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 教案
【小结】对经典结构设计的赏析,我们要看它们是如何既实现了结构的功能,又巧妙地解决受力问题,是如何在结构中体现、渗透技术文化,又如何将解决受力与艺术美结合起来。
第二课时
【欣赏】用多媒体展示出一幅飞檐的建筑结构图,引导学生观察,讲解飞檐的概念:
飞檐——是中国传统建筑檐部形式之一,屋檐特别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若飞举之势,轻盈活泼。常用在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等建筑的屋顶转角处。
【探讨】结合图片,激发学生探讨它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功能:
飞檐为通过檐部上的这种特殊处理和创造,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感,仿佛是一种气将屋檐向上托举,建筑群中层层叠叠的飞檐更是营造出壮观的气势和中国古建筑特有的飞动轻快的韵味。
2、结构设计:
播放岳阳楼的图片,简要介绍飞檐的结构组成。结合宋式补间铺作斗拱构造示意图讲解受力原理。在讲解的过程中,突出斗拱的特殊连接方式榫卯结构。并展示课前自制的榫卯结构模型。
【欣赏】中国古典家具榫卯结构(结合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结构与功能、结构与形式的统一”。)
【欣赏】中国明清家具
明清时代是我国古代家具制造的鼎盛时期。明清家具以东方的框架式结构为主要特征,表现了自己的民族性和不同渊源的文化性,它们流畅的结构线条和材质本身的纹理色泽,折射出了举世无双的艺术光辉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一如传统的中国文化所推崇的气质内敛而高贵的风范流露于细节中。
1、明式黄花梨插肩榫酒桌 2、明式圈椅、官帽椅 3、清式紫檀小长桌 4、清式圈椅、官帽椅 5、明式红酸枝架子床 6、清式榉木架子床 ……
【探讨】中国明清家具各有什么特色?
1、明代家具——结构严谨,线条流畅,追求神态韵律,以造型古朴典雅为特色。 2、清代家具——注重体量,繁纹重饰,崇尚雕刻和镶嵌,以富丽豪华独树一帜。 【欣赏】阿纳?雅格布森—蛋形椅、盖里椅
【总结】不仅在中国,在世界各国的历史中也都留下了许多经典的结构。它们都凝结了世界各国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通过对这些经典结构设计作品的赏析,同学们不仅要关注结构的文化特征,同时要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板书设计】§1.4经典结构的欣赏
一、如何欣赏一个设计结构 四、中国古代建筑的国粹——飞檐与斗拱 1、技术角度 1、飞檐 2、文化角度 2、斗拱
17 - -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 教案
二、中国古代经典桥梁欣赏 3、榫卯结构 1、安平桥 五、明清家具
2、赵州桥 1、明代家具——结构严谨,线条流畅 3、木拱廊桥 2、清代家具——注重体量,繁纹重饰 三、中国民间建筑欣赏 六、阿纳?雅格布森作品欣赏 七、教学反思:
设计的欣赏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技术素养的表现形式之一。为了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在孰悉课程目标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案例,特别是当地的经典建筑结构案例,往往更能体现地方特色,更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本节的教学中所补充的 “安平桥”、“泉州骑楼”等案例是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物证;“木拱廊桥”、 “客家土楼”则是福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经典建筑代表作之一,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中国明清家具”是家具的经典,它们的结构中蕴藏着丰富文化内涵。对于这些案例学生都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有的学生亲身抚摸过它们,具有一定的体验。通过赏析这些具有典型人文意义的结构,有助于使学生深化对结构设计的文化特性的理解。
第二单元 流程与设计 第一节 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
【教材版本】
通用技术必修2《技术与设计2》(江苏教育出版社) 【设计理念】
本节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流程的涵义和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及意义,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适当增加一些有趣味性的实例来分析流程,体会流程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激起学生学习流程与设计流程的兴趣。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分析
本节“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是《技术与设计2》中4个专题模块之一《流程与设计》的第一节内容。流程是技术的核心概念之一。主要内容有:流程的含义及其对生产、生活的意思;流程中环节和时序的意义;流程的表达方法。本节内容是学习《流程与设计》全章的导入与基础,所以本单元第一节认识流程部分从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入手,通过具有生活气息的事例,从时序和环节两个角度,引入和揭示了流程的概念、意义及流程的表述方法-----流程图。流程的意义是本节的难点,课文从时间入手来解释流程的意义。流程与生活表达了科学合理的流程能保证生活的质量和安全,提高生活的效率的思想;流程与生产表达了科学合理的流程能保证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等思想。流程强调了时间意识的重要性。
