施用的化肥、牲畜粪便,经面源污染而进入湖泊。 (3) 特 征
①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 ②水体中藻类的种类减少,个体迅速增加;
③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蓝、红、棕、乳白等颜海水中出现叫“赤湖”、淡水中称“水华”。 (4) 危 害
① DO降低,使鱼类难以生存。
②藻类种类减少,危及鱼类生存。因有些藻类有胶质膜,有的甚至有毒,
第 8 页 共 3 页
不能成为良好的饵料,。
③危害水源,硝酸盐、亚硝酸盐对人、畜都有害。 ④加快湖泊老化的进程。
第 9 页 共 3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