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全册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22: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2 月相变化

【教学目标】

1. 科学概念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可以借助观察来发现。

2. 过程与方法

能持续观察月相的变化;能根据已知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并作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能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课外能积极地从事月相的观察活动;能积极地与同伴一起合作、交流有关月相的信息;通过对月相的了解,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复杂而变化的系统;培养学生对宇宙浓厚的探究兴趣,并体会科学观察在了解科学事实中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课件,圆纸片、笔、剪刀等。 【教学过程】

1. 月相及画月相

(1) 说说平时看到过的月亮有哪些形状?(当学生说到满月时,请他说出阴历时间)

(2) 引导语:“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3) 在几张大小相同的圆纸片上画出我们观察到的几种月相,然后把它们剪

下来。

(4) 让几位同学把剪出的月相贴在黑板上,观察分析这些月相。 (5) 讨论:这些月相相同吗?有哪些不同?生活中能够见到这样的月相吗?为什么?

(6)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并且判断黑板上所画月相的正确性。 (7)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画月相时的两个顶点连接起来就是圆的直径。 (8) 说说这些月相分别是什么时候能看到的? 2. 贴月相

33

(1) 请每位学生再画一个月相,并剪下来。

(2) 在小组中讨论,自己剪出的月相大致是农历什么时候的?

(3) 根据自己的月相和大致的推测时间,在黑板上的相应位置贴上月相。 (4) 观察黑板上贴出的许多月相,小组讨论:有什么发现?有什么问题? (5) 小组交流各自的发现和问题,并在集体中加以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其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6)教师出示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过程图,让学生们讨论:你们认为月相的变化是否有规律?有什么规律?你们认为下半月的月相将如何变化?

(7) 学生讨论交流。 3. 观察白天的月相

(1)在给月相排序的过程中,我们推测出了月相变化的规律,同时还产生了许多问题。要知道规律是不是存在,以及问题的圆满解决,需要我们进行实地的观察。

(2) 你们认为什么时间观察月相比较合适?

(3) 引导学生确定观察月相的时间,清晨或傍晚观察月相。教师教学时应确认一点:如果自己的教学时间在农历的上半月,请引导学生在傍晚观察;反之,则应在清晨观察。

(4) 思考讨论:观察月相,主要观察记录月相的哪些内容?

(5)引导学生了解月相的记录内容:月相的形状、亮面的朝向、月相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以及观察时的具体时刻等。

(6) 讨论:如果我们观察不到天空中的月相,该怎么办? (7) 说说你们认为在观察过程中,还会有什么问题或困难存在?

教学反思:

34

3.3 我们来造“环形山”

【教学目标】

1. 科学概念

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月球上环形山的成因有多种不同的解释。

2. 过程与方法

认识月球表面环形山的特点;能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推测环形山的成因;经历月球环形山的模拟实验过程;了解有关月球环形山的成因的假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大胆地想像,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合理地运用多种手段,创造性地制作“环形山”;在造“环形山”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实验方案的重要性以及意识到模拟实验和推测与客观真实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教学准备】

沙、细石子、皮球、小铁球、玻璃球、注射器、细胶管、水、卷尺等。 【教学过程】

1.月球上的环形山。

(1)出示月球上的具有环形山的局部照片,说说观察到的月球地形的特征。 (2)观察月球上的环形山的图片或教材插图。 (3)说说月球环形山的特点。

(4)补充环形山的资料。小结环形山的特点:分布没有规律、数量众多、大小不一、有深有浅等。

2.制造“环形山”。

(1)提出:我们来造“环形山”。

(2)讨论:怎样人工制作月球上的“环形山”模型?用什么方法?这个方法的根据是什么?需要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分别模拟了月球上的哪些环境?

(3)集体交流,说说哪些方法比较符合月球的实际情况。 (4)根据自己设定的方法,小组共同制作“环形山”。 (5)评价学生造好的“环形山”,主要从相似性方面评价。

35

3.提出环形山形成的假说。

(1)交流小组中是用什么方法来造“环形山”的?在造“环形山”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2)说说哪些方法能成功地模拟出月球上的环形山。

(3)推测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推测的理由是什么? (4)你们能搜集一些材料来证实自己的推测吗? 4.阅读资料——环形山的成因。 (1)阅读教材中的环形山的成因资料。

(2)说说目前科学家们对环形山的形成有哪些推测,对此有什么看法。

教学反思:

3.4 日食和月食

【教学目标】

1. 科学概念

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或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或月球)的光,这时地球上的人们就会观察到日食(或月食)现象。

2. 过程与方法

知道日食和月食发生的过程及其特点,以及日食和月食发生的原因;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的成因;能对如何进行模拟实验有所认识,能对模拟实

36

搜索更多关于: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全册教案 的文档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全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ntgi448bo3gznb0gt563y3j84vsq000ade_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