2课时。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
通过案例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流程的含义和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意义,体会流程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应用,激起学生学习流程与设计流程的兴趣。
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
学习流程的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未
18 - -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 教案
来挑战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实践能力
4.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
流程的概念对于同学们并不陌生,教学必须从学生能够理解的身边实例出发,让学生体会到流程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
学生在通过学习前面的技术课程,有了一定的技术素养,这就为学习本章内容有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在学习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包含了流程的知识,学生凭借经验已经不自觉地运用了流程的基础知识,但还没有上升到技术层面上来,还不能从一定的理论高度去科学地认识、理解、分析、组织和运用流程。
2.原有知识结构分析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对流程的认识只停留在自身的生活体验之中,从知识的角度理解流程对于学生还是空白。
3.非认知因素分析
学生对于已有的生活体验,往往觉得太简单,对于生产中的实例确因难于理解,远离生活而失去兴趣。但对于体验环节学生有较高的参与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程的含义及其对生活、生产的意义,了解流程的表达方法。
(2)能分析生活中简单实例的流程、划分环节及分析环节时序关系;能认读简单流程的表达。 (3)学会阅读简单的流程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极有感染力的视频引入、引出流程的含义,结合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说明流程的表达及其对生活、生产的意义。经历拆卸与安装圆珠笔的技术实践过程,初步学会在生产生活中运用流程的思想和方法,体会流程的作用和意义,并能运用到具体的技术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流程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增强时间观念,形成运用科学合理的流程保证生活生产的质量和安全,提高生活生产的效率的思想意识以及提高产品质量的意识等。通过对流程的理解,培养学生优化生活和工作流程的能力,使学生体验革新的成功感和革新可能带来的经济、环境等方面的收获。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流程的含义,分析、理解流程的环节和时序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
分析具体事例中的环节和时序,采用科学合理的流程。
【教学资源】
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以流程实例分析为
主,结合多媒体演示,通过学生的观察、回忆、比较、分析、归纳,使学生从实例中体会流程的含义与作
19 - -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 教案
用。
双色圆珠笔。 【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验法、发现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生活、学习中,我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一件事情或完成一项工作。那究竟什么是流程?我们先欣赏一小段视频。
播放视频。
师:请结合视频及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说说你对流程的理解。 一、认识流程 1.流程的含义
流程(prosess)是一项活动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事项或行为进行的程序。 指出: 任何流程反映了一定的时序,体现出一定的环节。 时序(time series)是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时序有可颠倒的,也有不可颠倒的。
马上行动:
请列举生活中时序不可颠倒的事例,并说明理由。如自行车前轮装圈上轴,,煎鸡蛋(先倒油后到鸡蛋)、浓硫酸稀释(先加酸后加水)、照片冲洗(必须先显影再定影),电路故障修理,电线着火引起火灾处理等。
时序不可颠倒的实例 1自行车前轮装圈上轴 理由 上钢丝-编花-上前轴-上外胎-上内胎-上气门 2浓硫酸稀释 3照片冲洗 4煎鸡蛋 5电路故障修理 6电线着火引起火灾处理 加水-导流-并搅拌倒酸 曝光——显影——定影——照片 烧油-到鸡蛋 停电——维修 停电——泼水救火 20 - -
相关推荐: